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解开《红楼梦》中“芒种节”这道死结,揭秘书中的未时交节的“芒种节”究竟指的是哪一年,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1)

《红楼梦》中隐藏着两个芒种节,这天不是贾宝玉生日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按照习俗,芒种交节这天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需要饯行。也就是说,阴历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的最后一天,《红楼梦》中的芒种节是未时交节,过了这个时辰,就到了夏天了。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致在阳历六月六号左右逢节,前后相差也就一两天,或是六月五日,或是六月七日。古代实行阴阳合历,也就是既按太阳,也按月亮的运行周期计算一年的时间。节气就是在在阴历中加入太阳的运行周期,以划分四季,指导农事。

《红楼梦》中同样采用的是阴阳合历,而且,经常以阴阳合历来隐藏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书中所说的四月二十六日是阴历,芒种节要遇到阴历四月二十六日,期间相隔大约十九年。换句话说,阴历四月二十六日每隔一十九年才与阳历六月六日重合一次。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2)

又因为太阴太阳的运行周期不同,每一年节气的交节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以古代干支计时,每个时辰两个小时算,要找出两个相同时辰交节的芒种节,那就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了。所以,“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就是作者特别选定的一个“芒种节”,必定有其十分特殊的寓意。

芒种节的上一个节气是小满,小满交节后的半个月内都算芒种节。第二十七回书中说四月二十六日是芒种节,到了第二十九回“有福人福深还祷福,多情女情重还斟情”这回书中,荣国公的替身说了这样一番话:“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张道士所说的四月二十六日是遮天大王的圣诞,这天是不是芒种节呢?以书中的时间顺序来看,大概也是指的“未时交芒种节”的芒种节。但是,芒种节为何又变成了“遮天大王的圣诞”了呢?

因为张道士提到了贾宝玉,所以,四月二十六日就自然而然地跟宝玉联系了起来,说这天是贾宝玉的生日。实际上,贾宝玉根本就不是遮天大王,张道士绝不敢说贾宝玉的生日是“圣诞”,四月二十六日肯定不是贾宝玉的生日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3)

第二十七回书说了芒种节是未时交节,以现在的时间说是在下午一点至三点之间,黛玉葬花完毕,第二十八回则是写的第二天的事,所以黛玉说:“大清早起死呀活的,也不忌讳。”这天,贾宝玉应冯紫英之邀赴宴,出门时带了四个小厮:焙茗、锄药、双瑞、双寿。

双瑞、双寿暗示冯紫英请客,必定是为两个朋友过生日。专请贾宝玉,这其中就隐含了宝玉的生日是芒种节之后的一天。第六十二回说:“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张道士这回不做遮天大王圣诞了,只送来了几件寿礼。这回书中,“憨湘云醉眠芍药裀”,芍药的花期就在阳历四月至阳历六月之间,贾宝玉的生日接近芒种节,但此时的芒种一定不会是阴历四月二十六日,更不可能是未时交节。

所以,未时交节的芒种节,与四月二十六日是两个概念。但是,《红楼梦》中却以这两个概念,隐藏着两个芒种节,而且,都是“未时交节”。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4)

谁是《红楼梦》中真正的花神,“花神”究竟是何寓意

芒种节是饯花节,这是《红楼梦》的发明,这个节日真正的含义是“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出自《周礼·地官·稻人》,意思是当青草发于润泽之地,就可以播种稻麦了——这才是《红楼梦》“芒种”的真正寓意。这层寓意,咱们下面再讲。

虽然书中没有写贾宝玉的生日是哪一天,但他无疑就是送别花神最殷勤之人。而贾宝玉殷勤饯花神,都是跟林黛玉学的,黛玉葬花,才有贾宝玉饯花。假如以饯花神这件事来判断贾宝玉生于芒种节,那么,与宝玉同生日的薛宝琴、邢岫烟、平儿、四儿又当何解呢?林黛玉葬花,为何她的生日为什么又不在芒种节呢?

林黛玉生日是二月十二,这天被设定为花神的诞辰,宝玉饯别花神,实际上是送别林黛玉。二月十二不仅是林黛玉的生日,还是花袭人的生日。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贾宝以芙蓉花祭奠晴雯,晴雯去天上做了芙蓉花神,林黛玉的花签就是芙蓉花。所以,林黛玉的出现,引起宝玉丫鬟的惊呼:“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5)

无疑,晴雯的生日也是二月十二,与黛玉、袭人都应当是《红楼梦》中的花神。林黛玉的花签是芙蓉花,晴雯是去做芙蓉花神,贾宝玉也是祭的芙蓉花,晴雯也是一个花神。大观园中的姐妹都有花签对应,她们都是花神。有意思的是,这些花神似乎跟王熙凤过不去,大姐儿遇见东南方花神就发起热来,幸亏刘姥姥“以毒攻毒,以火攻火”,巧解了这场小灾。这个细节暗伏了刘姥姥救巧姐,这件事就与未时交节的“芒种节”密切相关

那么,为何是东南方的花神隐伏了刘姥姥救巧姐的故事呢?这件事,还得从书中的第一花神袭人说起。花袭人才是第一花神,林黛玉、晴雯都不是,充其量,她们不过是东南方的芙蓉花神。

花袭人本名花珍珠,是贾母身边的丫鬟,老太太溺爱嫡孙,特别把这个“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俾子拨去服侍宝玉。因袭人姓花,宝玉便以“花气袭人知昼暖”,把花珍珠改为花袭人。以《红楼梦》惯用的拆字法来解读,袭人,就是“龙衣人”,这是十分明显的字谜,不能回避不“猜”。若是否定了“龙衣人”,《红楼梦》很多谜题那就猜不出了。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6)

龙衣人就是皇帝,花袭人便是“花皇帝”,难道她不是书中第一花神吗?那么,“花皇帝”又是指的谁呢?作者不会无缘无故地写这样一个与故事毫无关系的“皇帝”吧。这里,我把皇帝二字加上引号,是想说这个皇帝并不是真正的皇帝,“花”本来就有虚假的意思,故而,袭人就是贾府中人。为什么呢?这个疑问,隐藏在“花珍珠”这名字当中。

珍珠,是“瘦词隐语”中的一则灯谜,要以灯谜谜格来解读。所谓“瘦词”,就是以灯谜的方式隐写真相,我曾经以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解读过“瘦词”,此处不再重复。以灯谜谜格猜“珍珠”,就是“朱珍”,中间再加一个字,就是“朱世珍”

朱世珍即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追谥其父为皇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到底,这个皇帝并没有坐过龙廷,只是名义上披了件龙衣。朱世珍迁居钟离(凤阳),葬于中都凤阳——书中的“都中”,其实暗藏了中都。荣即桐木,“花”,即桐花,梧桐招凤凰。所以,红楼群芳都是凤阳人。

以“花珍珠”为“花袭人”,这个被写成俾子的角色,竟然是第一花神。饯花节,却是为“花皇帝”而专门设定的红楼节日。这是什么意思呢?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7)

未时交节,桂林靖江王覆灭

《红楼梦》第一回的开头,其实写的是“甄宝玉送玉”,也就是元春点戏中的《仙缘》。一僧一道中的“那僧”就是送玉之人,一道是个陪衬者。那僧点化了无稽崖青埂峰下的石头,变成了扇坠大小的美玉,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甲戌本在这段文字中不断批注,暗示这就是贾宝玉。

其实,脂砚斋大错特错,贾宝玉绝不是美玉,佩戴在他胸前的通灵宝玉才是那僧所化之玉。而且,此时还没到贾宝玉那个时代。这块美玉经历了一番红尘之劫,写满文字又回到青埂峰,那僧挟着这块玉,带着道人和甄士隐去警幻仙境交割。这之后,贾宝玉才口衔通灵宝玉,落草而生。所以,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一定是警幻仙境所出,而不单纯是此前的那块玉。

甄宝玉就是那僧,五彩玉石经过三次辗转,最后送到了荣国府,这就是“三生石”。《红楼梦》中谁生在三生石畔呢?就是其中的花神之一,绛珠仙草林黛玉。绛珠,就是红色的珠子,这则仙草开红色的花,结红色如珠之果,其中的寓意就是“朱元璋”、朱洪武。花神,当然也是出自凤阳。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8)

但是,林黛玉却不是朱元璋,因为三生石在“西方灵河岸上”。这个看起来很神秘的地方,解读出了就十分简单了:此处就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享祭的藩国——桂林靖江王城。桂林隶属广西,大方向就在金陵之西,桂林靖江王城前面是漓江流过,漓江的源头是灵渠,也称灵河。王城之中,有一座石头峰,名叫独秀峰。这就是林黛玉的家,她才是荣国府真正的主人,花神的寓意也在于此

洪武三年(1370年),朱洪武“封建诸子”,九大藩王中有一位是非皇统藩王,那就是朱兴隆的嫡长孙朱守谦。朱兴隆原本被追谥为南昌王,因朱守谦封了靖江王,便改封其为靖江王一世祖,其子,也就是被朱元璋失手打死的朱文正是二世祖,真正到任的则是三世祖朱守谦——这也是“三生石”的一大来历。“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贾政疑似打死了贾珠,贾宝玉也差点被打杀,贾政,即假文正之名。

洪武五年,朱元璋敕建桂林靖江王城,这座城按照藩王规制,仿南京皇城式样,以石头筑城。书中所说的“金陵”、“石头城”指的是这里,而不是南京,更不是北京。不过,“金陵十二钗”却是指的北京十二陵——这是题外的话。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9)

林黛玉得癞头和尚配置的养荣丸以维持病体,“养荣丸”养的就是荣国府。故而,“林代玉抛父进都京”,是回到了自己的家。无论贾赦、贾政都不住在正房之中,贾赦自不待言是在“黑油大门”里居住,贾政的住处以王夫人为标志,是在荣禧堂边的“三间耳房内”。在荣禧堂中,黛玉见到了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祜

我曾多次解读过“荣禧堂”,以其摆设规制证明荣国府就是一座明代藩王府。其中,“堂前珠玑昭日月,坐上黼黻焕烟霞”明确暗藏了“明”、“朱元璋”。这幅楹联的落款“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荣禧堂、东安郡王、穆莳,这组符码中就有“荣穆王”,荣穆王就是第十二代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

花袭人、荣国府,实出《水浒传》之“花荣”,暗示的就是来自凤阳的朱家。

《红楼梦》的主背景地就在桂林靖江王城,荣穆王之后的两代靖江王都被缢杀,也就是林黛玉的结局“玉带林中挂”。最后一代靖江王被缢杀的这一年,就是“未时交芒种节”的顺治顺治七年,也就是公元1649年。这一年的芒种,是6月21日 14:15:14交节,14:15:14就是“未时”。

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10)

四月二十六日,花神永远退位

朱世珍总共四个儿子,朱兴隆(朱重四)是嫡长子,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制,必须是嫡长子继承皇位,非嫡长子,以及庶出首先被剥夺了皇位继承权。既然封了仁祖,朱世珍之“龙衣”就得由靖江王始祖朱五四来继承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朱元璋搞了不少花样,先是以确立字辈的方式,分清了皇统与旁支。朱元璋把父亲的名字改为朱世珍,三个哥哥则以自己的曾用名朱兴宗之“兴”为字辈,分别改名为朱兴隆、朱兴盛、朱兴祖,四兄弟合起来就是“隆盛祖宗”,贾雨村是“兴隆街的大爷”,暗喻的就是朱兴隆。这样一来,既认祖归宗,又避免了朱兴隆的后代拥有皇位继承权。

对于自己的儿子,朱元璋一面恢复周制,“封建诸子”,这一制度是封建制的核心。为避免藩镇之乱,朱元璋也给自己的子孙确定了“金木水火土”的字辈,大家都得用三个字为姓名,最后一个字带五行字辈,表示朱家一脉相承,中间一个字则是各家藩王的字辈。《红楼梦》主背景中,重点写了两个木字辈的皇帝,这些皇帝中间的字是象征皇统的“由”字辈——这就是“红楼二尤”出处。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11)

其次,亲自撰写《朱氏世德碑》,自立为“嫡长子”。碑文中,朱元璋说:“孟兄先逝,合家守丧”、“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孟兄,就是庶长兄,把朱兴隆贬为庶出,他们家当然就被剥夺了皇位继承资格。

朱元璋虽然做了这些努力,但却没有想到身后之事丝毫不如他愿。因为藩镇坐大,“小燕四儿”篡夺了皇位,这就是一僧一道中的“道”——以嘉靖(贾敬)为标识。《红楼梦》写的就是藩镇之乱,尤其是以崇祯之死为“大过节”,时空来到了南明时期。

贾家的先祖被假定为东汉贾复,这个先祖是无可稽考的,其中的寓意就是南明时代,朱家藩王假借抗清复明而纷纷篡夺皇统,自称监国(代理皇帝)。南明历史上,被当时所承认,也写进了历史的皇帝总共有四位: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绍武帝朱聿鐭、永历帝朱由榔,江南甄家四次接驾,指的是这段历史。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12)

除了这四个南明皇帝外,还有几家藩王自称监国,其中就有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末代靖江王朱亨歅。朱亨歅是在崇祯死后(秦可卿之死)的第二年自称监国,他废除了洪武之后所有明朝帝号、年号、庙号,自己称帝这年是洪武278年。终于,靖江王回应了《朱氏世德碑》,他们家不是庶出,是正统嫡长子,就该继承仁祖的龙衣。王熙凤的大姐儿冲撞了东南花神,寓意“荣国府”取代了在金陵称帝的高祖皇帝,金陵,就在东南方向。

朱亨嘉被隆武帝活捉,并缢杀于福建连江。之后,其堂弟朱亨歅继承爵位,1650年,朱亨歅被大明叛将孔有德缢杀,靖江王就此消亡。前一年花神退位,第二年预示了靖江王退出历史舞台。未时交节芒种节的第二年是虎年,孔有德属虎,因而是“虎兔相逢大梦归”。

靖江王灭亡了,但大明皇统却依然存在。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以弓弦勒死了永历皇帝朱由榔。四月二十六日,吴三桂下令将永历帝的棺木焚毁。贾元春的册页画“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又以“回首相看已化灰”暗藏了永历帝之死——这天正对应的是四月二十六日,尽管这一年的芒种节不在这一天,但却是相同的隐喻。或者,朱由榔的棺木就是在“未时”被焚毁的。

芒种节,其实需要断句为:“芒种—节”,寓意明朝的彻底灭亡。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13)

红楼饯花神,万艳同悲千红一窟

花神退位,红楼梦散,群芳落尽,香塚掩风流。黛玉葬花,照应的就是警幻仙境中贾宝玉所饮群芳髓。

两代靖江王被缢杀,永乐皇帝被弓弦勒死,以及更早之前的崇祯之死,都是“画梁春尽落香尘”。芒种交节,书中明确说是“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这便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假如以阳历节气算,从立春到立夏,总共三春,立夏之后就是夏季。《红楼梦》延长到芒种节才进入夏日,期间还有小满之气,那就等于是多了一个月的春天,因而,书中总共是“四春”,这才有了“三春怎及初春景”

那么,《红楼梦》中为何以“花”来写故事,以饯花神来隐喻明朝终局呢?这其中,除了以“花荣”暗喻出自凤阳的朱家外,还以“花气袭人”来指代“天香”,花有香气,是《红楼梦》中的天香。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14)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朱元璋母亲怀他的时候,梦见自己来到“舍南麦场”,吃了一粒黄冠神仙送给她的白色药丸,醒来之后“口尚有余香”。“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天历元年,口有余香,这就是“天香”

“舍南麦场”在《水浒传》中多次用来暗写朱元璋家,《红楼梦》中的“芒种”,同样有“麦场”的寓意。针尖对麦芒,《玉篇》中说芒:“稻麦芒也”。芒种节饯花神,意味着天香消散,红楼梦散

“舍南麦场”必定与芒种有关,不芒种,要麦场干嘛?所以,张道士讲的“四月二十六日”也寓意芒种,“圣诞”指的是朱元璋因芒种而诞生,绝对不是说的贾宝玉生日。《明实录》中,朱元璋的谥号是“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这才是张道士说的“圣诞”。张道士是荣国公的化身,荣国府因天香的香缘而成为靖江王,当然得以朱洪武的生日为圣诞。

饯花神的也不是贾宝玉,他不过是赤瑕宫神瑛的侍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个仆人。虽然贾宝玉是“绛洞花主”,但却没有被封神,以《仙缘》的隐喻来解读,贾宝玉不过是蓬莱的扫花使者。真正饯花者是林黛玉,一曲《葬花吟》才是送别花神的无尽哀伤。埋花之香塚,就是“千红一窟”。

红楼梦怎样过芒种节 红楼梦未时交芒种节(15)

芒种节花神退位,意味着明朝的终结——虎兔相逢大梦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