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德语:Johann Karl Friedrich Gau英语:Gauss;拉丁语:Carolus Fridericus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 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生于布伦瑞克,卒于哥廷根。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1792年,15岁的高斯进入Collegium Carolinum,现今的布伦瑞克科技大学(Braunschwei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素数定理、及算术-几何平均数。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大学。

1796年,19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

1855年2月23日清晨,77岁的高斯于睡梦中去世。

高斯和数学王子的关系(数学王子高斯)(1)

生平

小时候高斯家里很穷,且他父亲不认为学问有何用,但高斯依旧喜欢看书,话说在小时候,冬天吃完饭后他父亲就会要他上床睡觉,以节省燃油,但当他上床睡觉时,他会将芜菁的内部挖空,里面塞入棉布卷,当成灯来使用,以继续读书。

当高斯12岁时,已经开始怀疑几何原本中的基础证明。

当他16岁时,预测在欧氏几何之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即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他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将其成功的运用在无穷级数,并发展了数学分析的理论。

高斯的老师布吕特内尔与他助手马丁·巴尔特斯很早就认识到了高斯在数学上异乎寻常的天赋,同时赫尔措克·卡尔·威廉·费迪南·冯·不伦瑞克也对这个天才儿童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斯和数学王子的关系(数学王子高斯)(2)

于是他们从高斯14岁起便资助其学习与生活。这也使高斯能够在公元1792-1795年在Carolinum学院(今天不伦瑞克学院的前身)学习。18岁时,高斯转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在他19岁时,第一个成功的用尺规构造出了规则的17边形。

高斯于公元1805年10月5日与来自不伦瑞克的Johanna Elisabeth Rosina Osthoff小姐(1780-1809)结婚。

在公元1806年8月21日迎来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Joseph。此后,他又有两个孩子。威廉妮(1809-1840)和路易斯(1809-1810)。

1807年高斯成为哥廷根大学的教授和当地天文台的台长。

虽然高斯作为一个数学家而闻名于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热爱教书。尽管如此,他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有影响的数学家,如后来闻名于世的戴德金和黎曼。

高斯和数学王子的关系(数学王子高斯)(3)

高斯非常信教且保守。他的父亲死于1808年4月14日,晚些时候的1809年10月11日,他的第一位妻子Johanna也离开人世。次年8月4日高斯迎娶第二位妻子弗雷德妮卡·威廉妮(1788-1831))。他们又有三个孩子:欧根(1811-1896)、威廉(1813-1883)和 特雷瑟(1816-1864)。

1831年9月12日他的第二位妻子也死去。

1837年高斯开始学习俄语。

1839年4月18日,他的母亲在哥廷根逝世,享年95岁。

高斯于1855年2月23日凌晨1点在哥廷根去世。

关注雨果科普,关注科学趣闻!

欢迎关注头条网“雨果科普”平台

雨果科普

hugoscience

百度贴吧:雨果科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