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大赛#

《残酷才是青春》中说到:

其实,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患得患失,终日心神不安……

在藏地,有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身体特别健康,心态也特别乐观。

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物质生活优越或自然条件舒适,相反,来过藏地的人都清楚,这里气候多变、高寒缺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藏族人心里却充满阳光,一直有种满足感、幸福感,其中的秘诀究竟在哪儿呢?就是源于藏传佛教的滋润。

疾病痛苦的根源(人的大多数疾病)(1)

藏传佛教,是佛教三大支系之一,自8世纪从印度传入藏地,此后99%的藏族人从童年开始就信仰藏传佛教,并由此带来了身心安乐。尤其是修持藏密的人,大多数身体轻健、延年益寿,这样的例子不乏其数。

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有一位学者,曾通过对40位虹化成就者的统计,发现这些人大多都活到了100岁以上,年龄最小者为80多岁,年龄最大者为140多岁。可见,藏密对人类的健康长寿确实有显著作用。

其实,一个人身体失去健康,原因不外乎是患得患失,终日心神不安……而佛教修行以调心为本,心态若调整平衡了,身体自然就会好。

在藏地,有不计其数的经论续部,其核心内容就是要调心。藏地医典《四部续》中也说:大多数疾病,均是源于人的分别妄念。

人一旦产生了贪嗔等执著分别,身心肯定不健康。比如你跟别人吵架了,那在好几天中,心里都会憋着火气,甚至晚上还会失眠。但如果把心态调好了,病也就从根本上铲除了。汉地的智者大师亦云:“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

疾病痛苦的根源(人的大多数疾病)(2)

实际上,不仅仅佛教这样认为,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80%的人体免疫力受情绪的影响。恐惧、忧郁、压力、悲观等负面情绪,会造成免疫系统紊乱;而快乐的情绪,能使大脑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物质,激活人体免疫功能。

所以,哪怕是为了身体的健康,学会调心也非常重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

一年四季会发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调养情志也要顺应四时,因时制宜,如春季应“以使志生”,夏季应“使志无怒”,秋季应“使志安宁”,冬季应“使志若伏若匿”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季节的变化可以引起情绪的变化,称作“季节性情绪失调。”如秋冬季白天日光照射的时间短,天气寒冷,万物萧瑟,对环境和气候敏感的人会出现情绪低落,身体疲倦,嗜睡及对事情失去兴趣等,也如在冬季易发抑郁症等。

疾病痛苦的根源(人的大多数疾病)(3)

《黄帝内经》调养精神的方法就是“静”

要求心态平静,遇事不慌不急,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这样气血调和,五脏平安,不会生病。

疾病痛苦的根源(人的大多数疾病)(4)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五脏能藏神,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五脏气血调和,功能正常,情志变化就会正常。七情和五脏的关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为忧思、肺主悲、肾主惊恐。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出的不同反映,一般不会发病。如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适应的能力,就会影响到五脏,五脏气血紊乱,不能藏神,就会发生疾病。如怒则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悲伤肺等。如平时我们说某人肝火太大、有人心神不定、有人胆小等。

现代研究证明人的情绪变化对人体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免疫系统等均会产生影响,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情绪因素有关。英国有人曾调查250名癌症患者,其中有156人在发病前受到过精神刺激,从而可见精神因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因此情绪的调养是养生的主要内容。

疾病痛苦的根源(人的大多数疾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