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运城旅游业借风)(1)

“看了7月29日举办的运城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我真的是有了信心,运城旅游行业要回暖了。”8月3日,运城观天下旅行社负责人左蓓说。

黄河一号公路自驾游、全国著名作家运城行、运城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龙头景区建设推进专题部署……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将于9月21日举办,承办方运城便想方设法借风而上,突围破局。

新线路将开创旅游新模式

截至今年6月份,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段已建设807公里,完成投资43亿元。串联一路风景,承载一脉文化,造福一方百姓,形成了一条全域旅游“黄金通道”。

6月11日,一百余辆越野车、一百余辆摩托车发动引擎,从黄河流经运城的第一站——河津市黄河大梯子崖景区驶出,踏上了“沿着黄河游运城”的精彩旅途。这是备受关注的运城市首届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暨“沿着黄河游运城”活动的启动现场。

自驾车队沿着蜿蜒的黄河河道迤逦前行,一路风光旖旎,两岸青山如黛!

车队兵分四路,分别驶往万荣、临猗、永济、芮城,这4条线路各具魅力,每地都准备了精彩的民俗表演。自驾车队以小组为单位,用小视频的形式拍摄旅游见闻,加大宣传力度,推广运城市沿黄旅游精品线路。

运城的网络达人响应号召,助力家乡文旅产业,进入沿途各景区使出绝活开展直播,带动了全国2000万粉丝线上观看。“黄河大梯子崖小杨”的抖音直播间里,总观看人数近十万,同时在线4000人,热度一度攀升至“山西小时榜”第四。

基础设施新,旅游线路新,启动模式新,推介方式新,运城市首届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助力旅游业回暖复苏,成为新形势下文旅产业的一次探索之旅、开拓之旅、创新之旅。

“这条运城境内的沿黄旅游线路在自然生态旅游方面绝对精彩,作为一条特色线路,相信它会开启运城旅游新模式。”山西鑫宇豪旅行社总经理皇甫晓亭说。

新业态适应当下消费需求

造型别致、景观独特、视野开阔……盛夏黄河边的傍晚,云卷云舒,微风拂面,在运城市大禹渡景区,如梦如幻的“太空舱”度假休闲湾,不少游客在此休闲纳凉、拍照留念。

在永济尧王台,处于高崖平台上的“头等舱”房车酒店,夕阳下,左边黄河一线如丝绸,右边万固寺高塔耸立,脚下是繁华的永济市区,眼前是竹林翠绿,野花送香。从市区来的人群乘坐电瓶车,一路摇曳而上,来此吹风纳凉,观赏风景,看美景,尝美食,一派怡然景象。

既是旅游景点,又是休闲场所。可游玩,可住宿,疫情防控常态化催生新的消费业态,近地游客成为消费主力,提振文旅产业兴办者的信心。

据芮城“太空舱”负责人董肖云介绍,该项目在芮城生态良好的基础上,借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开通,满足人们离开城市、山野休闲的需求,从开业后,真正到了一“舱”难求,项目前景很好,潜力巨大。

这些“太空舱”均是高配,舱内装有新风循环系统,可自动调节温度、湿度、气压,改善空气质量。家电、厨房、卫浴等设备全部智能化操作。

“就是要给人一种比家还舒服的感觉。”董肖云说,“入住太空舱,可以躺在床上观赏黄河美景、星空皓月,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气垫船码头、风情美食街、网红打卡点……一些配套设施还在不断建设中,一个别具一格的生态文旅休闲集散地初具规模。

“夜间消费的游客明显变多了,我们最近的日营业额超过两个月前的50%还要多。”在盐湖区盬街上经营奶茶店的小张说道。

依托盐文化和美食文化,新建成的运城盬街,每到夜幕降临,地道的蒲州梆子、精彩的非遗表演,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视听盛宴;精彩的烟火集市、非遗展区、城市品牌区,吸引了大量游客,也是本地居民休闲消费的必到场所。

为了吸引打卡,盬街运营方特意筹划的“冰激凌甜品节”在盛夏拉开序幕。参与活动的小伙伴,不仅可以吃到爽口的冰激凌、可口的甜点,还能感受到“关老爷”的忠义仁勇,尽享与网红“不倒翁”小姐姐的亲密互动。

“夺命小串”“脆皮五花肉”“半天妖烤鱼”……经典与时尚结合,美食与文化并存,盬街工作人员王涛介绍,除了冰激凌、甜品,人们还可以品尝到品类齐全的运城特色美食。

“盬街,还有关帝家庙附近的平常街,都被评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盬街也成为旅游发展新业态,在这里游客能感受到盐湖文化、关公故里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运城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盬街,这种夜游经济为主题的新文旅消费业态的建设,是把游客留在当地过夜的有效手段,在运城市旅游市场转型突围中逆势增长,表现抢眼。

新模式整合全域文旅资源

“五一”假期,运城市盐湖中条山旅游观光专线隆重上线。这条旅游线路经停运城市区所有经典景区。

这条旅游线路是运城市按照“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的总体要求,在盐湖、永济、芮城3个县(市、区)开通全域旅游“城景通”项目的线路之一,通过企业低价运营、政府资金补助的模式,达到服务群众、吸引游客的目的。

高铁站、飞机场等出站口,已然成为景区的“进入口”,让本地景区成为外地游客“最近的远方”。

“城景通”项目是运城市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知名旅游强市的重要工作抓手。

运城市文旅局按照“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的总体要求,以各县(市、区)文旅特色产业为纽带,在盐湖、永济、芮城3个县(市、区)开通全域旅游“城景通”项目,解决游客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通过机场航班、高铁车站、景区客运之间无缝对接,进一步整合景区景点、特色餐饮、星级酒店、文创特产等资源,不断丰富旅游线路,推动文旅资源共享,最终推动形成县域互通、城景联动、服务群众、吸引游客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为推动运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刺激文旅消费,运城市在全市范围内通过中国银联“云闪付”App向市民发放总额200万元的文旅惠民电子消费券。

在第12个“中国旅游日”,运城市文旅局组织举办“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2022年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月活动,推出了“文旅盛宴惠民运城”“乐游服务智慧运城”“品味经典蒲腔运城”“千号联动云游运城”“百万旅人话题运城”等5大主题、12大系列、100余项文旅活动。

其中,包括面向全市发放价值200万元的文化和旅游惠民电子消费券,对晋陕豫三省居民推出100元一年内不限次数游玩运城主要24个景点的运城旅游年票优惠活动等,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打造全民文旅惠民消费月,带动了三省游客源源不断涌入运城。

新项目期待有识之士参与

“运城既有穿越数千年风雨的历史遗存,又有充满文明气息的现代景观;既有山川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人文荟萃的艺术殿堂;既有尽享农家乐趣的田园风光,又有充满河东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都彰显了‘诗和远方’的浪漫情怀……”7月30日,2022运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运城深航国际酒店召开,运城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小光的致辞,引发来自全国文旅专家、企业家的阵阵掌声。

运城目前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超过了很多省份的数量,如此众多的国保,既有保护责任,也有开发前景。但是充分开发利用从而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却不是运城这样一个经济体量的城市能够做好的。

运城文旅局以开放的心态,开启招商引资模式。让运城的文旅资源与全国共享,期待全国有识之士参与文旅产业。

大会重点推介了运城市十大文旅重点招商项目。这些项目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吸引了现场嘉宾的广泛关注。

“此次展示的十大文旅重点招商项目,仅仅是运城众多文旅项目的一个缩影,但能够反映运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希望通过此次展示,能为运城市在省旅发大会上形成一批可签约、可落地的文旅项目打下坚实基础。”陈小光说。

大会还解读了运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发布了《运城致全国旅游企业的一封信》,语言质朴、情真意切,对标中央要求,对标发达地区,对接国际规则,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工作机制,展示运城干事创业的积极态度,引起与会嘉宾的共鸣。

“每走到一个地方都有一种万物并育的感觉。”7月17日,“著名作家看山西运城行”座谈会举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久辛感慨地说。莅临运城的作家都觉得在运城采风期间受益颇大,感触很深,对这片土地惊叹不已,表示要用作品展现运城的新气象、新风貌、新成就,为运城文旅发展助力。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

(责编: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