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炎热干燥,人也变得心浮气躁。
这个季节,不妨来趟江南鲜活水灵的小城宜兴。它就像地产的“阳羡茶”一样清新怡人,又犹如本土的紫砂壶一样玲珑别致,精秀内敛。再品几款怡情养生的素食,听听星云大师对素食的理解,或许你也会和周刊君一样,那种“心素如简,人淡如茶”的情愫,自心底蒸腾起来,微醺了眼底。
新素食主义吃出静心与欢喜
素食之美——在素菜、淡饭的清香以及愉悦的心情、安静的气氛中,滋味是往内心流去的
为什么喜欢素食?五一期间,当2015中国宜兴国际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简称“素博会”)在大觉寺拉开帷幕时,我们听到各种答案。比如吃素虽是饮食小事,但却牵涉素食主义者对自己、他人、其他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的态度。
在88岁高龄的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看来,素食最主要的是长养慈悲心,从心灵的净化来减少嗔怒,达到内心的安然、祥和。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在素博会现场朗诵了“离别祖庭思乡情,茶禅四月回宜兴;云湖竹海增胜景,紫砂壶内有古今。”诗歌一首,表达了对“第二故乡”宜兴的深厚感情。
星云大师与宜兴大觉寺有深厚渊源。1938年,他在此出家。1947年,他受师命回大觉寺主持寺务,兼任宜兴白塔小学校长
确实,素食让心在繁华过后依然温润如初,安之若素,这点对于压力巨大的都市人来说尤为重要。食物可以改变人的性情,常吃肉易生热,性格也会变得急躁起来。素食恬淡,使人性情平和,头脑机敏,身体处于绝佳状态。食素其实是生命中的一次顿悟,在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中,找到令人舒适、不紧不松的生活方式。就像朴树歌中唱的,曾经的沸腾不安、繁华骄傲与低落深渊最终散开,“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更何况,如今的素食已经越来越精致。素博会现场,不管是来自台湾还是宜兴当地的各种素食产品,尊重食物的本原,用先进的烹饪工具,以最美的形态和器皿,让人感受在这场味蕾之旅中吃出健康与欢喜。难怪素博会五天吸引了25万人到大觉寺品尝素食。
不妨选一个夏日的午后来大觉寺,听余音袅袅,或梵音丝丝,闻古朴的熏香,在清净状态下体味健康素食和修身养性结合的静心之感。
宜兴大觉寺
禅茶一味人与自然,味道如一
在宜兴品完素食,应该再来一壶清茶。不由你不觉知:人与自然,味道如一;素食美宴,禅茶一味。
宜兴古称“阳羡”,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最富盛名的古茶区之一,早在唐代就以盛产“阳羡茶”入贡而闻名,茶仙卢仝曾写下了“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咏茶名句。阳羡茶经历了唐贡茶的鼎盛,宋、元、明、清时期,也一直深受皇宫贵族、上层名流、文人雅士的推崇和喜好。
阳羡茶产区位于浙江天目山余脉、西南面为安徽黄山支脉两山相接处,区内群山映翠,绿带萦绕
素博会期间,宜兴正式推出“宜兴阳羡茶,一壶醉天下”的品牌宣传,这是因为“陶都”宜兴所产的紫砂壶,与阳羡茶可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我们在这里邂逅中国紫砂大师、收藏家和鉴赏家赵炎,欣赏到了在紫砂收藏界极其罕见的顾景舟真品。听着他娓娓道来紫砂如何将土的厚重、水的柔情、火的刚烈融合在一起的故事,我们能感受到,正是因为宜兴有这样一群兼具艺术与文化的大师级人物,助推了“温润如君子”的紫砂壶在岁月的演变中定格成为宜兴地域文化的符号。
我们在赵炎的紫泥公社里,喝着一杯用太湖泉水冲泡的阳羡雪芽,品尝素食茶点,欣赏着紫砂壶的雅趣,似乎也就理解了,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宜兴陶醉,就连苏东坡也曾打算买田阳羡,种桔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