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为提高广大妇女的骨骼健康水平,3月7日,清远市人民医院举办了“关爱女性健康”骨质疏松免费初筛义诊活动,当天免费服务近800名女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40岁人容易骨质疏松怎么吃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0岁人容易骨质疏松怎么吃钙(50岁以上人群每天要摄入1000mg钙)

40岁人容易骨质疏松怎么吃钙

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为提高广大妇女的骨骼健康水平,3月7日,清远市人民医院举办了“关爱女性健康”骨质疏松免费初筛义诊活动,当天免费服务近800名女性。

清远市人民医院肾病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彭翔表示,骨质疏松的患者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症状,但会出现骨痛,骨痛使患者活动灵敏度下降,弯腰屈膝等功能活动受限,增加患者卧床时间,骨质疏松后期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发生脆性骨折,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引起再发骨折,甚至导致死亡。

数据显示,在中国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直接费用高达1.5亿美元,15%-33%患者在1年内死亡,骨质疏松性骨折若再发骨折,椎体再发骨折风险增加5倍,髋部再发骨折发生率增加2倍,“曾经接诊过一个患者,只要一咳嗽就导致骨折。”

彭翔提醒说,对待骨质疏松,防大于治,同时在日常要进行自我测评,发现问题请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骨量减少或脊柱畸形或两者都有、脆性骨折史、身高减少、驼背等症状,请马上进行骨质密度检测。

50岁以上人群每天要摄入1000mg钙

彭翔表示,如果真的患了骨质疏松症,也不用过于紧张,通过长期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可以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调整生活方式方面,市民可以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不宜空腹喝牛奶,睡前喝杯酸奶,为了增加钙盐的吸收和摄入,有必要增加动物性食物,尤其是海产品,以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

同时,要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户外运动不仅能促进骨密度增强,还可以因为太阳的照射,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每日晒太阳20分钟左右,对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避免嗜烟、酗酒,适量饮茶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香烟中的尼古丁抑制毛细血管形成和成骨细胞分化,酒精会抑制新骨的生成,二者都对骨量有着不可逆转的影响。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比如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同时,还要服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构成机体的骨髓牙齿和维持神经、血液的正常功能,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人群1000mg,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当补充足够的钙剂,建议每天摄钙1500mg,但是根据调查,我国城乡居民每天饮食钙摄入量为388.8mg,不到推荐量的一半,需要进行额外补充。目前市面上的钙剂种类繁多,主要有4类,分别是碳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和葡萄糖酸钙,它们各有长短,选择时应该选取钙含量高和吸收率高的产品。

此外,还包括摄入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200单位/天,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400-800单位/天。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单位。

骨质疏松患者要适当运动训练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头很脆弱,易骨折,不适合运动。确实,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头是很脆弱,容易骨折,但并非不适合运动。彭翔表示,骨质疏松症患者选择恰当的运动训练,对于病情的缓解有很多好处,下面几种运动可以借鉴。

日常静力性体位训练,比如坐位或站立时,要伸直腰背,收缩腹臀,或靠椅背坐直,卧位时应平躺、仰面、低枕,使背部伸直,睡硬板床。

步行训练,每天以5000-10000步为宜(约2000—3000米)能有效维持脊柱和四肢骨盐含量,每天少于1000步骨量下降,多于万步骨量增加不明显,中间范围比较好。

握力训练,每日坚持握力训练在30分钟以上,能防治桡骨远端、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此方法非常适合老年人使用。

爆发力和耐力运动训练,爆发力以短跑为主,每日50—100米,适合年轻人,耐力以慢跑为主,每日2000—5000米,适合老年人,研究发现,爆发力比耐力运动更能维持和增加骨量,在耐力运动中适当穿插爆发力运动还可以预防疲劳骨折,成年人以爆发力为主。

俯卧撑运动,每日可做2—3次,每次做20—50下,能防治肱骨近端、股骨近段、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适合中青年人,老年人可以做斜立撑。

伸展或等长运动。如上肢外展等长收缩,每日一两次,能防治肱骨、桡骨骨质疏松;下肢后伸等长收缩,每日一两次,能防止股骨近段骨质疏松;躯干过伸等长收缩,站或俯卧位,每周3次,每次10-30分钟,可以防治脊柱椎体的骨质疏松,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坐位或卧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