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语情语皆真语----散文中如何借景抒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写景散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景语情语皆真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景散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景语情语皆真语

写景散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景语情语皆真语

景语情语皆真语

----散文中如何借景抒情

景物描写是指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雷雨风电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它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真实而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渲染气氛、衬托心情。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景中情,情中景”,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历代的散文家的散文,总是在景物描写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借景来抒情,以景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和抱负。特别是以抒情为主的散文,文中的景物则是作者抒情的依托,常常借助一些艺术手法,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以达到其抒情的目的。

那么,在散文中究竟如何做到借景抒情呢?

一、以真言写景,情蕴景中

真言写景,就是运用源于自然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描写自然景色。

唐代八大散文家之一柳宗元,在他被人称道的山水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中,每一篇,都运用了近似白话的语言来描写永州秀丽景色。篇篇写景,篇篇寄情。他把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之后,被诬陷获罪遭贬谪的痛苦,寄托在游览山水、赏玩草木之中,以驱除遣胸中的抑郁苦闷,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幽愤之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散文大家朱自清写《荷塘月色》,运用音韵感的叠词、形象化的动词、富有个性的比喻以及绝妙的通感手法,描写了“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他借亭亭玉立的荷叶、娇艳华贵的荷花,以及缕缕荷香、荷塘上的明月、蝉声、蛙声等等,来抒写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和社会带来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二、以真语抒情,景为情设

真语抒情,就是发自内心表达情感,物我互观,尽显性灵。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名篇。其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它的情境交融之美。文中在心境观照下的景物描写,既真切,又隽永,真可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者笔下的“清晨茶趣”“落蕊轻扫”“衰蝉残鸣”“秋雨闲人”几个最见得清静落寞的景物人事,为抒发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挚爱之情做了较好的衬托。

陆蠡写的《囚绿记》,通过叙述在孤旅生涯中“囚绿”故事,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围绕“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牵出了无限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这里的“绿”是作者着力描绘的颜色,她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成长与健康,应该说是作者为表现主题而打造的“绿场”。

景虽无情,进入作者有情视野,景物便被赋予灵性,显得春意盎然;情随景生,踏入无限美景世界,感情就会旋即激活,变得多姿多彩。写作只有情景交融,才能使文章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