团结读书会,是团结报社媒体深度融合的又一标志性产品,自2021年启动以来,活动和民主党派组织自身建设紧密结合,以读书学习提升履职水平、促进凝聚共识,在坚定信仰上扎根,在理论领悟上用心,在学以致用上发力,在解决问题上见效,体现了主题的契合性、联络的精准性、领读的权威性、共读的广泛性、传播的有效性。成为团结报社履行媒体职责、加强舆论引导、服务统一战线的有效载体。
近日,民革甘肃天水市委会秦州区支部在秦州区博物馆组织开展了“与经典对话 与时代同行”团结读书会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团结报》文化周刊策划指导下进行的,选定《诗经》作为共同品读的经典。今天,小编就带您走进这次团结读书会活动,一起学习《诗经》中蕴含的那些丝绸文化。
本期团结读书会
【领读人】 黄震云,文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
【支部共读】民革甘肃天水市委会秦州区支部
经典品读
诗经·豳风·七月(节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诗经》中的风雅颂与绫罗缎
【领读人】 黄震云,文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辽金历史暨契丹女真史学会副会长、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会理事等,出版《先秦诗经学史》《汉代神话史》《历代名画与考古研究》等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在海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地位和影响。
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半个丝茧,经鉴定为野生蚕茧;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所发现的丝和丝织品,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懂得利用野生蚕丝,开始进行家蚕的饲养。史载,最早穿丝绸衣服的是尧。《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 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纯衣就是以丝绸做成的服装。这说明,从尧时代,中国人已经可以用丝制作成品衣服,并且以衣着划分等级。
《诗经》中有关服饰的描述文章多达65篇,涉及丝绸的约15篇,给我们透露了许许多多于今非常宝贵的历史信息。
“长葆子孙”汉代云气动物纹经锦(局部),中国丝绸博物馆藏。该组汉锦共有两件,色彩保存完好,纹样具有典型的汉代织锦特点,在云气纹中夹织有“长葆子孙”隶书吉祥文字。
方孔纱,安吉楚墓出土,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原有颜色已褪去,较残破。方孔纱属于绞经织物,两根经丝相互绞转并且每一纬绞转一次的组织具有特别明显的方孔,而且这种方孔不易发生滑移,因此称作“方孔纱”。
第一,文献记载殷商时桑蚕技术已经成熟,丝绸文化逐渐形成。《豳风·七月》载:“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这首诗歌记录了女奴在春天采摘桑叶的场面,以及对桑树的田间管理等,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采桑的过程,而豳风为殷商时周人的诗歌,因此也证明殷商时已经有了蚕桑业。
第二,穿丝绸衣服需要明确身份。《唐风·扬之水》载:“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诗歌中说晋人想以素衣朱绣献给桓叔,离开晋昭公。《礼记·郊特牲》载:“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礼也。”意思是说,这种丝绸做成的素衣朱绣衣服是诸侯行礼时候的服装,晋人的意思请桓叔取代晋昭公,不言丹朱中衣,而称素衣朱绣。《小雅·采菽》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这是一首讽刺诗,批评周幽王对诸侯不礼貌。其中,玄衮及黼指用丝做成的玄衣而画以黑白两色的卷龙。《秦风·终南》载:“终南何有?有条有。君子至,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亡!”这里说诸侯的服装,已经将狐裘和锦衣配合着穿,还染上不同的颜色。周朝开始的时候,表示身份的是狐裘,根据颜色来分,白的最为珍贵。总的来说,周代的丝织品已经非常讲究,式样也很多,等级也非常严格。
第三,《诗经》中许多作品还再现了丝绸制作的过程。《曹风·鸤鸠》载:“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郐风·素冠》载:“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素冠,是用白色丝绸做成的帽子。
根据《诗经》的记载,殷商时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丝绸文化,涉及的地方主要在黄河流域,包括殷、周、唐、郑、曹、郐、秦等地。
丝绸的生产,随着私有化的进程,开始出现在贸易中,但是价格却十分昂贵,《守宫盘》《舀鼎》等诗歌都有详细记载。
在《诗经》中,有将近60首诗讲到养蚕事业,说明养蚕在周初已经具有普遍性,而制度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所以周代养蚕事业是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名学文献整理及其思想流别研究”研究成果)
主委致辞
民革天水市委会秦州区支部主委 李卉
在中华国学经典中,《诗经》无疑是耀眼的一部。古代的诗歌是用来唱的,可以抒发情感。《诗经》中收录了大量抒情短诗,在世界文学史上,同时期甚至是后来的几百年里,尚少有这么多高质量的抒情诗出现。今天,我们重读《诗经》,发现《诗经》中多次提到丝绸,亦可见中国丝绸文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民革天水市秦州区支部以此次“与经典对话 与时代同行”团结读书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落实“书香民革”的要求。通过阅读、学习、鉴赏、交流等方式,支部党员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让学习国学经典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将经典的力量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动力。在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要更加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忘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支部共读
【民革天水市委会秦州区支部】
支部开展团结读书会活动
民革甘肃天水市委会秦州区支部成立于1987年1月,历经八届支部委员会。支部现有党员75人,天水市政协委员1名,秦州区政协委员9名。
支部在中共秦州区委和民革天水市委会的领导下,在中共秦州区委统战部的关心帮助下,在八届委员会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经过全体民革党员的共同努力,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四新”“三好”总要求,认真贯彻“三个文件”精神,不断提升“五种能力”,加强“五个建设”,紧紧围绕中共秦州区委、秦州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充分体现新时代参政党的良好风貌,为秦州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2017年、2018年,支部连续两年被民革天水市委会表彰为全市民革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支部被民革甘肃省委会表彰为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被民革中央授予“民革示范支部”荣誉称号;2020年,支部被民革甘肃省委会授予“优秀民革党员之家”荣誉称号;2022年,支部主委李卉被民革甘肃省委会授予“十大先锋党员”荣誉称号。
团结读书会走进天水
活动开始前,支部党员通过购买书籍、摘录打印等方式提前学习《诗经》。支部部分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支部主委、秦州区博物馆馆长李卉主持。
活动中,李卉讲述了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创作时代、创作背景及其文学成就等相关内容,支部副主委郝陇霞带领各位党员朗读《诗经》,与会的支部党员进行了发言,并交流了学习《诗经》的心得体会。
学习感悟
支部党员蒲瑞:
《诗经》中写到的中国丝绸文化,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用布来换真丝,写出了当时蚕丝和丝织品的贸易情况。
《诗经》中写到的蚕桑丝绸生产最宝贵、最著名的要数《豳风·七月》。这是一首淳朴古老的农事诗,具体叙述了一年四季繁重的劳动情形和艰苦的生活,这种对蚕桑丝绸的描写和咏唱,只有在丝绸文化的故乡才能产生。
说到丝绸,丝绸之路的畅通,吸引着世界各国将目光投向中国,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交往,除了大宗商品贸易外,彼此的文化交流也日益活跃,拉近了中西文明之间的距离。
中原的诗词歌赋与西域的音乐歌舞在丝绸之路上巧妙地融合。唐代张籍的《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生动反映了唐代中国与西域地区甚至中亚欧洲的丝绸贸易。贸易是双向的,同时,国外物产也源源不断地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支部党员张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利用丝绸,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及文化艺术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芒,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被称为三大名锦的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在世界上仍然享有很高声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代表了中国悠久的文化。这一点,《诗经》表现得很充分。
传说西陵氏之女、黄帝的元妃嫘祖是中国第一个种桑养蚕的人。据《通鉴纲目外记》载,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现有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的丝织技术至少应该出现在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中国人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商周时期,已出现罗、绮、锦、绣等品种。秦汉以后,丝绸生产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丝织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贸易的推动使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唐宋之际,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绸工艺技术和生产区域都产生了重大变化。明清两代,丝绸生产趋于专业化,织物品种更为丰富,图案更加绚丽多姿。
新中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又取得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
作为蚕桑丝绸业的发源地,中国丝绸的出现使养蚕织绸逐步发展成为非常重要且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手工业门类。丝绸的兴盛对中国古代的民俗、习惯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阅读《诗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丝绸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人类历史上,因丝绸贸易而兴起的东西方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亦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支部党员赵婧:
通过了解学习《诗经》中描绘的丝绸,让我联想到了丝绸之路。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道路,能如丝绸之路一般,影响了人类数千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历史走向。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诗歌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汉唐古都长安,即今天的西安。现存的西安古城墙,建于明代,城墙围成的城区,其规模只相当于唐代长安城的1/9。唐代的长安城西有座城门叫开远门,顾名思义,走出开远门,就踏上了西去的大道。站在丝绸之路的起点上,感觉叮叮咚咚的驼铃声就在耳边响起。唐代诗人张籍的《凉州词》使人产生了充满诗意的联想,诗是一首七绝,“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出了长安便是渭城,即今天的咸阳。长安在渭水之南,咸阳在渭水之北。送别西行之人,渡过渭水,在客店留宿一晚,第二天就要告别了。诗人王维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通过阅读《诗经》进而联系到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我感到,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团结报7月23日5版
本期编辑 _ 张翕然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