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字解48既

既:吃饱了,转身打个嗝?

饱餐一顿,抹抹嘴,打个嗝,本是日常生活场景之一,但和文化融合起来,也能成就一个又一个流传千古的汉字。

我们先看看“既”字。“既”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王源懂队友(既字探源吃饱了)(1)

王源懂队友(既字探源吃饱了)(2)

两种写法,只是左右互换而已,基本意思还是一样的。

其金文字形是

王源懂队友(既字探源吃饱了)(3)

小篆字形是

王源懂队友(既字探源吃饱了)(4)

金文和小篆字形不再变换左右,而且字形基本固定了。到了楷书则演变为两种写法:一是“旣”,二是“既”,我们现在通用的则是后一种了。

“既”字由两个基本符号组成:一个是“皀”(jí),一个是“旡”(jì)。先看看“皀”,《说文解字》:“谷之馨香也。象嘉谷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什么意思呢?“皀”是指稻谷的香气。“皀”字上部的“白”,像美好的谷子在谷皮中的样子,下面的“匕”,是用来取饭的工具,或者说是勺子吧。

许慎是根据小篆的形状来解释“皀”的,“皀”的甲骨文字形是

王源懂队友(既字探源吃饱了)(5)

其字形下部实际上是一个食器之形(或高脚盘),上面盛满了美味食品。到小篆时字形发生了讹变,变成上“白”下“匕”的形声字。

“既”字甲骨文字形的另一符号,是一个背向食品而跪坐的人,张着大嘴巴,一副饱嗝连连的样子,表示已经吃饱了。金文的“既”字,左旁字符变化了,但右边字符没什么变化。到小篆时则有了较大的变化,隶书和楷书已经看不出这个字原来的意思了。

与“既”对应的是“即”字。“即”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王源懂队友(既字探源吃饱了)(6)

面对食器跪坐着一个人,好像在饱餐美食。“即”的本义是“人就食”,要就食就必须走近食物,所以又引申为“走近”、“靠近”。“既”的本义是“吃完了”,由此引申为“尽”、“完”、“已经”等意思。

除此之外,卿卿我我的“卿”字,甲骨文字形是

王源懂队友(既字探源吃饱了)(7)

这是一个会意字,两边是面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中间放着一个食器,食器中装满了美食,两个人正在享用,其本义是“两人对食”,实际上就是“饗”的本字。后来因为“卿”被借用为官名,表示“对食”意思的“卿”字就被“饗”字所替代。“饗”字是用酒食款待人的意思,这个字现在简化为“飨”,有时也与“享”字通用。

古时候其他诸侯国来本国做官的人称作客卿。卿的官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是一种高级官员,由对高级官员的称呼,逐渐演变成为对男子的敬称,后来又演变成为夫妻及好友之间表示亲密的爱称了。虽然后来的意思是演变过来的,但你看到两个人相对而坐,中间是美食,四目相望,美味飘香,不正是一副卿卿我我的幸福画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