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斌演唱实力(胡彦斌现在唱小虎队)(1)

——本文约1487字,阅读需3分钟

近日,胡彦斌翻唱小虎队《青苹果乐园》热传网络,很多人都称赞其唱功了得。

但是北京时间“锐评”认为,这或许反而是目前中国乐坛的一种悲哀:翻唱流行而原创反而显得有些弱了。

被胡彦斌翻唱的《青苹果乐园》,当年是由台湾著名音乐人丁晓雯填词,日本作曲家马饲野康二作曲,发行于1989年1月24日,当时收录于与忧欢派对的合辑《新年快乐》中,是小虎队出道的第一首单曲。

那一年,小虎队最小的苏有朋才16岁,而1983年7月出生的胡彦斌才5岁,恐怕那时候胡彦斌还很难理解电视里的大哥哥在唱什么鬼,说不定以为是一首买苹果的歌曲也为可知。

那之后,台湾、香港的各路歌星影星一度风靡整个中国,而当时内地的流行音乐则刚刚起步,不过也诞生了一批优质的制作人和歌手,而从大学的校园民谣到各个音乐制作公司的MTV,中国原创音乐曾经迎来一个短暂的春天,甚至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都要开设专门栏目来推介原创音乐和原创音乐人。

不过随着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进入选秀的时代以后,“好歌曲吸引听众”的逻辑逐渐被“偶像吸引粉丝”的逻辑所代替,当然这不是说选秀歌手唱的不行,但确实也有某些歌手“人红歌不红”,甚至出现过某女演员获得“最受欢迎女歌手”引来一片哗然的闹剧。

而《中国好声音》等一系列音乐选秀节目的崛起,则是彻底把翻唱、改编作为了一档音乐节目的主流。甚至连曾轶可那样的创作型歌手都难觅了,庾澄庆将自己90年代就改编的歌从柜子底下翻出来,居然能照样红火,因为真的就算是水准很高的了。

应该说,改编老歌、翻唱老歌本身并不是问题,如果原创音乐蓬勃发展,而这种旧作翻新可以提供不一样的感受和风格,算得上是相得益彰的事情。不过问题就在于原创歌曲之后越来越萎靡了。尽管有《中国好歌曲》展示了一些原创音乐,可惜与滔天的翻唱风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于是中国流行音乐从2012年的曲婉婷《我的歌声里》之后,就几乎没有再出现过现象级的流行音乐了,只不过偶尔有《董小姐》之类的小众音乐冒个泡,但很快也就被翻唱波涛淹没。

至于那些流量明星的歌曲,不管是原创还是翻唱,都实在是有些让人不堪入耳。不客气地说,如今有些粉丝对音乐的审美水平,就是偶像学狗叫,他也会觉得是天籁之音而照样点赞,还得加上流泪贡献的评论“好萌啊”、“好努力啊”……。

北大青鸟音乐集团总裁王骞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中国不缺乏优秀的歌手和歌者,真正匮乏的紧缺的是优秀的原创作品!而当汪峰团队扬言“半壁江山”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很可笑,但仔细想想也是一种无奈啊。

当然,应当承认,在目前的歌手中,胡彦斌本身的歌唱功力是不错的,比起某些歌手天天卖萌晒自拍、某些歌手忙着写段子博流量、某些歌手靠情变博头条、某些歌手靠父母名气摆酷玩,胡彦斌算是比较踏实的一个了。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原创歌曲不论从水平还是热度上,其实都不能跟他翻唱的歌曲相比,即便是他早年的《男人KTV》这样比较有传唱度的歌曲,里边也要蹭“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而近年来胡彦斌似乎越来越依赖翻唱,越来越热衷找各种机会炫他的转音。

而最可悲的是,像这样创作水平在当年可能要被秒杀的歌手,如今却算得上是中国流行乐坛里做的比较好的了,我们想要找一个像他这样的歌手恐怕都很难了。

那么,当下的胡彦斌可以翻唱比他大十多岁的小虎队,再过十多年后来的歌手们去翻唱谁呢?胡彦斌的歌哪一首值得拿出来翻唱呢?难道大家都跟着去玩炫转音么?尽管他们可以用更加炫目的表演、更加深厚的唱功去诠释,难道就可以替代原创音乐了么?

或许胡彦斌以及同辈的中国音乐人,该想想自己的音乐事业中,除了翻唱之外还应该留下些什么了。

文/北京时间评论员 梁千里

(此文系北京时间原创稿件,转载需注明出处并保留署名,投稿邮箱:pinglun@btim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