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名读书

知识分子不是神仙,他们同样离不开人间烟火。或他们天资聪颖,或后天不懈努力,故他们较于常人拥有更多的文化和智慧。

“物有所短,人无完人”,读过杨绛先生的《洗澡》,笔下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过人之处。甚至,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常人无异。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1)

小说的群像

《洗澡》第一部“采葑采菲”出自《诗经·邶风·谷风》,以此喻意《洗澡》里的知识分子是非常贴切!那时,国家初建,刚从过去的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即使有人早已心向之,但也不是说变就变,一下子完全没了旧时的习气。

在这一部里,作者以知识分子的“群像”拉开故事的帷幕。余楠、许彦成、施妮娜等陆续登场。他们身上或少尚存多余的“裤子”和“尾巴”。至于“尾巴”能割掉或洗掉吗?这并非一个小“工程”,能否顺利清洗干净呢?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2)

透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出,杨绛先生对男人与女人的描述,又有着不同的着力点。男人以余楠和许彦成为代表,女人即以施妮娜和丽琳为代表,将不同的人物通过文化而汇聚,经过“三反”改造,究竟何去何从呢?

我们姑且不论人物被清洗后的走向、结局,且先谈一谈“采葑采菲”里的到来。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3)

男性知识分子代表的“小心思”——

01

余楠的精明,是知识分子残留的“机会主义”污垢

余楠对胡小姐的感情,从开始就不是专一的,带有太多的目的。初时时妻与妾之间的选择,再到是否要与妻子宛英离婚的事。归根到底是需要胡小姐许诺的条件——带他到巴黎去。

这时不离婚,更待何时!

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胡小姐提出的“一只像样的钻戒、一对白金的结婚戒指”,他明知故犯的偷梁换柱:

余楠不慌不忙,从抽屉深处取出一对椭圆形的田黄图章。他蘸上印泥,刻出一个阳文、一个阴文的“愿作鸳鸯不羡仙”。

早有预谋,颇费心思,结果可想而知:“谈崩了”。他的不乱花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会持家”也过分了些。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4)

为了上位,巴结得傅今是成功的基础。于是,余楠使出请傅今夫妇吃个“便晚饭”,以妻子宛英的名义,送给傅今太太江滔滔一支变色唇膏。其实,宛英还蒙着,只能悉听“夫”便了。

这个情节,余楠的精明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送礼目的,客人喜欢,不知礼物由来;这是解放前就买下的,不用现买,省心省力又省钱,一举三得;以妻子的名义,即使被揭穿了,他只是个“提醒人”,罪在妻子!

图书馆主任是个香饽饽,余楠追求进步原本无可厚非,只不过以此手段,尤其是以实施的“计中计”,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行为,其“尾巴”之长值得深思。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5)

02

许彦成,正直值得称颂,责任之心却令人失望

也许是因为家庭和出身,许彦成正直的本性未见缺位。作为遗腹子,他不辜负家里,终究学有所成;他不负于国家,国家解放,他执意回国。

他具有知识分子的特征:

追求自由恋爱,拒绝母亲给他定下的亲事;

爱泡在图书馆,废寝忘食,甚至连考试都忘记了;

他理论基础厚实,嘴上功夫却是不行。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6)

看淡名利、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余楠极度看重的图书馆主任,他却不在乎。

然而,我却明显感觉到他责任的缺失:

妻子丽琳生了女儿,便把女儿托付他人抚养。虽然说,男儿志在四方,他需要更多的学识。

为慰母亲抱孙之心,居然欺骗母亲已先后生有三个孩子。但亮一切,并未跟妻子商量过,妻子还蒙在鼓里莫明其妙。因此,前往天津探望母亲也拒绝丽琳前往,原因就是丽琳不知情,以免丽琳无意捅破他对家里人的谎言。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7)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许彦成常当着丽琳的面说姚宓的好。作为女人,丽琳也是天生的醋坛子。姚宓很耐看,越看越美,丽琳不酸一番或者完全没有戒心,那才是不正常的。

单从第一部“采葑采菲”,我们只见许彦成的好,但他对姚宓的过多关注,甚至总爱找到理由与其独处,多多少少让人感觉到他用心并不十分单纯。

其实,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里的好人,理应懂得洁身自爱、光明磊落。因此,他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身上也有着多余的“尾巴”需要修理修理,否则,如果某一天发生了什么,终究会酿成大错。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8)

女性知识分子代表的“大梦想”——

01

施妮娜,健忘不是罪,其在于飞扬跋扈

在“采葑采菲”里,我实在看不出施妮娜里有关知识分子的特点。但人家既然能够参加文学研究社的成立大会,且坐在文艺类别的座席,必有其过人之处,而且,后来还是图书馆副主任人选,因此我也就信了。

但话说回头,在她不是图书馆的一员时,她过来借书,文艺类的《红与黑》,她居然说是巴尔扎克的《红与黑》。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9)

图书管理员姚宓答复没有巴尔扎克写的《红与黑》。虽然,姚宓有点挑衅的意味,但谁能说她说得不对的呢?《红与黑》是属于司汤达的,巴尔扎克什么时候成了窃书贼人?

如果施妮娜不卖弄自己的知识渊博,只说书名,人家姚宓又岂会怼你施妮娜?而且,她的飞扬跋扈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十分肯定,甚至是“信誓旦旦”的口气,书名与作者绝对对得上号。并且不明就里指责别人公房私用和规则不公。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10)

人无完人,但贵在自知自明。像施妮娜有“自知”、无“自明”。这种自以为是、死不悔改的精神,着实让人哭笑不得。其实,文人放不下架子和面子并不少见,但以施妮娜这样固执己见,又爱无事生非之举却实有损文人形象了。通过小说,我们同样可看出对这个人物并不好感:

她两指一部分着一支香烟,悠然吐着烟雾。烟雾里只见她那张脸像俊俏的河马。

既然能够“俊俏”,又何必像河马?同是女人,作者却把她写在大庭广众下吸烟的女人形象。

不讨喜人的人,自然要改变:或洗尾巴的污垢,或直接切割掉。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11)

02

杜丽琳,一心追求贴心人

在我看来,丽琳称不上知识,姑且不说她不是读书的“料”,第一次就考不上天津的大学,补习一年才有点投机取巧进了上海的教会大学,后来到美国留学。在多数人的眼里,喝过洋墨水的自是高人一等,“知识分子”的帽子也就戴上了。

但事实上,她各方面素质都一般。不过,交际、看人绝对一流,且能说会道。她选择许彦成,就像买股票,凭眼光投资,初时她眼里的许彦成是“衣着不修边幅”,但觉得他成绩能出人头地。好心主动追求许彦成,结果是给她追成了。股票有升有跌,咱们不论后来的许彦成如何,“高位”的许彦成可是“优质股”:

杜丽琳认为彦成算得是一个模范丈夫。他忠心——从不拈花惹草;他尊重她,也体贴她,一般总依顺着她。例如他爱音乐,丽琳爱看电影,仓总放弃自己的爱好,陪丽琳看电影。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12)

我总觉得,丽琳不属于那种“心机婊”给人的感觉是很容易相信人,又是宽容之人。虽然她追求彦成是花了一番心思,但深究之,不过是直来直往得到的结果;她知道彦成对姚宓不一般,也进行了调查,但终究没有结果。原因不说自明,在彦成面前,她简直就是一个盲女。

如果说丽琳身上的尾巴,那就是有点盲目,没有方向、没有目标。这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缺少了责任心。

至于姚宓、傅今等,同样各具特点。尤其是小说第一主角姚宓,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其实,同样也残存着“尾巴”,咱们容后再聊了。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13)

通过知识分子看人性

杨绛先生《洗澡》语言很平淡。读小说,仿佛在听一个慈祥的老人在聊家常,说别人的事,很客观,没有夸张,更没有诽谤,让我们看到有血有肉的知识分子,他们同样具备人性的平凡。

有人说过:知识分子的人格高下决定了社会素质的高下。《洗澡》里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人性并没有放大,像平凡人一样,该有的追求照样追求、争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看着、渴望着,却不敢有非分之想。人性谈不上高大,但绝对没有罪恶。

《洗澡》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尾巴”,脱掉“裤子”,清洗干净或切掉尾巴,《洗澡》里知识分子说不定还有一番作为——且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蜕变!

知识分子藏不住的,知识分子藏不住的(14)

(以上图片与文章无关,仅为美化文章使用)

我是@一名读书,如喜欢,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