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最感人的十句话 清朝5个小段子多为民间趣谈(1)

刘墉与和珅

​清朝人很多不会讲段子,毕竟自己就是段子。

01

刘墉修理和珅

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时。

就连明朝权宦魏忠贤也“自叹不如”,其结党营私等等行径,简直罄竹难书,朝士们却不敢对他有丝毫触犯。

当时刘墉虽然总制百揆,也不能“挫其焰”。

刘墉总想找机会修理修理和珅,又不敢正面刚。

某年春首,刘墉打听到和珅应召入朝。

当时刚下过一场大雪,正值化雪之时,人来车往,道路泥泞不堪,刘墉故意穿一件破旧的衣服,在路上迎接和珅。

眼看和珅渐行渐近,刘墉让下人拿着他的名帖,高举着来到和珅轿前:“中堂大人亲自过府贺年,不胜荣幸之至!”

和珅只得下轿,正想与刘墉寒暄,不料刘墉已经跪下,祝他新年快乐,和珅慌忙跪下答礼。

这一跪不要紧,他那一身“玄裘绣袄”就惨了,起身时已是污秽满身,拖泥带水,犹如斗败公鸡。

事后,和珅越想越气,竟然到乾隆面前哭诉,希望主子能为他出这口恶气,乾隆却也只能苦笑,拿刘墉无可奈何。

清朝历史上最感人的十句话 清朝5个小段子多为民间趣谈(2)

捻军

02

“你好大胆,竟不怕老婆”

张勤果,效忠于咸丰、同治年间,为一时名将,功劳大,名气也不小。

然而,这家伙的轶事,却很少有人知道。

张勤果少贫,靠为人舂米挣口饭吃,力气大得惊人,身背数石米,仍行走如风。

此人性格刚侠,“闻不平事,怒眦欲裂”。

某一天,他背米外出,见众人围观一个想寻死的少妇。

张勤果也去当吃瓜群众,一问,得知少妇死了丈夫,不肯改嫁,小姑却逼她再嫁。

张勤果顿时怒目圆睁:“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当时那少妇的小姑就在旁边,张勤果把米袋子压在她身上,活活把她压死!

吃瓜群众拍手称快,张勤果则趁机逃走,亡命河南。

当时河南正在闹捻军,民众多团结自保,张勤果加入后,以勇武被推为团长,人们叫他张大哥。

后来捻军把固始县城围了,县令女儿美而有才,县令估计县城守不住,但想搏一把,贴出告示说,有能守此城者,我就把女儿嫁给他!

当时捻军势大,无人敢应,人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只有咱们张大哥,才有这个艳福。

于是,张勤果“笑而起,进谒令,筹守御”。

告示好揭,可具体怎么守呢?

敌众我寡。

只有出其不意,才能取胜!

张勤果带领三百壮士,到城外设伏,夜里三更对敌营发动突袭,城上又是敲鼓又是吹号,呼喊声震天动地,为战士们助威。

敌军大惊,顿时溃不成军。

忠亲王僧格林沁闻讯,率领大军来支援,远远看见火光中一人来往搏战,如入无人之境,惊问那位壮士是谁,得知那人名叫张勤果,大加叹异。

清朝历史上最感人的十句话 清朝5个小段子多为民间趣谈(3)

​赶跑捻军后,县令说话算话,把女儿嫁给张勤果。

与他只字不识相比,夫人却是博古通今,而且娴熟吏事,替他处理公文等等,犹如官场“老油条”。

张勤果后来升到河南布政使,却因目不识丁,遭御史刘毓楠弹劾,朝廷改他为总兵。

这简直是羞辱,张勤果“愤甚”。

从此跟夫人学习文化,夫人时常喝骂,就像老师面前的乖学生一样。

几年工夫,就从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一跃而为“通知文史”的“儒将”。

然而他这脾气,却是一点未改。

自从改官,张勤果一直愤愤不平,多次拒绝执行朝廷命令。

左宗棠督师剿回时奏请他领兵,他不应。

朝廷毛了,严旨催他执行,门客多方劝说,他仍不应。

正当他为自己敢抗命而得意之时,夫人出现在面前:“你以功自负,数逆上命,真以为朝廷不敢杀你吗?”

张勤果吓得一跃而起,立马“找”左宗棠去了,边走边咋舌:“夫人言可畏!夫人言可畏!”

后来他经常与属吏谈论夫人之能,然后问他们:“你们怕不怕老婆?”

有人回答说:“不怕”。

他正色道:“你好大胆,竟敢不怕老婆!”

清朝历史上最感人的十句话 清朝5个小段子多为民间趣谈(4)

鲍超

03

“老鲍又遭围了”

鲍超,四川奉节(今属重庆)人,初随广西提督向荣,后来隶属于湘军水师,累擢至参将,咸丰六年后改领陆军。

所部称“霆军”,为湘军主干之一。

鲍超最初是个担水夫,后来从军,后立了功、升了职。

鲍超是个实打实的大老粗,除了自己名字,不会写别的字,也不认识。

一次,鲍超与太平军作战,被包围在九江,派人到祁门大营,向曾国藩求援。

他叫一个幕僚写求援信,谁知那家伙咬了半天笔杆子,仍在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下笔。

鲍超急得眼睛冒火,亲自去催。

可那家伙仍未写一个字,还在握笔构思。

鲍超气得跺脚,破口大骂:“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咬文嚼字!”

他叫亲兵拿来一幅白麻布,抓起毛笔在中间大书一个“鲍”字,然后在那字周围,画了无数个小圈,然后封好,让人赶紧送走。

众人不解其意,问他几个意思,鲍超说:“大帅见了,自然明白!”

白麻布送到祁门,曾国藩幕僚拆开一看,也不解其意,急忙拿给曾国藩看。

曾国藩大笑,说:“老鲍又遭围了!”

曾国藩命多隆阿前去救援,围始解。

清朝历史上最感人的十句话 清朝5个小段子多为民间趣谈(5)

李菊藕与母亲

04

李鸿章失言得女婿

张佩纶,河北丰润人,同治进士,历任侍讲学士、署左副都御史,后因马江海战革职戍边,入李鸿章幕。

张佩纶,写文章从不打草稿,数千字文章一挥而就。

不仅是写文章反应敏捷,在其他方面,反应同样“快如闪电”。

张佩纶参加会试那年,主考官为李鸿章,发榜后,他到李宅拜谒老师。

李鸿章喜其才华,忍不住夸了他一句:“你的才华,简直和我女儿差不多!”

张佩纶马上跪下:“多谢岳父大人美言,小婿这厢有礼了。”

李鸿章顿时目瞪口呆:老夫只不过拿我女儿打个比方,怎么就成了你的岳父了?

李鸿章为他的失言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推辞,只好让他做了女婿。

清朝历史上最感人的十句话 清朝5个小段子多为民间趣谈(6)

张佩纶与李鸿章

​(关于张佩纶如何娶到李鸿章女儿李菊藕,有不同版本,《所闻录》《孽海花》《李鸿章传记》《清史稿》有相关记载和评述。)

为什么说是代价呢?

因为那一年,张佩纶已经四十岁了,而且结过三次婚,长相还有点让人反胃,而他的女儿年方二十,还是个黄花闺女!

得知李鸿章竟将幼女许配给张佩纶后,不少人写诗调侃他。

《所闻录》中对此这样评价:“小人之善于迎结权贵,其术实有可畏者。”

清代诗人刘体仁在《异辞录》中说道:“养老女,嫁幼樵,李鸿章未分老幼;辞西席,就东床,张佩纶不是东西。”

清朝学者梁鼎芬也赠诗云:“篑斋学书未学战,战败逍遥走洞房。”

清朝历史上最感人的十句话 清朝5个小段子多为民间趣谈(7)

清朝美女木板年画

05

老牛吃嫩草

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元老——姜崇礼。

崇礼这家伙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完全仗着是同治帝的内戚,由内务府司员,没几年就混到了大学士,死后还得了个“文恪”的谥号,优恤之隆,时不多见。

他又常任崇文门肥差,捞了无数钱财。

这么多钱,怎么花?

除了建豪宅,另外一项重要支出,就是买美女。

七十多岁的崇礼,买了五个妙龄女子,个个“春笋纤纤,足不盈掬”,都是汉家碧玉。

年余七十高龄,已不能御女,还要玩儿花样,叫五女一齐上阵,名曰“五将军出阵”。

即使是这样,也无法让他兴奋起来,他就“咬姬之臂肉以杀恨”。

为了防止这些妙龄少女出轨,崇礼把她们单独关在一间屋里,严令男仆不准靠近一步,否则格杀勿论。

即使这样,崇礼仍觉不保险。

他还为专门准备了粉底弓鞋,出门时叫诸姬换上,并勒令她们像老僧坐禅那样,不准下地。

旧鞋则藏起来,崇礼回来后,必须亲自查验粉底鞋,纤尘不染才算过关。

后来他升任步军统领,出门更频繁了,每一次出门,都如法炮制。

诸姬不胜其苦,央求崇礼一位至戚去说情,崇礼不解地说:“这是我家事,你替她们说情,几个意思?”

亲戚明白不可直取,便用讥讽的口吻说:“你禁得了她们出门,禁得了她们的心吗?假如她们置私履换之,或者串通侍者搞鬼,你禁得住吗?

宫里防范那么严密,不是还有那什么吗?你还是别白费劲了,试问聚一班怨女在这里,你想过后患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崇礼目瞪口呆,愚状可掬,从此再也不禁止她们出门。

主要参考文源:清 汪诗侬《所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