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CEO王兴在2015年时说了一句话:要打造一个千亿元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美团月付的正式上线,也标志着王兴当时的畅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美团对金融的渴望由来已久,尽管消费金融领域竞争激烈,但这仍未能阻挡美团进军消费金融领域的决心。
5月19日,美团金融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公开为旗下的信用支付产品买单征名,此举预示着美团信用支付产品已经临近。
今日,美团版花呗“月付”上线,经过九个月时间的测试后,美团月付如今正式问世。
美团完善金融布局早在去年9月,美团月付便悄然上线,当时这还是一个只属于少部分用户的内测功能,与支付宝花呗类似,美团月付也属于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金融产品。
美团月付主打这月吃,下月还。「支付百科」发现,目前在美团APP中搜索月付已出现该功能,相关界面显示,美团月付最长免息期为38天,支付笔笔立减。
在场景覆盖方面,美团月付适用于所有美团系产品,包括美团、点评、美团外卖、美团打车、美团买菜等App,在美团消费场景内实现了丰富的优惠权益的叠加。
根据「支付百科」测试,在美团、美团外卖APP中下单,将节省用户的资金支出,以一位每月点20次外卖、3次到店消费为例,假设该用户每次外卖费用为25元,每次到店消费为100元,那么使用美团月付,将比使用花呗付款节省60元。
相较于蚂蚁花呗,美团月付目前的额度普遍较低,大多数美团用户的月付额度区间为500元至1500元,在信贷不良率上升趋势下,为了使放出去的贷款更加安全,美团给出的授信额度较为审慎。
与花呗当初的推广方式类似,美团月付在前期也是通过较小的额度在进行试验,辅之以补贴的方式培养用户习惯,随着数据的积累以及风控系统的完善,不排除美团后续结合用户的信用情况和支付交易情况提升用户授信额度的可能,以此刺激用户消费。
协议显示,月付的资金提供方为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合作金融机构,美团对资金用途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仅限在美团适用商户处使用,账单日为每月1日,还款日为每月8日。
资金方美团三快小贷于2016年11月挂牌成立,后美团小贷牌照到手,便以其为载体开展小贷业务,企查查显示,三快小贷法人为彭千,注册资本46000万美元,原法人杨锦方于2018年8月退出。
此外,根据协议来看,用户通过美团月付获得的资金,可在适用商户处购买指定商品或服务,资金将由服务商委托钱袋宝定向划转,钱袋宝是美团金融布局中另一个重要砝码,2016年9月,美团完成对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的全资收购,布局第三方支付。
消费金融战役提速消费金融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使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这个新战场,支付宝、微信、美团、京东、今日头条等均已推出各自的信用支付产品,足以看出消费金融这块蛋糕多么诱人。
中泰证券在此前研报表述称:“如今的消费金融市场已经蔓延至各个消费阶层,2020年,单单消费金融一项的市场交易规模就将达到10万亿元。”
第三方支付的巨头蚂蚁金服大概是最先布局消费金融的,依托于支付宝和淘宝强大的流量,在消费金融领域做的是风生水起,花呗和借呗已成为为互联网信贷领域里的巨头,花呗在2019年年底包含助贷在内的贷款余额超两千亿,借呗超五千亿。
支付宝率先发力,作为移动支付双寡头之一的微信支付也不甘示弱,今年3月推出新产品分付,打开信用支付的大门,在产品逻辑方面,分付对标的应该是花呗分期。换句话说,花呗相当于信用卡,而分付和花呗分期类似于信用卡分期。
分付作为挑战者进军信用支付,将凭借自身独特的定位,向蚂蚁花呗等其它信用支付产品发起冲击,借助微信高粘性的用户体系,分付或成为花呗的最大劲敌。
京东是最早出击,收购支付牌照的公司。在2012年低调的收购了网银在线,在消费金融领域,京东推出了”白条“与“金条”对标蚂蚁金服的“花呗”与“借呗”,背靠京东商城京东的放款数额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来看,大多数信用支付产品在信用评估、授信决策上,都是根据个人财富值和信用履约情况动态变化。在消费金融领域,巨头企业在其得天独厚的流量与数据优势加持下,未来战场想象空间巨大。
当前市场形势为消费金融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也是互联网巨头为何密集布局消费金融业务的原因之一,美团月付如今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围截,用户端补贴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同时,美团信用业务崛起势必会反哺美团整体金融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