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叶卡捷琳娜二世,特别说了一下她风流倜傥的一面。我想,大部分人都挺喜欢,毕竟生活那么疲惫,谁还不爱看个野史什么的?而今天,我想以一个更加严肃的态度重新面对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女性“大帝”,如果单单轻佻地从她的私生活来评价,是不是有些太过偏颇?

本文不那么戏说,也没有特别考据,不过是正视部分历史罢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东正教名字。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尔恩布尔格,出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斯特丁也就是今天的波兰什切青。父母都是贵族,但并不是那种王室核心成员,所以家境尚可,但并非显赫。

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女人

叶卡捷琳娜二世回忆录记载这段时光写道:“我时常告诉自己,幸福或是悲痛都取决于内心。如果遇见不幸,那就鼓起勇气去超越。即便眼前都是惨淡,人也可以快乐勇敢。”

在那个年代,没有几个贵族女性的婚姻是由她们自己选择,索菲亚也一样。

如果说前半生是由父母的身份地位,家族财富决定,那么后半生成为女帝则是她自己的成就。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2)

刚到俄罗斯的索菲亚

甚至在和彼得婚前,索菲亚就知道他不爱她。但和那些陷入深宫每日以泪洗面或者幽怨度日的女子不同,她太早就看透了婚姻的本质,爱不爱的那么重要吗?只是,不论是作为储君妃还是王后,这个身份毫无疑问都是彼得的附属品。也就是说,她的命运掌握在彼得的手中。

将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个喜欢玩士兵玩偶的男人?不!于是叶卡捷琳娜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活下去和活得更好。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3)

年轻的叶卡捷琳娜

改变命运第一步:请求伊丽莎白女皇为她安排俄语教师,苦学俄语并且改变信仰,主动要求皈依东正教,将名字从索菲亚改成了叶卡捷琳娜。这一招非常有用,想象一下,一个精通俄语和你有一样信仰的王储妃和几乎无法说俄语,满口都是普鲁士的王储,到底谁才更容易赢得俄罗斯贵族们的欢心?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4)

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

改变命运第二步:读书。都说读书使人明智,叶卡捷琳娜在备受冷落的婚后只能以读书作为生活中仅有的乐趣。她并不是文学作品的爱好者,读的也不是话本小说,叶卡捷琳娜热爱读政治、哲学和历史书,尤其喜欢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的作品。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5)

伏尔泰

改变命运第三步:生儿子。很可悲,不单单是中国皇室,在外国王室,生个继承人也是你立足的根本。于是叶卡捷琳娜在与彼得结婚9年后,生下了儿子保罗。这个孩子刚出生就被伊丽莎白女皇抱走,与母亲叶卡捷琳娜没有什么感情。叶卡捷琳娜一度想要跳过儿子将王位直接传给孙子,可惜没有成功。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6)

一家三口的画像

踏过丈夫的尸体登上王位

马克思曾经评价:“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在踏过千百具尸体,其中包括自己的丈夫尸体后, 登上了俄国皇位的。”

听上去仿佛残忍,但谁的王位之路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尸山血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中间路可以走。叶卡捷琳娜从未与彼得琴瑟和鸣过,不论她再漂亮,再有学识,彼得也不喜欢她。他有他的情人,毫不避讳,而伊丽莎白女皇则对她迟迟未能诞下继承人耿耿于怀。在传说中,叶卡捷琳娜用了点小计谋才与彼得同房,生下了皇子保罗。但这一举措不过是“死缓”行为,彼得憎恶她,伊丽莎白当她是生子工具,诞下保罗之后,孩子旋即被女皇抱走,徒留产后虚弱的叶卡捷琳娜面对冷酷至极的皇宫。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7)

彼得三世

她开始找情人,彼得虽然自己对妻子完全没有爱意,但仿佛认定叶卡捷琳娜该是属于自己的玩物,他可以有一百个情人,而妻子却应该对自己忠贞不渝。于是他在公共场合毫不顾忌地痛斥妻子,说她行为不端。甚至叶卡捷琳娜生下女儿后,彼得公开演说谁知道这个公主是怎么来呢?彼得是一个古怪的人,他将妻子的面子狠狠踩在脚下,仿佛和自己的脸面毫无关系。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8)

彼得三世的情妇伊丽莎白·沃龙佐娃

当伊丽莎白女皇驾崩后,彼得登上了俄罗斯皇位。当他可以当家作主的时候,首先便想拿给自己带了绿帽子的妻子开刀。但是,糊涂地彼得三世万万没想到,他认为自己是俄罗斯的主人,其实军队和俄罗斯贵族们早就对这个满心满眼只有普鲁士的沙皇不满了。他当王储的时候,尚且有伊丽莎白女皇照应,而现在,他手中什么都没有。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9)

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

在彼得计划着废后的时候,叶卡捷琳娜先下手为强,她早在伊丽莎白在世的时候就将自己的“触手”伸向了军队,军权在手,彼得被迫退位,几天后因为“疝气”身亡。

为何能被称为大帝

“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整个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叶卡捷琳娜

当我们纠缠于她那一串长长的情人名单的时候,应该先看看她的“战果”。

人口及教育方面,在她作为俄罗斯女皇时期,俄罗斯人口从1763年2320万人到1796年3740万人,成为欧洲人口最大国家。叶卡捷琳娜在俄罗斯各地设立小学、中学,努力提升国民素质。并且开设女子学校,鼓励贵族女性入学。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0)

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经济方面,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经济自由主义”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打压过度发展的宗教,把教会地产转归国家所有。

在军备方面,女皇统治期间,俄罗斯陆军总数从33万增至50万,军舰由1757年27艘到1790年107艘,兵工厂3座,炮厂弹药厂若干,俄罗斯军队一跃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军队。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1)

叶卡捷琳娜二世

然后就是她的开疆拓土过程。为了满足国内贵族的经济需求,以及对外商贸的开展,俄罗斯借着追捕波兰反俄势力这一理由入侵土耳其,并且烧毁巴尔塔城。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俄土一共爆发六次战争,最终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和格鲁吉亚,获得黑海不冻的出海口,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2)

叶卡捷琳娜二世

俄罗斯与普鲁士、奥地利曾三次瓜分波兰,俄罗斯在这几次战争中共分得4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克里米亚,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北高加索等大片领土纳入俄罗斯的版图之中。是的,事实上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也将视线转向了东方,她曾经命米勒尔起草了《关于对华战争的意见》,该文件宣称黑龙江流域原为俄国所有,为自己的侵略战争披上一件“合法”外衣。只是因为俄国的对外扩张重点暂时在欧洲,所以对远东方面的侵略暂时被搁置。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3)

情夫之一: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波将金

诚然,她并非没有过决策错误,例如给贵族更多的特权,将农奴制度强加给乌克兰人等等,这无疑让她的开明君主专制走上了歧路,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这无疑加剧了贵族农奴主和农奴两个阶级的矛盾对立。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4)

情夫之二: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她的统治并非完美无瑕,但作为女皇本人,她无疑做到了自己的极致,这也是她成为了世界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大帝的原因。

关于武则天和叶卡捷琳娜

比较这两个女人的时候或许还应该加上个伊丽莎白一世。她们谁更厉害些?其实这些女皇们在男权社会上挣扎出头并且干出一番事业来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5)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处在英格兰宗教改革矛盾最尖锐的时期,她需要不断平衡皇室与议会,新教与天主教甚至加尔文教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在她当政时期,英国经济繁荣,文学作品璀璨,军事实力强悍,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黄金时代。

英格兰是有女帝传统的,他们并不试行《萨利克法典》,所以伊丽莎白上位之路并没有受到多少阻碍。在这方面武则天则不同,她从唐太宗时代的才人走到唐高宗的皇后,再到二圣临朝,再登上大周女帝皇位,可以说挑翻了整个男权社会。她在登位过程中的艰辛和险阻,显然远远大于伊丽莎白和叶卡捷琳娜,这一点也能看出她的政治手腕和统治才能。重视、爱惜人才,具有容人之量,用寒门来对抗世族,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虽然她开疆拓土的能力确实不如另两位女帝,但她上承“贞观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在延续初唐繁荣稳定后,为盛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6)

武则天

至于本故事的主角叶卡捷琳娜二世,从一个家道中落的普鲁士小公国公主,到俄罗斯女沙皇,她的能力和实力都毋庸置疑。因为前面3位女沙皇的登基和前任彼得三世的作死,让她的登基之路并没有受到多少阻碍。但面对国内复杂的形势,显然叶卡捷琳娜二世能坐稳这个位置全凭自己的手段。而且她在军事扩展和对外战略上功勋卓著,成为世界史上唯一的女性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7)

叶卡捷琳娜二世

因为他们面对的情况都不相同,如果非要比个优劣,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不如我们将目光集中在这三位优秀女性的品质上。

首先,面对逆境,决不放弃。伊丽莎白曾经被玛丽一世囚禁在伦敦塔,武则天则在李世民去世后被逐感业寺为尼,而叶卡捷琳娜被彼得三世深宫冷落多年。但她们从未放弃过自己,从未自怨自艾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挣扎着从逆境中爬出;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8)

叶卡捷琳娜二世

其次,热爱学习。伊丽莎白在年幼时期被父亲亨八打成了私生女,即便这样她也没有停止学习。在当上女皇后鼓励文学艺术发展,让当时的英格兰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武则天一手飞白神似唐太宗,在当女官的时候也从未忘记读书读史;而叶卡捷琳娜勇于融入俄罗斯社会,热爱史学和哲学都是出了名的;

最后,因势利导。伊丽莎白始终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找平衡,绝不把自己的信仰凌驾于国家之上;武则天扶持寒门打压五姓三家,利用新兴的庶族对抗世家,一步步踏平走向王者之路;而叶卡捷琳娜主动信仰东正教,但登基以后却压制平衡宗教势力,和军队建立紧密关系,让她的统治极为稳固,当时普加乔夫的起义只是昙花一现,就被女帝镇压。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基辅罗斯的后裔(叶卡捷琳娜二世)(19)

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时的王冠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不尽然,但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在逆境中也不放弃自己,或许是这些女人成功的秘诀之一。不管别人有多少非议,她们的成功毋庸置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