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5日至8月15日在西宁市莫家街、新千丝路美食街、唐道637等重点特色美食街区(广场),以及各县区、各州市重要街区全方位展示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美食,为食客奉上带有青海符号的美食盛宴。本期“游食尚”就带你去找寻青海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和地方小吃,挖掘背后的传说、故事、文化,让你尽情领略高原文化之精髓,品味河湟饮食之韵味,留下“忘不了的青海美食,不一样的西宁味道”的美妙记忆。

舌尖上的青海老八盘

老八盘,即青海地方风味宴席,是青海高原河湟谷地独特上乘宴席菜肴,它以特有的菜品和韵味,独树一帜,在青海高原河湟谷地享有盛誉。老八盘由凉菜八种、热菜八种等组成,尤其热菜为代表。它是以炖、烧、炒、蒸、煮、熘、炸为主的烹饪技术菜品;形成了青海高原河湟谷地多种的菜馔佳肴。八盘意即八道菜,其实这八道菜并不确指,更多的时候,青海老八盘只是青海人的一种待客形式,是河湟地区宴席菜肴的统称。在青海民间老八盘就是“吃筵席”的代名词。

老八盘分为“肉八盘”和“海八盘”,“肉八盘”又分为汉族“肉八盘”和清真“肉八盘”。这两种分类除在原料的取材上有区别外,在制作工艺以及上菜顺序上都大同小异。“海八盘”在制作工艺上要更为讲究些,原料主要由海鲜构成。

“狗浇尿”,乍一看,这个名字还真能吓人一跳,相信许多外地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这个名字和食物联系起来。可是在青海,“狗浇尿”这种用清油烙的薄饼,却是种家喻户晓的美食。

关于“狗浇尿”这个名称,传说一名土族阿姑刚嫁做新妇,按照当地传统,次日要为一家老小做顿早餐。临了却发现自己忘记从娘家带已备好的食材,只好匆匆忙忙进了厨房。哪知刚准备和面时,一只小狗跳上灶台,竟将油壶踢翻了,清油流得到处都是。新媳妇急中生智,连忙将面粉倒在面板上将油吸干,然后和成油面,撒上香豆粉,擀成薄薄的饼。又在烧热的锅中倒上清油,将饼放入,沿锅边再浇上一圈清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颜色均匀。当热腾腾的饼子端上桌,大家品尝后,无人不称赞。有人问新媳妇是怎么做的,新媳妇不好把狗踢翻油壶的事说出来,就说是狗把尿浇在上面了。于是,人们就把这种薄饼叫“狗浇尿”。

当然,这仅是一个传说故事。其实, “狗浇尿”这个名字的来历,据说和从前烙饼的方式有关,名字生动而形象,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刀把馒头王客娃

青海特色小吃十大排行榜(细说青海小吃背后的故事)(1)

民国时期,西宁人把外地人一律叫“客娃”,大家都叫他王客娃。王客娃有一手做馒头的绝活,他把面发好后,又揉进去很多干面,一边揉一边加面,最后面硬得揉不开就用木杠子压,经过反复揉压后面已经很硬。用这种硬面蒸出来的馒头非常瓷实、很有嚼头。更重要的是,这种干面馒头能顶饥耐饿,适合下苦力的穷苦人吃。因为王客娃的馒头西宁人很喜欢,他每天尽量多做一些,就用刀切下面剂子直接摆到笼屉里,人们就给他的馒头起了个专有名字,叫“王客娃刀把”。

“韩疙瘩”的油炸糕

青海特色小吃十大排行榜(细说青海小吃背后的故事)(2)

解放前省图书馆门口有家“韩疙瘩”油炸糕,其经营者姓韩,家住东关,据说他的脖子后有个大疙瘩,经常用蓝布巾包起来,他经营的油炸糕也因此而得名。

“韩疙瘩”的油炸糕颜色深黄、酥脆香甜,不仅大而且好吃,加上服务态度又好,在西宁曾红极一时。

据一位世居西宁的老人回忆,那时拉了几天肚子的他特别想吃油炸糕,就带上几瓣大蒜备用,“韩疙瘩”见后,径直走进厨房,把大蒜和红糖放在一起炸出“糖蒜糕”,让老人趁热吃,并说专治拉肚子,老人吃完后果然见效。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韩疙瘩”的店面顾客盈门。相传1948年“韩疙瘩”花了六十块大洋去医院将大疙瘩切除,自此之后生意却也日渐冷淡起来。

可醒酒的“魏麻食”

青海特色小吃十大排行榜(细说青海小吃背后的故事)(3)

20世纪30年代西宁的一些老人还记得在大新街北口的中山市场内,有一家独具特色的麻食店叫做“魏麻食”。

“魏麻食”的店主叫魏新元,他的麻食在同行中首屈一指,尤其是那肉汤,味道鲜美绝伦,端起一碗麻食,尝一口汤,再细品里面的牛肉丁,余香绕梁三日不绝,虽说有点夸张,可见味道之鲜美。

据老西宁人回忆,每日清早有许多顾客喜吃加重酸辣调味的麻食,据说可以醒酒,吃后头脑清爽。

魏新元经营麻食三十余年,他的麻食味美价廉、经济实惠,生意一直很好,直到1969年因车祸亡故。

糕点名家马纪良

青海特色小吃十大排行榜(细说青海小吃背后的故事)(4)

1918年,马纪良继承父业,继续生产“万盛马”清真糕点,他采用清朝末年盛名全国的“什锦南糖”糕点的做法,并融入了当地回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各种传统蜜食的技巧,增加了民族色彩。

马纪良生产的清真糕点品种繁多、造型各异,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另外他们还制作南糖类糕点,如芙蓉糕、夹纱糕、萨其马、金果麻圆、花琪糕以及回族传统食品中的一刀切、蜂窝糖、蜜汁麻花、芝麻酥等。

马纪良的糕点风味各异,质地细腻,营养丰富,以甜、酥、脆为特点。以木盒包装,保存期可达3个月之久,不易变质。深受人们的喜爱,颇有名气,行销省内外。

(来源:海东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