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1)

1.1971年3月31日,我们的车队离开了五道梁,继续在"生命禁区"里开行。今天的目的地是沱沱河兵站,现在全程150公里,那时应该比这远一些。这里平均海拔4690米。约在中午时分,翻越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口。沱沱河全长346公里,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雪山。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2)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3)

2.沱沱河源头水面仅宽约3米,水深不足一尺。与当曲汇合后称为沱沱河,在沱沱河大桥下流过,然后与楚玛尔河汇合形成通天河,向南奔去形成金沙江,金沙江再与岷江在四川汇合形成长江。正所谓涓涓细流汇长江。现在考证得出结论,沱沱河为长江正源。沱沱河镇就是位于长江源头的漫滩区域,海拔4600米,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镇。全长1389米的青藏铁路长江源特大桥在沱沱河上跨过。真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4)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5)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6)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7)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8)

3.拜水长江源。您是一滴水,一朵花,晶莹剔透,纯洁无比,带着恩泽大地的情怀,从天而落,在格拉丹东,在喀喇昆仑,凝聚起巨大的冰川,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冰塔林,冰宝塔,冰宝剑,冰柱,冰笋,冰桥,冰洞;冰川之下别有洞天,冰斗、冰舌、冰湖、冰沟,无奇不有。这里是春潮之源。一滴一滴汇聚成溪,条条小溪汇聚成河,河河清流汇合成江,殊途同归入大海。润泽中华大地,养育长江儿女。演绎无数人间奇迹。感恩沱沱河,拜水长江源。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9)

4.经过这些天的高原旅行,大部分战士们已经十分疲劳了,腰酸背痛是普遍现象,有的牙龈肿痛,有的口腔溃疡,口腔上火,有的舌尖红痛,有的咽部疼痛,有的干脆咳嗽发烧了。感冒的也不少。战士G得的是鼻出血。到达沱沱河兵站后,他按常规吃饭、洗脚、刷牙后睡觉了。半夜里怎么鼻子里有水流出来,起初以为自己感冒了流鼻涕,也没在意,用手绢擦了擦。但"鼻涕"越来越多,打开电筒一看才知,"不好了,鼻子出血了"。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10)

5.战士G中等身材,身高170厘米。白白净净。过去在农村时也有鼻出血的历史,但用冷毛巾敷敷额头,鼻腔塞点棉花就好了。这次鼻出血,由于是在高原,不敢掉以轻心,马上找到随队军医邹医生,邹医生是1960年的兵,文革前军医大学毕业生。很有临床经验。他看了看,说:"现在先用压迫法止止血看吧",随即将患者两个鼻腔填充塞满了药棉,等了几分钟,鼻血又从口腔里出来了,战士G十分紧张。"怎么办?继续出血下去,这里条件有限是要死人的"。半夜里,邹医生领着患者来到了兵站卫生所。

自驾床车走青藏线(兵车行青藏线)(11)

6.兵站的值班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邹医生与值班医生会商后认了战士G得的是后鼻道血管破裂出血,普通压迫止血不管用,必须行后鼻道压迫止血。医生因地制宜,拿来一根导尿管,打上石蜡油后从患者的鼻前孔插入,然后从口腔引出,其末端系上带止血药的纱布,导尿管鼻孔端向外拉,导尿管口腔端向鼻后孔送,将纱布送到了出血部位,继而压迫后鼻道血管,折腾了一夜,天亮时,鼻出血终于止住了。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