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越王头、椰栗、胥椰。

椰子是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植株高大,乔木状,高15-30米,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羽状全裂,长3-4米。花序腋生,长1.5-2米,多分枝;萼片阔圆形,宽约2.5厘米,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果卵球状或近球形,顶端微具三棱,长约15-25厘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椰子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亚洲、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23°S-23°N,大部分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及赤道滨海地区。椰子主产区为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等。中国的海南省、台湾、云南南部、广东南部诸岛、雷州半岛等热带地区有少量种植,其中海南省栽培总面积占中国的99%。椰子属热带作物,适宜生长在高温多雨的低海拔湿热地区,最适温度为26-27℃,年平均温度在24-25℃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阳光充足,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以上,且分布均匀。

椰子有点什么黑科技(今日分享椰子)(1)

椰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未熟胚乳(“果肉”)可作为热带水果食用;椰子水是一种可口的清凉饮料;成熟的椰肉含脂肪达70%,可榨油,还可加工各种糖果、糕点;椰壳可制成各种器皿和工艺品,也可制活性炭;椰纤维可制毛刷、地毯、缆绳等;树干可作建筑材料;叶子可盖屋顶或编织;根可入药;椰子水除饮用外,因含有生长物质,是组织培养的良好促进剂。此外,椰子树形优美,是热带地区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

【营养成分】 椰子营养丰富,椰子肉和椰子汁中含蛋白质、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钾、镁、钙、磷、锌、铁等。椰子果肉含油0.35%,油中主要成分为癸酸、棕榈酸、油酸、丹桂酸、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及多种甾醇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补充机体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驻颜美容、防治皮肤病的作用。椰肉甘脆,椰汁色白、味甘美。

【形态特征】

植株高大,乔木状,高15-30米,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羽状全裂,长3-4米;裂片多数,外向折叠,革质,线状披针形,长65-100厘米或更长,宽3-4厘米,顶端渐尖;叶柄粗壮,长达1米以上。

花序腋生,长1.5-2米,多分枝;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厘米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片,鳞片状,长3-4毫米,花瓣3枚,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雄蕊6枚,花丝长1毫米,花药长3毫米;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厘米,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

果卵球状或近球形,顶端微具三棱,长约15-25厘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基部有3孔,其中的1孔与胚相对,萌发时即由此孔穿出,其余2孔坚实,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或种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选购与贮存】 椰子分青椰子和黄椰子(又称金椰子),二者的口感和用途不同。青椰子的汁比黄椰子更加清凉、甜、爽口,因此喝汁宜选青椰子;若要吃椰子肉、榨椰子油或制作椰蓉宜选黄椰子。果实大,果皮完整、绿色,果形半圆,有重量感,摇晃时声音大的椰子多汁。大颗的椰子至少有两玻璃杯以上的椰子汁,约500毫升以上。 保存方法:果实完整、未切开的椰子在常温下可放2周。椰子外表大都伤痕累累,会藏污垢,取尖刀挖洞,取椰子汁时,一定要先将椰子外皮洗干净,并且擦干。椰子汁应现取现吃,才不会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