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组织的活检 肿瘤组织的活检(1)

在临床上,当体检或者实施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占位,或者是发现有可疑情况的时候,临床医生们除了会继续进一步实施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他们还会建议患者实施肿瘤组织的活检。组织活检、穿刺活检技术也是肿瘤科医生确定疾病诊断最常用的主要诊断方法。

一听到要对肿瘤组织实施组织活检或者是穿刺活检,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属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紧张和不安,其次是担心活检会发生什么样的不良反应。对于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对肿瘤组织活检、穿刺活检的不了解,这样就更加说不上配合与支持了。

在临床上实施的肿瘤组织活检,主要目的就是明确肿瘤的病理学诊断,同时为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对于肿瘤活检主要是实施肿瘤组织的直接取材。穿刺活检技术的实施,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细针、粗针等器械在肿瘤组织的内部进行抽吸或者组织切割,从而获得肿瘤组织中的细胞成分,或者是肿瘤组织,再通过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的制备模式进行病理学检查、鉴定,以最终确定肿瘤的病理学类型。

肿瘤组织的活检 肿瘤组织的活检(2)

如此说来,对于肿瘤活检或者穿刺活检而言,获得准确的,具有代表性的,可以很好地反应肿瘤总体状况的检测标本最为重要。如此的标本类型分为脱落细胞学标本和肿瘤组织学标本。对于活检样本的细胞数量、标本大小和部位都很重要。只有全面的获得标本信息才能够完整、准确地完成肿瘤病理的评价。标本获取的不完整,就不能获得疾病信息的全貌,这样的结果与取材的错误和不准确几乎是一致的。这也是组织、穿刺活检获得的结果与肿瘤组织实际情况之间差距的最大顾虑。

在活检取材过程中,最佳的取材模式就是完整地获得肿瘤组织的全貌,这样获得的结果也是最为准确和全面的。然而,这样的取材模式显然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实施活检样本的时候,需要提供足够的信息,标本也要足够大和完整,这样也可以为后续实施的组织化学、基因检测等诊断提供足够的标本,满足评估所需的样本。对于样本采集部位不对,那就失去了诊断的代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床相关的症状、体征和临床表现与病理检测结果之间可能会产生差异,这样也就有必要实施再次活检,这样的操作也是必须的,其目的、目标就是要能够获得明确、准确的诊断。

活检技术的方式、方法主要与疾病诊断、目的等直接有关。对于宫颈癌、甲状腺癌等疾患,完全可以采用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或者组织活检实施。这样的取材通常简便、快捷,标本获取准确。对于一些复杂的组织、疾病,则是建议采用组织活检或者是穿刺组织学检查,如肝脏、肺部组织,这样获得的活检结果也将更加准确。

肿瘤组织的活检 肿瘤组织的活检(3)

除了规范标本取材以外,肿瘤样本还需要必须实施规范的处理,各种标本的处理都应该按照标本处理的具体要求、保存规定实施。高质量的病理学制片是诊断的基础,对于单纯通过形态学观察获得结果有困难的病例,还需要其他病理学技术的支持,如实施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检查手段,如淋巴瘤等这也取决于癌症的复杂性。

肿瘤组织或者穿刺活检标本除了用于疾病诊断以外,在临床上还具有其他诊断作用,包括确定肿瘤来源、肿瘤病理学亚型、病灶属于原发灶还是转移病灶、肿瘤的基因类型等。这些信息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措施、判断预后等因素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上,通过简单的穿刺取材,组织取材可以获得很好的病理学诊断,这样的结果也可以为后续出现的复发、转移病灶实施再取材、肿瘤结果实施再比对。尤其是对于肿瘤亚型改变,基因改变等情况更加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活检检测也可以帮助临床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靶向治疗依据。尤其是采用各种新技术检验既往的肿瘤标本,也可以克服特殊时期因为技术原因而无法获取的信息、也可以获得新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