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试图以最直观的方式,用地图显示出来俄罗斯所期望的俄乌边界控制线的演变。

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按照前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州界线划分为俄罗斯与乌克兰国界线,这条线是国际公认线,得到了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包括中国。

这条边界线维持23年,直到2014年。

见下图中的绿色线,由于这条线是中国承认的俄乌边界线,以下各个图中均保留了此线。

俄乌发展时间线(从地图上看俄乌边界期望控制线的演变)(1)

2014年,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后经过公投,克里米亚入俄,同时乌东的卢甘斯克和顿涅斯克两州宣布独立,由俄罗斯实际控制,这条实控线维持了8年。

目前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的有11个国家,分别是:印度、古巴、玻利维亚、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尼加拉瓜、朝鲜、苏丹、叙利亚、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

除了俄罗斯在今年2月正式承认乌东两州的独立外,还有三个国家公开表态支持,他们是白俄罗斯、叙利亚和委内瑞拉。

见下图中的紫色线。

俄乌发展时间线(从地图上看俄乌边界期望控制线的演变)(2)

2月24日,俄罗斯正式开始了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

俄军从多个方向进军乌克兰,其中一路直奔基辅,以空降旅机降基辅机场,计划突入基辅市区,与乌克兰领导层签城下之盟,从而短时间内控制乌克兰全境,实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中立化,乌承认克里米亚入俄和乌东两州独立等目标。

通过上面的操作,俄罗斯可以实现控制乌克兰全境的目的,并与德左地区相连接。

见下图的黑色线(包括德左地区)。

俄乌发展时间线(从地图上看俄乌边界期望控制线的演变)(3)

可没想到的是,乌克兰从总统到士兵抵抗意志顽强,死战不降、死战不退,西方国家多轮制裁俄罗斯,同时援助防守型武器,俄罗斯几路大军进展大都不顺利,基本没有完成合围基辅的战役目标。

还有一点,原计划贿赂乌克兰国家领导层的资金,被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官员贪污,而且为了不暴露,还把俄罗斯将要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计划透露给了美国,希望美国能阻止。结果大家都知道,美国没能阻止,特别军事行动按计划实施,但这让俄罗斯非常被动。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俄罗斯于3月25日宣布减少基辅地区军事活动,开展第二阶段军事行动,实际上开始了基辅撤军。

第二阶段俄罗斯的军事目标是控制顿巴斯全部和乌克兰南部,建立起来克里米亚到乌东的陆上通道,并与俄罗斯控制的德左地区相连接,同时切断乌克兰海上所有通道,让乌克兰退化为一个既没有重工业又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农业国家。

见下图的红色线。

俄乌发展时间线(从地图上看俄乌边界期望控制线的演变)(4)

为了尽快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并能在5月9日胜利阅兵日时交上一份让大家满意的成绩单。在4月9日前后任命亚历山大·德沃尔尼科夫大将为前线总指挥,希望这位在叙利亚表现突出的指挥官能够尽快实现战略目标。

刚上任几天,意外发生了,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被乌克兰导弹击沉,使得控制敖德萨越来越渺茫。

同时,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地下堡垒久攻不下。对哈尔科夫、扎波罗热、尼古拉耶夫等几个乌东州首府城市占领无望,俄军正在为控制北顿涅斯克、斯拉维杨斯克,以及已经宣布独立的顿涅斯克州全境而苦战。

为了推进战事,莫斯科先后还派遣了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和俄国防部副部长叶夫库罗夫上将赴前线指挥。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俄军已经在5月9日阅兵日以后,以陆续撤离哈尔科夫北部,并在赫尔松一带修筑防御工事,集中兵力攻克顿巴斯地区。

俄乌双方都可以看出,原来的红色线近期已经难以实现,期望的控制线进一步东移动更加现实,推断蓝色线将是近期的俄军期望控制线目标。

见下图中的蓝色线。

俄乌发展时间线(从地图上看俄乌边界期望控制线的演变)(5)

目前俄罗斯在军事上具有较大优势,正在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逐步推进,当打到这条蓝色线时,将极有可能出现拉锯战。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近日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了400亿援乌法案,加上美国3月已批准的136亿对乌援助,累计金额已超过530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相当于俄罗斯去年国防预算的80%。

前几天的G7会议当中,欧盟已经同意了乌克兰的5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并且大部分已在拨付之中。

近期西方武器会源源不断运入乌克兰。

在5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一份投资计划,总额约3000亿欧元,希望在未来几年内通过多种举措,减少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

欧盟为摆脱对俄罗斯的长期能愿依赖开始了实际动作,将来会对俄罗斯经济政治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俄罗斯目前除了加大各种武器的生产以外,还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大手笔投入。

这种俄消乌长的态势,预计会在地图中的蓝色线实现平衡。

如果俄罗斯不进行较大规模的战争动员,来大幅度增加兵员,这条蓝色线很有可能成为俄乌双方的长期对峙线。这个对峙时间也许会几个月,也许会一两年。

此推断对峙线合理吗?

欢迎网友在评论区留言。

不妥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