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确山酥枣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卢 翠

酥枣主要分布于河南新郑、内黄县、密县等地,是在当地脆枣实生苗中发现的优良单株经过嫁接繁育培育成功的枣树优良品种,驻马店于 2012 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并对其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试验园基本概况

试验地设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乡杨庄村、杨庄村民 3 组,面积 0.7 hm 2 。当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平均年降水量 789~1 223 mm,年平均气温 14.9℃,年平均日照时数225 h,无霜期 16~228 d。园地土壤为黑壤土,pH 6.5~7.0,土壤有机质含量 14.6 g/kg。园地排水良好,株行距 1.5 m×2.0 m,授粉品种不落酥,栽植比例 4∶1。

2 酥枣引种栽培表现

2.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广圆形,果顶圆,平均单果重 15 g,最大单果重32 g,梗洼广,果皮薄,红褐色,肉质细而酥脆、多汁。早果丰产,每年可结 2 茬果,第 1 茬果 8 月中旬进入白熟期,8月底至 9月初果实着红色,第 2茬果 10月上旬进入白熟期。

2.2 栽培特点

该品种树体极矮化,盛果期树高仅有 2.0 m左右,树体自然形成,结果后自然开张,产量高,坐果率高,当年的嫁接苗在苗圃地可结果,栽植第 2 年每个枣吊最多可挂 8个果,是投产最早、见效最快的枣树优良品种。

2.3 物侯期及抗性

在驻马店酥枣 4 月下旬发芽,5 月中旬为第 1 次开花期,6 月中旬为第 2 次开花期,第 1 次果于 9 月上旬成熟,第 2 次果于 10 月上旬成熟,落叶期在 11 月底。高抗缩果期,采收前不出现落果现象,耐干旱,耐瘠薄,肥沃土壤栽培表现更好。

3 试验园历年产量及经济效益

2012—2020 年,试验园建园 9 年来,酥枣平均累计产量为 268 218 kg/hm 2 ,平均每年产量为 29 802 kg/hm 2 。2012—2020 年酥枣平均鲜售价为 7.0 元/kg,即平均每年收益为 208 614 元/hm 2 ,2012—2020 年平均每年的成本为20 370 元/hm 2 (包括种子、用工、肥料、种苗、水电等)。通过计算后酥枣园平均每年的经济效益为 188 244 元/hm 2 ,与当地常规枣园相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庄窝金丝枣种植技术(河南确山酥枣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1)

4 丰产栽培技术

4.1 土肥水管理

每年浇水后、雨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深度 5~10 cm,保持园内土壤疏松无杂草。每年注意秋施基肥,以圈肥、土粪为主,施腐熟有机肥 50 kg/株,并适当加少量三元复合肥。在生长季节内,如在萌芽期、开花期、幼果期、白熟期分别追施尿素、三元复合肥 0.5~1.5 kg/株和果树专用肥1.0~2.0 kg/株等,每年结合喷药,从展叶到果实采收前喷施3~5 次叶面肥。幼果期以前和采收期以后,喷施 0.3%~0.5%尿素液,促进开花结果和枝条正常生长和发育;果实发育中后期,喷施 0.2%~0.3%磷酸二氢钾,以提高果实品质。

4.2 整形修剪

4.2.1 整形。采用圆柱形,其树体结构为主干直立,成形后树高 2 m左右,结果枝组直接着生于主干上,全树有枝组12~16 个。结果枝组下强上弱,呈水平状均匀分布在主干周围,干高 50 cm左右,树高 2.0 m左右。

4.2.2 树形特点。枝组布局合理,通风透光良好,病虫害减少;果实着色均匀,单位体积内有效枣股数量多,有利于早期结果,早丰产和管理采收,结果枝组便于更新。

4.2.3 培养方法和过程。定植成活后,加强管理,促其加速生长,待 7 月上旬,在主干上抽生的二次枝大部分生长到80 cm以上时,于 75 cm左右处摘心。要求距地面 50 cm以上保留 4~6 个次枝,节数达 8 节以上的二次枝留 8 节摘心。对开花较多的植株进行环剥和喷布赤霉素处理,当年每株即可获得产量。第 2 年对萌芽的新枣头,选留一个垂直向上的作为中心干延长枝,其余的一律抹除。待保留的枣头长出 6~8 个二次枝时摘心。所留的二次枝保留 8节摘心。经过 2 年的整形,圆柱形的树形基本形成,随着树形完成的同时,精心管理的高密度枣园即可获得丰产。

4.2.4 高密度枣园管理注意事项。枣树干性强,生长旺盛,而圆柱形树体结构小,要注意控制枣头生长,防止其扰乱树形。当结果 3~5 年后,要对结果枝组进行轮换更新,防止其结果能力下降。

庄窝金丝枣种植技术(河南确山酥枣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2)

4.3 提高坐果率

4.3.1 花期放蜂。枣园放 15~30 箱/hm 2 蜜蜂,放蜂时间是花前 1~2 d 开始,盛花末期结束,放蜂期严禁喷菊酯类杀虫剂,以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4.3.2 花期喷水。当花期枣园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60%时,要每隔 1~2 d 喷水 1 次,连喷 6 次,用水雾化喷水效果好,避免喷水柱。

4.3.3 花期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在盛花期喷施10~15 mg/L 赤霉素或 2,4-D 10~20 mg/L,在花期喷施0.2%~0.3%硼酸或硼砂,在幼果期喷 300 倍硫酸锌或硫酸亚铁稀释液,可使枣坐果率和产量提高 40%~58%。

4.3.4 摘心。在 6 月上中旬,对留作培养枝组和利用结果的枣头,根据枝组类型和空间大小、枝势强弱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摘心处理。空间大,枝势强,培养大型枝组的,一般留 7~9 个二次枝摘心;空间小,枝势中庸,培养中小型枝组的,可留 4~7 个二次枝摘心。摘心时期宜早不宜迟,摘心越早,对促进下部二次枝及枣吊生长和提高坐果率的效果越大。

庄窝金丝枣种植技术(河南确山酥枣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3)

4.4 病虫害防治

试验地酥枣主要病虫害有轻度的焦叶病、斑点病、黄刺蛾、枣黏虫、黄斑蝽等。在防治上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树干涂白,冬季发芽前全园喷洒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虫源,并将园内的枯枝落叶、病虫枝全部清除园外,集中烧毁。焦叶病初期发病于 6 月下旬,应从 6 月中旬,每 15 d 喷 1 次抗枯宁500 倍液或叶枯净 500 倍液,二者交替喷洒,可彻底控制该病害的发生。防治斑点病,可在 5—7 月喷施多菌灵 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 800~1 000 倍液 2~3 次,防治效果达95%以上。枣黏虫每年发生 3 代,主要危害果实。要经常观察枣园,当幼虫发生盛期,及时喷洒 20%杀灭菊酯3 000~4 000 倍液加 40%氧化乐果 1 500 倍液的混合液,杀虫率达 93%以上。黄刺蛾每年发生 2 代,第 1 代幼虫在6 月中旬孵化,在用药上防治第 1 代幼虫是关键,此时,可用 20%杀灭菊酯 2 000~3 000 倍液或 2.5%来福灵 3 000倍液,连喷 2 次,杀虫率 95%以上。黄斑蝽在 7 月上旬出现若虫,此时,及时喷洒 40%水胺硫磷 1 000 倍液,或 40%氧化乐果 1 000 倍液,杀虫率达 95%以上。通过上述药物的施用,可完全控制上述病虫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