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陵墓被盗(古代帝王陵被盗无数)(1)

长久以来,帝王陵墓几乎都成为盗墓者的首选目标,比如清朝帝王陵几乎都遭到了盗掘。

令人意外的是,明朝帝王陵几乎都保存完整,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最为引人注目。明孝陵是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代表着明初建筑水平的最高峰以及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文献记载,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次年马皇后去世后,取名为“孝陵”。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一说源自朱元璋大力提倡“以孝治天下”,还有一说是马皇后谥号“孝慈”。

帝王陵墓被盗(古代帝王陵被盗无数)(2)

明孝陵直到永乐三年才建成,历时二十五年,建成后陵区里栽有松树十万棵,养鹿千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后下葬明孝陵,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地面上的绝大多数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但地宫一直保存完好。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南京战乱不断,可为何明孝陵能保存完好呢?从目前的勘探结果来看,明孝陵地宫是建立在一座坚固的石头山中,与其他帝王陵地宫从上往下建立地宫不同。明孝陵地宫采用横向凿入山体的方式,然后在中间位置掏出一个地宫。

帝王陵墓被盗(古代帝王陵被盗无数)(3)

这样的地宫修建方式,让墓道成为了进入地宫的唯一方式。同时,为了最大程度隐藏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们也是费尽心机,将墓道进行反常规的设计,这是很多盗墓者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之一。

纵然如此,如果像孙殿英用炸药盗掘清东陵一样,也会难逃一劫。幸运的是,种种历史机缘让明孝陵免遭盗掘。满清入关后,虽然南京屡经战火,但新政权无一例外都对明孝陵作出了很好的保护。

帝王陵墓被盗(古代帝王陵被盗无数)(4)

清朝建立后,统治者企图通过保护明孝陵,企图实现笼络汉族民心的目的,康熙、乾隆下江南时都专门绕道来到明孝陵前祭拜,甚至还在明孝陵前树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

无论是后来的太平天国还是民国,洪秀全和孙中山都在政权建立成功后,第一时间来到明孝陵祭拜,以此表达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决心。除了上面这些原因外,明孝陵地宫保存完整,还有一个原因是陵墓距离城区很近,一旦有盗墓者光顾,很容易被发现。

参考资料:《明孝陵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