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子问庄子说:“所谓的道,在哪里呢?”

庄子说:“无所不在。”

东郭子说:“请指出一个明确的地方来才算。”

庄子说:“在蝼蚁里面。”

东郭子说:“怎么在这样卑下的地方呢?”

庄子说:“在稊稗(一种类似于谷的草)里面。”

东郭子说:“怎么所在的地方更加卑下了呢?”

庄子说:“在砖瓦之中。”

东郭子说:“怎么所在的地方越来越卑下了呢?”

庄子说:“在屎尿里面。”

东郭子不再说话。庄子说:“先生你所问的,本来就没有问到道的实质。一个名叫获的市场监督官问市场监督员关于用脚踩着猪的下腿检查猪肥瘦的方法,市场监督员回答说:‘越往下腿踩越能看得出来’。你不要只在某一事物里寻找道,万物没有什么可以逃离道。最高的道是这样,最伟大言论也是这样。就像‘周’、‘遍’、‘咸’这三个词,名称不同,却表示的实质和意义是相同的。

“我们尝试着一起遨游在无何有的地方,用混同一体的观点讨论论,道是没有终点和穷尽的!让我们再一起用顺应无为的方式处于天地间!恬淡而又宁静、寥廓而又清虚!调和而又悠闲!我的心志空旷啊。无所不往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去了又回来,不知道在哪里停止。我已经来来往往却不知道在哪里终结。彷徨在辽阔的空间,大智的人与大道相契合不知道他们的终极。支配物的和物没有界限,而物之间有界限,就是所谓的具体事物之间的差异。没有差异的差异,就是表面存在差异而实质并没有什么差异。人们所说的盈、虚、衰、杀,是大道使物有盈虚,而大道本身并没有盈虚,大道使物衰杀,而大道本身没有衰杀。大道使物有本末(根稍),而大道本身没有本末,大道使物有聚散而大道本身没有聚散。”

赏评:天地有大美,化腐朽为神奇,庄子站在宇宙美的观点观照万物,将大自然点化而为艺术世界,将一切的美化并注以无限的生机。道的“无所不在”不仅表现了庄子的艺术精神,也表达了庄子破除人类中心的平等精神。

在谈如何成佛的话题上,云门和尚说:“干矢橛”,庞蕴居士说:“搬柴运水无不是道”,临济大宗说“平常心是道,日日是好日。”由此可见,禅宗也承袭了庄子的部分精神遗产。

庄子之庖丁解牛(白话庄子外篇知北游六)(1)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限,要求确指)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市场监督官名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限定),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辽阔的空间),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