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昨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8月2日)通报:2022年8月1日0—24时,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例,其中8例确诊病例和4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连续两天“0 0”

网友纷纷点赞

并希望继续保持

上海居民小区门口戒备森严(上海连续两天00)(1)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问答

昨天,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新流行株感染抗病毒新药非临床和临床评价标准的问与答,目前有鼻、咽喷雾剂等给药途径药物申报拟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或预防,对于此类情形,结合专家意见认为,该给药途径用于抗病毒治疗和预防的研发应慎重。对于预防适应症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此类品种,除体外药效学试验外,应采用动物体内药效学研究考察拟给药途径下的预防有效性。

一、基于流行病毒株的新药非临床药效学研究要求?

答:对于新冠治疗和预防药物,应进行当前流行株真病毒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并结合PK数据,综合评估其非临床数据是否支持进入临床试验;必要时进行当前流行株的体内感染模型药效学研究。

二、鼻、咽喷雾剂临床价值及非临床药效学研究要求?

答:目前有鼻、咽喷雾剂等给药途径药物申报拟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或预防,对于此类情形,结合专家意见认为,该给药途径用于抗病毒治疗和预防的研发应慎重。对于预防适应症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对此类品种,除体外药效学试验外,应采用动物体内药效学研究考察拟给药途径下的预防有效性。

三、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开展临床试验的考虑?

答:目前认为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药物干预的治疗学意义有限。如申请人计划进行该人群临床研发,需结合国家疾病控制部门的意见综合考虑。

四、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研究主要疗效终点的考虑?

答:对于新冠治疗药物用于轻型/普通型受试者的确证性临床试验,国内外指南均主要推荐临床结局作为主要疗效终点。但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其致病力有所减弱,发展为重型/危重型或死亡的比例较低,难以观察到临床结局方面的改善,因此,可考虑选择临床疗效指标(在适当的时间内评估至持续临床恢复的时间)的改善作为主要疗效终点,病毒学指标作为关键次要疗效终点。

五、对于落后免疫技术药物研发的考虑?

答:目前有一些已经较为落后的免疫技术如卵黄抗体等仍在进行申报,不鼓励其继续研发。

上海居民小区门口戒备森严(上海连续两天00)(2)

浦东一小区防疫大喇叭从早喊到晚?

后续:大喇叭已拆除,魔音停止喧嚣

近日,家住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1533号潍坊二村的多位居民求助:6月起,小区大门口装上了“防疫大喇叭”,从早上7时许到晚上10时许,“进门请扫场所码”的“高八度”女音,开启了“永不停歇”的循环播放模式。

“大清老早就被闹醒,三更半夜耳朵根还是不得清静!老人没办法好好休息,小囡没办法好好读书……”言及此处,电话连线中,传来了声声无奈的叹息。

上海居民小区门口戒备森严(上海连续两天00)(3)

高八度女“魔音“,每天循环15小时

记者来到潍坊二村,发现小区位于浦东南路的大门口,搭建了一处防疫凉棚,凉棚的一角挂着个大喇叭,循环播放着“进门请扫场所码”的语音提醒。由于喇叭里“女高音”过于喧嚣刺耳,高温酷暑中,让人甚是心情烦躁,人们经过此处,纷纷捂住耳朵匆匆“逃离”。

居民沈先生告诉记者,大喇叭是居委会装在这里的。6月份,小区解除封控后,每天整整15个多小时,女“魔音”就声声来袭,“中间几乎没有一分钟的停顿,阿拉真是被折磨得不堪忍受!”

于是,居民们找到居委会,希望能够调低音量,或是用设置指示牌、增加志愿者等方式替代,让大家能够过上安生日子。但没想到,多次协商之下,情况毫无改善。无奈之下,居民们只能一次次向相关部门反映,“这几个星期,喇叭开始不固定播放了,有时候是全天,有时候是上午、中午、晚上分段放,但声音还是喧嚣高亢、极度刺耳。现在,阿拉一打电话投诉,喇叭就停一停,但过了一阵又开始闹起来,天天这样‘躲猫猫’,大家实在是吃勿消了 !”

吃勿牢睏勿好,都快神经衰弱了

记者观察到,距离小区大门口仅有10多米的几幢居民楼最是“受伤”。这些五层楼栋一层4户,共有七八十户。虽然家家户户已是门窗紧闭。但走进屋内,声声“魔音”还是不断从缝隙中钻入,避无可避、躲无可躲。

采访中,居民们是一肚子的苦水:上班族每天还可以“逃出”小区,求得几个小时的清静。但楼里的老人孩子只能窝在家里饱受煎熬,“天天吵煞人烦煞人,人是吃勿牢睏勿好。阿拉都快神经衰弱了!”

为此,记者与潍坊二村居委会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表示,在收到居民诉求后,已经将喇叭的音量调低,分时段播放防疫提醒,后续将停止喇叭播报。居委会将密切关注周边居民的意见反馈,合理调整防控措施,确保在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到位的同时,不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随后,沈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小区门口的大喇叭已被居委会撤除,困扰居民近两个月的“魔音”暂时停止了喧嚣。但经历过前一阵的“求助遭遇”后,他们仍然心存担忧,“当下的安宁”会不会又是走走过场的“权宜之计”?“扰民的喇叭”会不会“卷土重来”?对此,记者将继续关注。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新民晚报

来源: 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