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诸葛亮压根没把司马懿视作同一档次的对手。

且看诸葛孔明先后给司马仲达送过女子穿的衣物,用“空城计”故弄玄虚羞辱于他,还三番两次在阵前大肆羞辱,搞得司马懿身后的曹军都觉得自己“掉了价”。或许,这些桥段都是小说家编出来的,但艺术创作总是基于现实的,即便有夸张的成分,但大体思路是不变的。

罗贯中那个等级的文人,自然不会不懂这一浅显的道理。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什么关系(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非常鄙视司马懿)(1)

在罗贯中先生的作品中,诸葛亮几乎被捧上了神坛,他笔下的三国英才无一人能与其比肩。相较之下,司马懿的角色就比较尴尬了,被刻画得既阴险又小心眼。

之所以罗贯中会做出这样的安排,自然有文人骨子里的傲骨在作祟,但却又不是完全的艺术创作,而是有建立在生活中的真实依据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什么关系(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非常鄙视司马懿)(2)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句民间谚语说得好,丑妻、薄田、破棉袄,是为“家中三宝”。毫无疑问,诸葛亮拥有这家中三宝,所以他的人生自然比司马懿更成功。

诸葛亮躬耕南阳,家里还是有几亩田产的。这一点不但《三国演义》中说得比较明白,连《三国志》中都有记载,应该是史实无疑。

汉灵帝光和四年,诸葛亮生于琅琊郡。由于父母早亡,诸葛亮的童年是跟叔父度过的。黄巾之乱时期,一家老小为了躲避战火来到襄阳。当时关中地区乱成一锅粥,没有任何城市能像襄阳一样为达官显贵、文人士子提供庇护。

史书中并未记载诸葛亮一家在搬家前靠什么谋生,只知道他的叔父带着一家老小迁居到隆中,靠耕地养活一家老小。在乱世之中,农业发展几乎处于停步不前的状况,所以靠耕地发家基本是无稽之谈。

也就是说,诸葛亮一家每年的收成比较有限,勉勉强强吃饱不成问题,攒下巨额财富是不可能的。从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水准来看,这几亩地多半不是租赁而来的,据此分析这几亩田应该是诸葛亮的家庭财产。

几亩薄田,何宝之有?正是这几亩薄田,让诸葛亮获得了立足这个社会的资本,解决了基本的生计问题,能将多余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还顺便给自己塑造了“隐士高人”的形象。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这几亩地,诸葛亮的生活就会大变样。

为了养活自己,他或许会在城市里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许会过早地效忠于某个势力。在这个年代,过早地“出茅庐”未必是好事,刘备这样的明主可不是哪都能遇到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什么关系(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非常鄙视司马懿)(3)

在古代,尤其是天下扰攘的时期,一般男孩成长到十五岁就得考虑终身大事了,甚至到了十三四岁就已有媒人登门说媒了。

为什么呢?

古代人口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衡量国家是否富强的重要指标。一旦打起了仗,国家就会缺兵力和粮草,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让国民的生育效率提高,早婚早育。

在这种背景下,像诸葛亮这样二十五岁还没婚配的“老光棍”就有点与世道格格不入了。以诸葛亮的条件,找个贵族小姐估计是痴人说梦,但匹配个乡绅家的小姐不是难事。不过,任谁都没有想到,诸葛亮竟挑了个姿色不佳的“丑女”。

换做现代人,娶了个没法见人的老婆,估计平日里的应酬活动频率会大幅度减低,但诸葛亮则不然,他丝毫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

为何?

因为丑妻亦是一大宝!

丑女有多宝贵?且看《三国演义》。猇亭大战结束后,陆逊将刘备的家底都打光了,急的刘备在白帝城中长病不起。诸葛亮听说这件事后,立即火急火燎地来到成都,沿途布置了八卦阵,用一些草木竹石困住了前来追击的数十万大军。

按诸葛亮的说法和陆逊在八卦阵中的遭遇来看,倘若没有一老头儿出面为陆逊指点迷津,恐怕东吴这几十万大军就要交待在这了。老头儿心地比较善良,他不忍心看几十万人生灵涂炭,所以才带领吴军走了八卦阵的“生门”,算是行善积德。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什么关系(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非常鄙视司马懿)(4)

这个善良的老人家,正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也就是黄月英(黄阿丑)的父亲。据说这黄月英是当时最厉害的机关专家,诸葛亮上门提亲时在黄家门口遇见了两条气势汹汹的恶犬,这两只畜生吓得诸葛亮魂飞魄散。黄家的两名侍女赶到现场时,诸葛亮正被两只恶犬追着跑呢,两个小丫鬟轻轻地拍了拍恶犬的额头,并扭了扭恶犬的耳朵,恶犬便乖乖地蹲了下来。

诸葛亮走到近前一看,这哪里是什么恶犬,只是两个由木头雕成的机械狗罢了。仔细打听才知道,这就是未婚妻黄月英所制作的看家犬。见未过门的妻子有这种本事,诸葛亮非常开心。然而,在见到黄月英时,诸葛亮竟摆出了一副比刚才见到恶犬更恐怖的神情——黄月英太丑了,简直比刚才的两只恶犬还要骇人。眼前的女子长着黑皮肤,黄头发,皮肤上长满了疙瘩,让人见了脊背发寒。

所幸,诸葛亮不是“外貌协会”,他早就听说黄月英虽然相貌不佳但人品不错,所以他在短暂地惊愕后仍向老丈人提了亲。在结婚以后,诸葛亮愈发庆幸自己找了个贤内助。

在三国时代,黄月英为蜀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熟悉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据说就是这位诸葛夫人的得意之作。除此之外,黄月英还发明了让蜀军迅速适应瘴气环境的“诸葛行军散”,顺利解决了蜀军无法深入林地沼泽作战的毛病。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什么关系(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非常鄙视司马懿)(5)

说完了丑妻、薄田,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破棉袄”。

在这里,笔者有必要对“棉袄”做个解释。作为一个以羽扇纶巾作为惯用装饰的潇洒谋士,诸葛亮平日里不大可能穿着破棉袄出门。所谓“破棉袄”,指的是节俭、廉正的生活作风。根据史料的记载,三国时期的蜀汉政府在诸葛亮的管理下,政治风气虽然严苛,但却十分清明。

对于这一点,《三国志·蜀志》中有明确的记载:“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当然,写这部分史料的作者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所以难免会对诸葛亮进行一番美化。但是,美化也需要一定的基础,诸葛亮执政时期蜀地政治清明是事实,在其他史料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所以我们没必要怀疑其真实性。

作为一名丞相,诸葛亮获得的封赏自然不少,但他的固定资产却少得可怜,仅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资产,“不别治业,以长尺寸”。相比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诸葛亮是十足的“高产阶级”,但毕竟人家是丞相,有点地产完全在情理之中。不过,若将诸葛亮的家当与其他朝代的丞相做个对比,就会发现诸葛亮真可谓是古代最清廉的丞相。

再来看看诸葛亮的生活作风:“随身衣食,悉仰于宫,内无余帛,外无赢时”,结合他的个人资产来看,这种生活作风毫不做作。不但是生前,就连“身后事”,诸葛亮也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在弥留之际,诸葛亮留下了“遗葬于定军山”的遗嘱,贯彻了他这一生的清廉作风。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什么关系(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非常鄙视司马懿)(6)

说完了诸葛亮的三宝,我们再来看看司马懿。

首先是“丑妻”,显然司马懿的老婆张春华是三国时代的美人之一,并不符合“丑”这一标准。况且,司马懿的感情并不专一,这一点在他宠幸柏夫人冷落张春华这个故事中便可见一斑了。连与自己同患难的发妻都能随时抛弃,司马懿在感情方面与诸葛亮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再来看看“薄田”,司马懿在曹魏的地位无人可比,可以说他爬到了早年曹操的地位,距离取代皇帝仅有一步之遥。身居高位,生活自然比较奢侈,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没见哪本史料写过司马懿有过贪图享乐的情况,但司马懿的物质生活显然比诸葛亮优越得多。

最后再来说“破棉袄”,同样没有任何文献表示司马懿生前有贪腐的情况,但司马懿的野心旨在“窃国”,这种心态比任何贪官污吏都要可怕得多。相比于诸葛亮的大公无私,司马懿所做的一切更像是在给子孙留篡位的资本。

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什么关系(诸葛亮为什么一直非常鄙视司马懿)(7)

综上所述,诸葛亮拥有的三宝,是司马懿这辈子都不可能拥有的三个宝贵品质。这种人品上的落差,自然会让诸葛亮对其十分鄙视。这就像是两个在拳击台上不同重量级的选手,两人根本没有较量的必要。

故此,诸葛亮完全有理由瞧不起老对手司马懿,这种鄙视是发自内心的。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