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马可洁老师的《敕勒歌》课堂教学有感
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进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在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释疑,逐步达到学习目标的最常见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的预设,而预设的问题是教师事先想到或突遇学生有疑时自己没有想到却快速出现在自己头脑中的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准确地把握问题预设的度,才能给予学生成长的力量。
今天有幸听了马可洁老师的古诗教学——《敕勒歌》,感觉到马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质疑、释疑,逐步掌握学习这首古诗的技能技巧的同时,能准确地把握住问题预设的度,学生的成长力量得到了更大的释放。
一般的老师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读诗句,老师讲解重点字词的意思,然后串解古诗意思,最后让学生读背古诗和诗句的意思。但是,马老师打破传统,让学生通过读诗句想画面,将字词教学与诗句理解跟想像画面融合一体,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诗句意思,掌握生字词语,还能根据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绘出诗句表现出来的画面美。
一、 课堂开讲,创设情境想诗句
马老师开讲时就是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想诗句。这时,她预设了三个情境,问学生能想到哪些诗句。一是登上高处,你会想到哪个诗人的哪首诗?二是看到瀑布呢?三是登上高楼呢?这三个问题的预设恰到好处,能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古诗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二、 导入新课,学生质疑释课题
马老师说:“孩子们,你们刚才根据老师提供的情境能够想到诗句,真的很棒。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读诗句来想像画面呢?今天呀,老师就带着你们去感受一首很美的诗歌。”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师问:“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这一环节,老师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看看学生究竟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我不明白北朝是什么?
生2:我不明白敕勒是什么意思?
生3:我不明白,诗的下面不是写作者名字,而是写北朝民歌?
学生提出的问题还真不少呢?如何解答学生的问题呢?马老师没有直面回答,而是播放一个少数民族录音,让学生听录音,自己找到答案。结果反馈如下:
生1:我知道了敕勒是生活在北朝时的一个少数民族。
生2:我还知道了敕勒民族生活在阴山下。
生3:我还知道了敕勒歌是他们传唱的民歌,没有具体的作者。
这样的的新课导入,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
三、 读诗句想画面,多样教学促成长
马老师教学这首古诗时,教学步骤灵活多变,将字词学习与古诗理解和想像画面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彰显了学生自由成长的力量。
1. 在读诗中学字词
任何体裁的课文学习都离不开字词教学,古诗也不例外。如何学字词呢?传统的可能引导学生逐一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一个一个教学。马老师心想,学生在读诗句时,可能首先会想到“见”怎么在诗句里读“xiàn”呢?所以马老师第一个出示“见”字,让学生自己弄明白怎么回事。接着出示另一个多音字“似”,也是让学生自由地去理解其字音和含义。然后反复将这两个字导入诗句,让学生朗读,加深理解。后面的两个生字“苍”和“茫”也是在理解诗句的时候才出现的。按生字的出现顺序应该是“似、苍、茫、见”,一般老师教学时都是按这个顺序来教学生字词的,马老师打破常规,让学生深刻理解透彻了“见”和“似”后,再去理解“苍”和“茫”就容易得多了。而且马老师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在反复诵读中想画面
《敕勒歌》描绘了在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上,天空苍苍,原野茫茫,草长得十分茂盛,一阵微风吹来,成群的牛羊出现在我们眼前。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何引导学生读诗句想像画面呢?马老师时而出示草原图片,时而播放轻音,时而播放《敕勒歌》MTV,时而让学生自由朗读,时而抽学生范读。每一次都让学生来描绘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马老师让学生反复诵读,仔细欣赏,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中发挥想像,描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优美画卷。
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时,你想到了什么呢?多数孩子都能准确地描述:敕勒川大草原在阴山下,天空像雪白的蒙古包,笼盖着辽阔的田野。
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时,你看到了什么呢?牧童、鲜花、小朋友在草丛里玩游戏、蒙古包等等,多么富有想像的孩子啊。
师:“我们读呀读,读着读着,我们就把一诗读成了一幅完美的画。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描述出这幅美丽的画呢?”马老师预设的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能用自己语言改写古诗,这是训练学生写作的一种不错的方法,借鉴学习。
3. 学生没想到的,老师巧妙引导并适当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是老师没想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没想到的,这些情况的出现需要老师有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能力,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诗句中“敕勒川,阴山下”,学生都能理解“阴山”是一座山的名字。二年级的学生可能不会去想阴山在哪里,为什么叫阴山。学生掌握了“阴山”的具体含义,不仅有利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还懂得了一点地理知识。马老师没有放过这个知识点,巧妙地以“你们知道阴山在哪里”这个问题作为出发点,逐步引导学生弄明白了,“阴”是一个会意字,是阴暗的意思。然后出示地图,阴山在内蒙古境内,是一座太阳无法照射的山。阴山下面有一个连绵不断的敕勒川大草原,这里住着一个敕勒民族。至此,马老师没有就此完结,而是问:“你知道哪首诗也写到阴山吗?”
课堂显示,学生不知,于是马老师出示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巧妙地将课内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外。与此同时,在课堂即将结束时,马老师也出示了老舍的《草原》片断,让学生课后对比阅读,看看各自描写的草原特色有什么异同。
这堂课的每一个环节,马老师预设的问题都很精准,拿捏得当,难易适中,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更无表演之势,师生双边活动活跃,更大释放出了学生自由成长的力量,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很有语文味道的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