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偷刑满出狱,便喜提百万offer,在网上炸开了锅。

在他出狱当天,30多家公司上门竞争雇他做网红,有的甚至开出200万高价。

别人坐牢是改造,他坐牢却是镀金。

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人,出狱后怎么就成了一个众人哄抢的香饽饽?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1)

此人名为周立齐,江湖人称“窃·格瓦拉”,擅长偷电瓶车。

从2007年到2015年,他屡盗不改,共入狱四次,最后一次关到了今年。

在2012年,他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那年是他第二次入狱。面对警察审问,他云淡风轻,不思悔改,随后说出了风靡全网的金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这句切中时代焦虑的宣言,立马激起巨大浪潮,把大江南北冲刷了个遍,周立齐也水涨船高,顺势成为当代社畜的精神领袖。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2)

▲你可能没听过这个人,但一定听过这段话。

互联网把世界抹得越来越平,搭起了一个全人类共享的舞台,而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有15分钟出名的机会。

流量成了普通老百姓打破阶级固化的捷径。无论是谁,一旦收割了足够流量,便是一座行走的金矿。

而唯利是图的资本,永远像敏锐的猎犬,嗅探着任何一个牟利机会,哪怕是刀口舔血。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夜爆红的周立齐,虽然劣迹斑斑,依然成了资本眼中的摇钱树,身价暴涨。

从一个“笑话”,变成一个“能挣钱的笑话”,周立齐蜕变的背后,是一场互联网的审丑怪圈。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3)

纵观互联网发展史,审丑已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作料。

在风起云涌的审丑热情里,大众造出一个又一个“丑神”,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得人眼花缭乱。

时间拨回2004年。

芙蓉姐姐自比麦当娜,靠妖娆的S造型,吸引了无数网络眼球,成为我国网红的开山鼻祖。

她的八卦、图片、语录、视频被广泛传阅,全国媒体争相报道,批评、赞美、挖苦、同情、嗤之以鼻的争论声不绝于耳,这就是第一场全民审丑热潮。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4)

这种矮化自己,抬高观众的表演,是经久不衰的成名秘方。

13年后,一个18线游戏小主播灵光乍现,不玩游戏,改玩自己,在2017年重现了芙蓉姐姐的神话。

他就是著名艺术家,“药水哥”。

从嘴臭怼网友,到把烟头扔裤子里,狂呼自己巴掌,到创造吸鼠霸王(西楚霸王)、宁说shong么(你说什么)等热梗,再到扮傻子热聊女网友......

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他像芙蓉姐姐一样,任你喷得怒发冲冠,照旧我行我素,不辩解、不纠正,完全颠覆了网络众生。

最后,他顺利变现流量,日入斗金,开玛莎拉蒂,走上人生巅峰。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5)

2018年,“giao哥”也洞悉了这个秘方,成为中国最real的说唱歌手。

作为一名小镇青年,“giao哥”没有在家务农,也没有进城打工,而是选择在田野乡间拍快手。

视频里,一个光头摆出笨拙的姿势,喊着土味又正能量的rap,然后猝不及防呐喊“一给我里giao giao”,刺激观众麻木的神经,最后贴脸“啵啵啵”,完成醒神三连。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6)

▲直至今日,也没人能参破“giao”是什么意思。

又一年后,1994年出生的“郭老师”,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2020年的网友新宠。

她集众家之长,有芙蓉姐姐的自信,说自己是全沧州第一美女,有药水哥的敬业,直播放屁、抠脚,怪腔怪调地造词,比如迷hotel(猕猴桃),shua bi (傻逼),还有“giao哥”的爆发力,时不时学公鸡打鸣,直慑看客心神。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7)

▲面对一根普通的雪糕,看看人家网红是怎么吃的。

“去精英化”,是通向神坛的另一条路。

芙蓉姐姐成名几年后,凤姐接过衣钵,说自己写诗像顾城,写文似鲁迅。

她号称9岁博览群书,20岁到达顶峰,在《知音》《故事会》的长期熏陶下,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敌。

在全国一片嘲讽和谩骂声中,她也成功封神。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8)

10年后,山西的“抽象带篮子”在2019年吹响了反精英主义的号角。

他是一个在读大专生,每天在短视频里只做三件事:扮保安,吹大专,“吃饱喝足去日批”

没考上本科的他,疯狂吹嘘大专学历,“大专人,大专魂,大专都是人上人,985、211未来都是给我们打工的”,大专从此站在了学历金字塔的顶端。

抓住大众对精英的审美疲劳,“抽象带篮子”迅速聚集了众多拥趸。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9)

如果你演技拙劣,又喊不出大专牛逼,可以试探人类下限。

2010年,小月月跟男友到上海游玩。一系列极品恶心的行为,经朋友网上转述后,让她一夜蹿红。

广大网友纷纷加入“拜月神教”,顶礼膜拜。

小月月的行为虽然被刻意夸大,但也告诉社会,“屁屎尿”是一片蓝海市场,大有可为。

10年后,岛市老八学会了这套“肛肠理论”,成为流量之王。

当他抓起那坨金灿灿的屎,大口吃下去的那一瞬间,观众的认知也随之颠覆。

他走进厕所的一小步,是人类探索下限的一大步,网红的炒作似乎碰到了天花板。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10)

“丑神”的表演虽然看起来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内核始终一致:

通过故意“扮”丑,让网友在优越感里狂欢,然后在狂欢中收割沸腾的流量,最后变现致富。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比如孙笑川,第一位被流量反噬的“丑神”。

他当初靠“nmsl”和“灵堂K歌”起家,吸收了一大批狗粉丝,后来粉丝逐渐失控,辱骂已无法满足胃口,开始全网造谣孙笑川。

一段时间内,他成为各大负面新闻里的“凶手”,今天揍老奶奶,明天出轨明星,后天成为日本天皇。

最后,他因一次重大的直播事故被永久封禁,也结束了这场浩大的网络闹剧。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11)

▲不管什么新闻,狗粉丝们都会在底下评论:“凶手找到了,@带带大师兄”

“带带大师兄” 是孙笑川的微博。

互联网普及的20年,“造神”越来越容易。

有的是无心插柳,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是刻意炒作,但无论是谁,都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空虚的网友们就像成群结队的蝗虫,疯狂扑向他们,吃干抹净后,又闻风赶向下一个战场,留下一片荒凉。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12)

在社会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当人们不满现实,又无力改变,就容易陷入一种虚无主义的丧。

这种丧,表面上是猎奇解压,实则是逃避生活、反抗主流文化。

大众追捧“窃·格瓦拉”,并不是真的想看犯罪教育,而是通过调侃、辱骂,获得情绪上的发泄,态度上的叛逆。

就像同样的流浪汉:

10年前,人们在论坛发帖,捧出“犀利哥”去对抗主流时尚。

10年后,人们用手机拍小视频,捧红了沈巍,一句“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让无数人享受了戏谑精英的快感。

审丑,成了一场以宣泄、解放为目的的游戏。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13)

▲犀利哥(左),因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穿着,被奉为时尚达人。

流浪大师(右),因热爱读书、出口成章,被称为流浪大师。

但是,我们的审美决定了这个时代的面貌。

如今网络发达,未成年人可以顺着网线,随意窥探成人世界。

当成人世界的热搜被低俗、恶俗、媚俗的内容占据,天真的未成年人便会耳濡目染,盲目跟风。

设想一下,你刚教导完小孩要努力学习,随后他在微博热搜上看到一个小偷因为讨厌工作成了大明星,又在微信里看了爆款热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你猜他会不会怀疑人生。

此前,就有一个14岁女孩在网上发怀孕视频,一批16、17岁的00后准妈妈紧随其后,掀起了“00后宝妈风潮”。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14)

在韩国,小学生们在网上兴起偷拍妈妈的热潮,母亲的身体成了孩子一夜成名的垫脚石。

在他们眼里,这种荒谬的偷拍只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涨粉方法,然后第二天可以到学校跟同学炫耀。

互联网世界新景象图(互联网丑神简史)(15)

▲“只要你关注我,我就给你看我妈妈。”

作为成年人,如果我们一味沉溺在三俗的信息茧房里:

往小了说,是穷者越穷,往大了说,是劣币驱逐良币。

高歌猛进的感官刺激,本质是逃避现实的“摇头丸”,药效过后,空虚的人更加空虚。

一味把人身攻击当成生活乐趣,将恶俗下流看作娱乐消遣,用嬉笑怒骂代替深刻思考,只能让我们精神上获得“儿子打老子”式胜利,生活上依然一地鸡毛。

当大部分流量涌入“丑”文化中,社会将陷入一种病态。

音乐榜单被“天塌地陷紫金锤”占据,视频直播全是浮夸低俗的表演,公众号遍地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爽文.....

这些都是我们当初主动筛选出来的文化垃圾,最后只能含泪吃下。

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是一种对主流文化的消极抵抗,将长久存在。

但在狂热的浪潮中,保持一份清醒和思考,并沉浸在有价值感的事物里,或许这才是当代人逃离黑暗的绳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