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

易经卦象第46卦,易经第五十二卦艮卦(1)

卦象结构:艮上艮下

卦名:艮卦 艮为山

艮,甲骨文字形为:人扭头向后瞪视之意。变楷书为艮。

《说文解字》:“很也,从匕目。犹目相匕,不相下也。”很者,不听从也。目相匕,怒目相视也。匕目为艮,很戾不进之意。

艮,互不听从,停滞不前。

《广雅》:“艮,坚也。”本义是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形容为人处世过于认真,没有弹性。

《易经.说卦传》:“艮为山”“艮,止也。”

艮,为八正卦之一。艮为山。

艮上艮下,山外有山,仍是山,仍取名为艮卦。

爻象结构看,一阳自下而升,止于二阴之上,阳爻极上而止。

卦象人文属性看,艮为山,见山而止,无法跨越。艮为止,引申为止欲修行。“止于至善”,“高山仰止”,“叹为观止”。

《易经.序卦传》: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世界上没有永动机,万事万物也不可一直处在运动中(物不可以终动),动静相互转化,动静相宜。物极必反,动极转静(止之),震卦之后就是艮卦(故受之以“艮”)。艮,止也。

震卦与艮卦为一体两面的相综关系,

震卦,代表继位传承,稳定永续。“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艮卦,代表谨守本分,各尽其职。“思不出其位。”

震卦,红尘浪里,“戒慎恐惧”,修镇定的功夫。

艮卦,“天下名山僧占尽”,远离红尘“止欲修行”

佛道两家的思想,与艮卦的卦义一脉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