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大蒙古国”后,蒙古文字一直是变化的。除了传统的老蒙文以外,先后有:

忽必烈授权、“帝师”八思巴创制的八思巴文,16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广泛用于佛教经典翻译的阿力嘎里方形字,新疆境内蒙古族使用的托忒蒙古文(诞生于1648年)以及17世纪后期—19世纪喀尔喀蒙古寺院中使用的索云布文字等近10种文字。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1)

1—8,分别是老蒙文,印章版老蒙文,八思巴文,托忒蒙古文,满文,索永布文,阿里嘎里方形文,西里尔蒙古文

蒙古国独立后,官方将占总人口80%左右的喀尔喀蒙古语方言作为官方语言,官方通用文字为西里尔文字。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至今,出现了西里尔蒙古文、回鹘蒙古文(老蒙文)以及拉丁化蒙文“三驾马车”并行的局面。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2)

左:以西里尔字母拼写的“蒙古”;右:以老蒙文书写的“蒙古”

客观地说,蒙古国的文字改革,是伴随着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进行的;文字改革的背后,蕴含着一定的政治和战略目的。

蒙古国文字改革的进程

1924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的“圆寂”,人民革命党政府宣布不再寻找转世灵童,并于同年11月24日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3)

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

1925年,蒙古国提出文字改革方案。不过,当时的“改革”,只是对传统老蒙文进行补充和完善,旨在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学习。

1)紧跟苏联节奏的文字改革

伴随着苏联文字拉丁化改革的开启,作为“小老弟”的蒙古人民共和国也紧随其后,于1930年开始推行文字拉丁化改革。1931年,官方正式规定“用拉丁化蒙古文书写公文”。不过,伴随着苏联于1936年彻底放弃拉丁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文字拉丁化改革也不了了之。

1941年3月25日,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主席团及部长共同召开联席会议,并做出了以斯拉夫语族广泛使用的西里尔字母为基础,创新蒙古文字的改革决议。同年5月9日,正式发布命令在全国进行推广。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4)

乔巴山:跟着大哥有肉吃!

伴随着《雅尔塔协定》的出台,国民政府不得不在1946年1月5日,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的事实。实际上,早在几天前的1月1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便正式宣布,将西里尔蒙古文设置为国家的官方文字。

拓展阅读:读书笔记:抗战胜利后,中国与苏蒙两国衍生的外交争端

2)传统老蒙文的复兴尝试

苏联解体后,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92年更名为蒙古国,更改国旗国徽,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民主议会制,并在各领域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此时,蒙古国的各阶层意识到,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化(包括老蒙文)的无视态度,已直接威胁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于是,在官方的主导和推动下,蒙古国又一次开启了文字改革,即将官方文字改回传统的老蒙文。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5)

蒙古国的书法作品

1990年,蒙古国首任总统彭萨勒玛·奥其尔巴特(1990—1997)发布的第一号总统令,就是“放弃西里尔蒙文,恢复传统蒙文”;在同年6月召开的部长会议上,出台了“关于组织全民学习传统文字活动”的决议。

此后几年里,蒙古国不断加大官方使用传统回鹘文字的力度。他们曾计划于1994年开始,在全国所有的公文正式使用老蒙文。譬如国家大呼拉尔(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在1994年4月16日提议,“旧的西里尔文字为大众文字,传统的老蒙文为国家文字”。

不过,刚到7月份,大呼拉尔就“拐了个弯”,做出了“官民继续使用西里尔文字”的决定。至于何时恢复使用老蒙文,官方给出了“只能待条件成熟再做讨论”的回复。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6)

蒙古国首任总统彭萨勒玛·奥其尔巴特

这次文字改革之所以没有像东欧国家那样成功地完成,其主要原因主要包含了经济条件不利造成的经费短缺、专业人员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多种情况。

3)文字拉丁化的改革

进入21世纪后,蒙古国内频繁使用拉丁化蒙古文。官方不仅通过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新文字培训,还鼓励民众采用拉丁文字出版作品。

不过,这次文字拉丁化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的改革的性质完全不同。改革的初衷,是在西方文化和技术牵引下,为了适应全球化而做出的改革和创新。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7)

西里尔蒙文—拉丁字母对照表

2003年,国家大呼拉尔于公布了“拉丁字母国家计划”,即“西里尔字母与拉丁字母的同时使用和用拉丁字母转写西里尔字母提供相应的支持方案”。

官方不仅制定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的制度体系,还通过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新文字培训,鼓励采用拉丁文字出版作品和媒体创造,并于2004年1月1日始,执行“用拉丁文字转写西里尔文字的标准”。

4)老蒙文的“梅开二度”

进入21世纪,关于“恢复使用老蒙文”的呼声,在蒙古国内水涨船高。2003年,蒙古国宣布,每年5月的第一周都要举办“民族文字文化节”。

2011年,蒙古国规定:政府成员与国际机构在同国外同级别官员交流时,公文、信函必须使用老蒙文;蒙古国公民的出生及结婚证明、各级教育机构核发的相关证件、毕业证书等,也必须用老蒙文和西里尔蒙古文并排书写。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8)

蒙古国的官方货币,正面是老蒙文,背面是西里尔蒙古文

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政府正式通过了《蒙古文字国家大纲》,决定从2025年起全面恢复使用老蒙文。根据这份大纲,蒙古国将从2025年起,在国家公务中同时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和老蒙文。

为了全面恢复老蒙文,蒙古国要求国家通信技术部门,着手解决互联网环境中无障碍使用蒙古文国际标准码问题;国家标准计量部门通过国家公务,用西里尔及老蒙文标准;科学院、语言文学院等机构,需加快建设公民及法人代表双文数据库等。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9)

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于去年2月底访华期间,向中方递交的赠送3万只羊的证书

按照其官方构想,在2024年之前,蒙古国的新闻出版部门,必须同时用西里尔蒙古文和老蒙文双文发布、发表文字内容;所有国家机关创造新老文字网络环境,所有国家公务人员将参加传统蒙古文培训,以迎接最终完全使用传统蒙古文。

文字改革的战略目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字改革,通常都发生在政权更迭之后。其主要目的,无疑是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巩固新政权的统治。在今天看来,蒙古国的文字改革,无疑也是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1) 推行西里尔文字,稳固新生政权

蒙古国原属清朝管辖,独立后不仅要努力划清与清政府及民国的界限,还要依靠苏联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支持和给养。因此,这一阶段的文字改革,始终是跟着苏联走的。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10)

诺门坎战役中的苏联红军

因此,官方对于文字“西里尔化”的改革,表述是“国家进一步的文化发展,只能走巩固对苏联各族人民的友谊联系、学习最丰富的俄罗斯文化的道路”。一言概之,西里尔蒙古文字的推广,是其文字改革历程中,政治意味最强的一次。

2)恢复使用老蒙文,寻求民族意识

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开始转向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阵营。除了经济上向私有化、市场化转变,政治上接受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同时,精神层面上开始着力于恢复民族传统文化。

几十年来对老蒙文的冷落,滋生了蒙古民众的民族危机感。国家政府、社会各界和普通民众,都要求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伴随着恢复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恢复老蒙文”被迅速提上了官方日程。

蒙古国为什么改成元朝?为什么蒙古国的官方文字总是改来改去(11)

今年疫情期间,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也“开课”了

从前面提到的诸多措施中不难看出,蒙古国恢复老蒙文的决心还是非常大的。这也从文化层面上,看出了他们寻求文化独立的努力。

3)文字拉丁化,旨在谋发展和看世界

受限于20世纪末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上的局限性,蒙古国的网民们,只能使用拉丁字母拼写蒙古文,再将其转换为西里尔蒙古文。

鉴于此,国家大呼拉尔于2003年开启了“拉丁文字国家计划”,最大限度达到了解世界,掌握全方位的、最先进的知识信息的目的。对于这样一个并不发达的小国家而言,无疑是其求生存、谋发展的直接反映。因此,出现三种文字在蒙古国同时使用的场面,倒也不难理解了。


蒙古国的几次文字改革,尽管程度不尽相同,但都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影响力。一言概之,每次文字改革的背后,都能一窥“政治挂帅”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