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1)

文丨静月骄阳

1918年,四川巴县木洞,一贫农人家呱呱坠地一名男婴,母亲身体单薄,家庭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父亲身上。因操劳过度,父亲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他和兄妹几个与母亲相依为命。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2)

何敬平出生地

他就是那个“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颠倒的乾坤扭转。”的何敬平。

坚强乐观的母亲,并没被贫穷和困难所压倒,为了几个孩子能有书读,母亲帮人家洗衣、做零工,虽然收入微薄,但看到孩子们有书读,她就非常开心。

1935年,“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在北平爆发,星火燎原,很快影响到全国。同年11月,重庆39所中等学校成立“重庆学生救国联合会”,声援北平的爱国学生运动。而此时,何敬平,正在巴县中学(今重庆市实验中学)读书,一向追求进步的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学救会”的活动。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3)

陈晓饰演的何敬平

1936年,因何敬平在抗日救亡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吸收为重庆公共汽车公司“救国会”小组成员。在小组中,何敬平和其他革命青年的阶级觉悟不断提高,他们积极完成“救国会”分配的任务。

1946年,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代表团代表王若飞在沧白堂召开的民主大会上演讲。个别猖狂的国民党特务向台上的王若飞投掷石块、杂物等,情急之下,何敬平不顾个人安危,一跃而上,飞上讲堂,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台下扔来的石块,竭力地护着王若飞的安全。

1948年春,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胜利在望,因叛徒任达哉告密,重庆市委许建业被捕,从而导致何敬平等我党人士被捕。并将他们囚禁在渣滓洞监狱。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4)

《理想照耀中国》第13单位《叛逆者》,主要讲述民族先烈何敬平,在渣滓洞如何创出诗歌《把牢底坐穿》以及在艰苦的环境下,持续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着、实践着心中的理想。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5)

一、《叛逆者》的核心是,理想。

《叛逆者》开篇就是监狱,里面坐着一位青年和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伸展稚嫩的小手说:“外面都亮了”,青年说:“是啊,外面都亮了”。小男孩五指向着光芒,犹如国旗上的五星。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6)

这是1948年的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关押着200多名革命志士,小男孩就是13岁的蒲小路。他有着凄苦的童年,6岁死了亲妈,后又被后妈虐待,他爸嫌他碍事,就把他卖给了地主家放牛,再后来成了流浪儿童,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因得罪官太太,被关进了渣滓洞。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7)

在监狱中,何敬平等人对小路特别照顾,有好吃的尽着他吃,教他读书、识字,他成了监狱中大家的开心果和希望。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8)

昏暗潮湿的监狱,阻止不了何敬平等人的思想,他用棉被抽出的棉絮烧成灰烬融水为墨,竹片在墙壁上磨尖为笔,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写下“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9)

瘦小单薄的小路,在何敬平指导学习下,一字一顿地念出了这句诗,他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犹如黎明前的一道光,穿破黑暗,射向远方。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10)

二、坚强的小路,是希望。

王迅饰演的渣滓洞头目徐磊很坏,让人恨得牙痒痒,陈晓饰演的先烈英雄何敬平隐忍大义,尤其是小男孩蒲小路的坚强,更让人心疼得想哭。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11)

蒲小路,是导演画龙点睛之作,铺小路寓意走大道,共产主义的阳光大道,必将通向光明。

关在监狱中的何敬平,在外面“放风”时,偶尔看到墙上伪《中央日报》一版小角刊登“国军主动撤出延安”的消息,欣喜若狂,他努力的把消息扩散,鼓舞着同志们,黎明即将到来。

消息很快被监狱长徐磊知道,在大人们身上得不到结果时,他就拿小孩子来撒气,他捉走了小路。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12)

狡猾的徐磊,看着极度营养不良的小路,威逼利诱,用香甜的牛奶来诱惑小路。让他说出是谁传播的消息。

面对诱人的牛奶,坚强的小路没有屈服,他忍着饥饿,任由徐磊呛灌他牛奶,嘴里不停地重复着: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是一个好孩子,贫农出身,父母双亡,不知犯了什么罪......”

其实,一个13岁的孩子,并不太知道他所说话的真正含义,面对徐磊的施暴,他有恐惧和胆怯,但是他没退缩。因为,他心里有种子,眼里有光。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13)

他心里的种子就是何敬平,何敬平教他识字,教他写祖国的名字,教会了他坚强,在他心里埋下了革命的种子,某种意义上,何敬平更像一位慈祥的父亲。

小路被徐磊折磨得奄奄一息时,被送回了牢房,看着如此可怜的小路,何敬平一把把他拥入怀中,亲切地问:

“小路啊,疼不疼?”

“疼”

“小路,我们就快要胜利了,我们就快胜利了,到了新中国,没有人再敢打你,没有人再敢欺负你了。”

“老何,我想去那样的地方”小路闭着眼睛对老何说。”

“你是男子汉,对不对,你要坚持住,你还要读很多的书,要多学习,小路以后会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走到哪里,咱都是一个有用的人,对吗?”

“老何,我们继续认字吧!”小路睁开了眼睛。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14)

这一段真的很虐心,让人心疼得想哭,一个13岁的孩子如此坚强,坚强得犹如石缝中的小草。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这就是由何敬平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把牢底坐穿》诗篇,英雄已逝,激励着后人,鼓舞着后人,不忘先驱者的流血牺牲。

王迅成功触动灵魂 眼中有光皆因理想(15)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期,国民党反动派在渣滓洞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何敬平、蒲小路等革命烈士都未幸免。

面对牺牲,他们没有后退,因为他们眼中有光,心有理想,相信胜利终会到来!致敬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