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抽时间先把第七章粗略地看了一遍,不由得一声长叹这就是百年前的农村,祖先的家园我的祖辈们说不上是苦是甜,是幸运还是必然清朝覆灭了,军阀们闹腾得很欢反证了、“革命”了,庶民百姓平静的生活被打乱总是有人张狂,有人不满然后开始争斗,虽没有腥风血雨,但已经开始地动天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白鹿原42全集剧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鹿原42全集剧情(再读白鹿原7)

白鹿原42全集剧情

早上抽时间先把第七章粗略地看了一遍,不由得一声长叹。这就是百年前的农村,祖先的家园。我的祖辈们说不上是苦是甜,是幸运还是必然。清朝覆灭了,军阀们闹腾得很欢。反证了、“革命”了,庶民百姓平静的生活被打乱。总是有人张狂,有人不满。然后开始争斗,虽没有腥风血雨,但已经开始地动天翻。

待细看时发现:鹿子霖一上任乡约就施展出非凡的办事能力和组织才能。买下破落户的民房,翻修成了焕然一新的滋水县白鹿仓第一保障所。然后在县府接受了为期半月的培训,铰了辫子、穿上了制服,还和各仓总乡约各所乡约们与史县长留下了一张历史性的合影照。然后隆重进行了乡保障所创建成功的庆祝活动。很显然,此时鹿子霖以自己的能力和身份,盖过了白嘉轩的势头,让他不舒服。但他所梗在心头的却是“这些人在这儿吃谁的?”他的怀疑随后很快就得到了证实,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要花乡民的。保障所成立后的第一工作便是奉县府命令进行土地和人口的彻底清查并逐村逐户核查进册。这件事情本无可非议,而且功不可没。个人以为是改朝换代后应做的基础工作。但“一亩一章,一丁一章,按土地亩数和人头收缴印章税”确实不妥。至于印章税收齐后的使用分成,似乎也有一点道理。其是非曲直已经涉及了地方政府的治理等深层次制度建设,故只可意会 不可分析了。

但这个政令白嘉轩却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大部分村民也接受不了。徐先生归结为“苛政猛于虎”,于是在白嘉轩的策划组织下,不但徐先生撰写的交农檄文暗地里传遍十里八乡,而且有鹿三、和尚等人领头上万人带着农具去县城交农,返回途中还对未参与交农的村庄人家进行了惩罚性的打砸。结果是滋水县长被免职,上面派来了新县长。新政府对交农事件表示出极大的宽容。县府里一位白面书生向前去投案自首的白嘉轩笑着解释:“而今反正了,革命了,你知道吧!而今是革命政府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允许人民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已经不是专制独裁的封建统治了,交农事件是合乎宪法的示威游行,不犯法的。那七个人只是要对烧房子砸锅碗免责任。你明白了吗?快把麻绳装到褡裢去。你要还不明白,你去法院说吧!”读到这一段时,不由得陷入沉思。那可是一百多年的事情了,那个没名没姓的白面书生好可爱好可敬啊!

可惜白嘉轩却不明白,而且愈加糊凃。他到法院去仍遭同样的礼遇和解释。他为了救带头闹事并打砸不去闹事的农家而被拘押的和尚倒是费尽了心机。不仅背着绳索去投案自首,还找关系走后门,并且向法院院长的太太行贿,终于让和尚获释。看到这里,真不知说白嘉轩什么好。他的做人行事风格已经复杂化,善恶皆具。

这个不一样的和尚出狱后就不见了,去向成谜。会不会作者埋下的伏笔呢,过去读小说时没留下印象。故尔无法确定作者的用意。

看完这一章,思绪万千。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进入了宏大的叙事篇章,白鹿原的命运就是当年整个中国农村的命运。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伟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旧秩序的消亡并不意味着新秩序的成功建立。新政权新制度才进入探索之中。虽然从小说本身还看不出国家的权力机构是谁执掌,但所谓的革命正在进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此前清朝末年的统治在广大农村,只收皇粮,老百姓似乎负担不是太重,好像还有点安居乐业?这不怪笔者胡言乱语,而是作品内容的真实反映。白鹿原上的交农事件发生在清朝灭亡之后,农民对收印章税不满而游行示威,针对的自然是新政权新政令。

我好纳闷,一个印章税又算得了什么。后来国民党执政,那花样可就多得数不清了。从近百年以来的社会发展看,大小官员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成千倍万倍的增长,他们的俸禄、他们的花费终归都要靠纳税人来承担。这似乎天经地义。至于是不是经过老百姓的同意和认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好感叹,一个社会历史变迁中的诸多事件,很难用是非曲直、正义与非正义来评价。一个人的善恶好坏也同样难以用是与不是来确定。个体的自然人是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倒退则更为复杂。历史会因为胜者王侯败者贼而由胜利者去按照自己的意志书写;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只有在这个尘世上干下了“立功立言立德”业绩的人,才有资格为后人留下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