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五百亩玉米能申请多少农业补贴(默默博施济世情)(1)

玉米最早驯化于墨西哥,玉米崇拜也成为墨西哥国家文化。玉米自明代传入我国后,称为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玉茭子等等,这说明种植区域极为广泛。中国人爱玉米,用“国诗”格律来赞美它:裙摆婆娑袖舞风,纱罗帷帐隐娇容。腰缠丝缕飘红穗,顶戴绒花挂伞翎。夏至痴心云锦绣,秋分俊影玉图腾。深藏不漏醇香敛,默默博施济世情。

玉米是全球产量最高的作物,也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今天,解决玉米丰产与丰收之间的矛盾也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一个着力点。自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实施“市场化 补贴”新政策以来,主产省玉米生产者补贴大幅下降的同时,玉米价格波动增加,售粮收益不确定性增高,农业生产者对风险管理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

2018年8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等三部门《关于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玉米价格完全放开的地区直接开展收入保险试点。2021年6月,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通知 》(财金〔2021〕49号),提出试点扩大到13个粮食主产省,2022年产粮大县全覆盖。“大商所农保计划”在2018年适时推进,契机良好。

云天化雨享永安

2018年,地处“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约5600万亩,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作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省份之一,从2013年开始,大商所就在此合作探索场外期权与玉米风险保障融合方式。“保险 期货”试点以来,吉林省政府、金融机构和涉农主体的广泛关注,积极响应。

永安期货是第一批在吉林省开展“保险 期货”试点的期货公司,也是最早配合大商所的市场服务工程探索利用期货和期权为农户提供产品化、菜单式保价业务服务的期货公司。2014年,永安联合吉林云天化推出“玉米保底租地 场外期权”模式,帮助合作社对冲玉米价格下跌的风险。2015年,永安与吉林四平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展了“场外期权 粮食银行”试点。

2018年,“大商所农保计划”的“永安期货人保财险吉林省玉米价格险”试点项目根据当地合作社实际需求设计了“价格保险 订单农业 融资担保”创新模式。试点作为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项目的延伸,获得了吉林省农委、财政厅、金融办的资金支持153万元,为跨越9市10县的34家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的6334个农户获得风险保障金额1.44亿元,吉林省农担及其合作银行为7家试点合作社发放低息贷款718万元。

订单企业吉林云天化与28家合作社签订了5.9万吨的玉米基差贸易合同,贸易金额近1亿元,合同履行的四个多月内,农户可选择合同期内任意一天任意时点的C1901合约点价,按照“期货价格 基差”确定玉米销售价格。11 月12 日,基差点价销售价格为1730元/吨,种植毛利润约130元/吨。吉林云天化建议农户进行期货点价预售,并约定如果元旦后玉米实际运输入库价格高于点价价格,按差价给予补偿。试点农户将5.9万吨玉米进行期货基差点价销售。后期,农户对玉米价格后势看涨,惜售情绪较浓。为此,吉林云天化在农户期货点价基础上增加了120元/吨的补贴,按照1850元/吨收购玉米1.1万吨,实现了订单农户的收益最大化。

这是吉林省首个多主体跨界产融大联合。以“保险 期货”为基础,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保险、期货、担保、银行、农业龙头企业五大主体跨界融合,打通了相关主体的合作流程和路径,探索了农业特色风险管理新路径。试点将融资担保、价格保险、基差售粮三大影响吉林农民收入的重点因素有机融合,使服务“三农”上升到更深层次。国家财政资金补贴和吉林省财政厅、金融办的补贴奖励支持,通过项目运作,完善规范了财政资金使用的流程、制度依据,为财政资金进入“保险 期货”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吉林省级财政将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纳入“以奖代补”支持范围。政府鼓励开展“保险 期货 N”模式,其中,“保险 期货 订单农业”模式发展较为迅速。订单企业多采用基差点价的收购方式。基差收购是“保险 期货”收入险的有效补充,为农户提供“保收入 保销售 保售价”的三重保障。该模式精准对接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及规模扩大的风险管理需求,从政策角度、市场角度扩大了基差定价市场影响力,促进了玉米产业转型升级。

截止今年上半年,永安已累计开展“保险 期货”试点项目150余个,项目覆盖全国22个省市60余个县区。

桦川模式看鲁证

黑龙江省桦川县在大商所的支持下,连续六年探索实践“保险 期货”。2016年以来,县级财政六年累计投入资金近1400万元。从“价格险”到“收入险”,从小规模试点到县域覆盖,参保农户前五年已获赔付9098万元。

在这个过程中,鲁证期货探索完善着“保险 期货”的“桦川模式”——县域全覆盖,保价格保收入,可复制可持续。2016年,鲁证期货与两家合作社首次开展了1万吨大豆价格保险试点,迈出了新型农业保险落地国家级贫困县的第一步;2017年,探索了16万亩玉米“保险 期货 现货收购”模式,让农户既获得了最低价格保障,同时解决“卖粮难”问题。

2018年,鲁证期货在桦川整县制推进“保险 期货”价格险试点,成为全国首个主粮品种县域全覆盖试点。试点采取“基差收购”模式,与农户以“固定基差 期货盘面点价”形式签订现货合同。覆盖面积41万亩,为5666户农户提供了保障。全县旱田种植区玉米种植户人均收入实现4500元,远高于贫困户人均3550元/年的脱贫标准,有效助力桦川县于2019年脱贫摘帽。

2019年,“大商所农保计划”正式推进“县域覆盖”收入险试点。鲁证期货牵头多家期货公司,联合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实施了桦川玉米收入县域覆盖试点。项目覆盖玉米种植面积32.75万亩,占全县玉米80%以上,为2400个玉米种植农户提供952元/亩的收入保障,总保费2338.13万元。当年,桦川县因严重内涝导致玉米减产五成左右,玉米期货价格又一路下行。项目最终确定赔付标准为268.34元/亩,全县共获保险赔付8787万元,赔付率376%,为玉米种植户夯实了脱贫成果。

2020年,鲁证期货继续创新县域覆盖玉米收入险试点,探索了“保险 期货 银行”模式。试点覆盖41.84万亩,为4417户农户提供了909.44元/亩的收入保障。建设银行为参保的297户农户提供了近1500万元的农贷服务。

今年,桦川县首次在没有获得大商所保费补贴支持的情况下,探索自主开展玉米收入保险。鲁证期货牵头海通、中信、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东吴等5家期货公司,联合人保财险公司,设计保障水平1144元/亩,费率7.5%,保费单价为85.80元/亩。全县共计参保2516余农户,覆盖26.20万亩,总保费2247.82万元。保费除各级财政补贴,农户自缴比例达到30%,期货公司补贴10%。

桦川县通过持续不懈地开展“保险 期货”试点,使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革。现在,农户在春天种地前就实现了价格确定、销路确定、收益确定,从而增强了生产的确定性,提高了种粮积极性。今年,桦川县推出了“保险 期货 银行 农业托管 农资集采 订单农业 农技服务”的试点模式,通过“保险 期货”金融平台,形成金融、科技、社会服务三轮驱动,效果令人瞩目。

多年的试点让“桦川模式”积累了许多“可复制”的经验,为同类试点提供了样板。县域覆盖玉米价格险试点中桦川县政府承担总保费10%、农户自缴20%的比例,今年在黑龙江政府制定落实三部门三大粮食作物收入险实施政策时也采用了这一比例。

2019年,桦川县荣获“黑龙江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今年,桦川县被确定为黑龙江省乡村振兴重点县。

银河迢迢扎鲁特

2019年,大商所在总结试点基础上,以“精准扶贫”为原则,“大商所农保计划”首次以“县域覆盖试点”和“分散试点”同步推进。如果说分散试点是“精准到户”,“县域覆盖”则是“乡村振兴”,紧密配合了财政部等三部门的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在大粮食作物推行“保险 期货”模式上进行尝试。

银河期货牵头浙商、上海中期、建信等期货公司,联合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承担的2019年“大商所农保计划”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玉米收入险县域覆盖试点则成为大商所12个县域覆盖收入险试点之一。项目覆盖面积为123.97万亩,覆盖面达到76%。投保现货量超过55万吨,参保户数38000人,保费7722.52万元,赔付金融718.78万元,赔付率82.15%。这套指标结构可以说“很漂亮”,具有可持续性。

原来,这个“漂亮”的结构是有来头的。当年大商所12个县域覆盖收入险试点项目中有两个是在财政部等三部门三大作物收入保险项目基础上开展的,而扎鲁特项目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在财政试点项目基础上开展“保险 期货”收入险试点,这对于“银河”们来说,是一次探索建立制度化风险管理流程的难得机会。

项目的特点是以“主险 附加险”的形式运行。主险是财政部等三部门玉米种植收入保险试点项目,总保费6847.52万元,保费比例按要求由中央财政、自治区财政、农户自缴分别占比40%、30%、30%。保险责任85%。附加险是利用大商所补贴资金875万元设计的玉米价格保险,对主险进行优化,降低保费,提高赔付水平。在附加险部分设置根据到期结算价实行阶梯赔付的方案,以最大概率保障项目的赔付效果。

扎鲁特项目就成了三部门试点与“大商所农保计划”试点的共建体。这体现了中央财政资金对“保险 期货”模式的充分肯定,是大商所多年来推动“保险 期货”试点建设的积极成果,也代表了期货公司、保险公司近几年辛勤努力的方向。2019年财政、农业农村、银保监和林草四部门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扎鲁特项目也是对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今年,银河期货推动辽宁省鞍山市所辖海城市参与了“大商所农保计划”玉米收入险县域覆盖试点项目,现已出单。覆盖45.01万亩玉米,占玉米种植面积51.15%,涉及现货量23.85万吨。承保农户1.96万户。目标价格约每吨2568.33元,单位保额每亩1147.8元。项目总保费3600.94万元,其中农户自缴25%,政府补贴45%。银河期货正在积极对接当地银行和收购企业,推动“保险 期货 基差收购 银行”模式落地。

该项目的亮点是推动海城市首次参与县域覆盖“保险 期货”项目,项目看似不特别“亮”,实际上是对“扎鲁特项目”的“可复制、可持续”探索,意义重大。

浙商北上保武城

由浙商期货牵头新湖、华安、国投安信、国海良时等期货公司参与,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承保的“山东省武城县玉米收入保险试点项目”于2021年7月24日正式出单。本次试点覆盖玉米31万亩,涉及上万农户,项目保险保障金额超4亿元。

浙商期货牵头在武城开展“大商所农保计划”玉米收入保险县域覆盖试点已连续两年。2020年推出了“银行信贷 收入保险 卫星遥感 基差收购 粮食商行”的玉米收入保险全产业链模式,共覆盖8个乡镇,覆盖面积为37.2万亩,占玉米总种植面积60%,现货规模21.68万吨。参保主体包括武城玉米种植户两万余户,实现理赔855.6万元。

浙商期货带着多年的试点经验进入武城,在2020年项目上实现了多个“首次”。山东省玉米收入保险县域覆盖的“首次试点”;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模式在山东的“首次运作”;项目团队利用场内期权对冲的“首次尝试”。武城县2019年成功入选由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县,将连年获得试点资金与政策支持,也是唯一开展“保险 期货”项目的试点县,为山东省计划两三年内在省内全面开展的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收入保险进行先行探索。山东省财政、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德州市财政、武城县财政都给予补贴。试点获得山东省领导重要批示,要求2021年继续深入探索。

武城县作为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县,获得了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支持,今年提高了项目的政府支持比例。根据武城县政府的诉求,今年项目模式为“党领创办合作社 银行信贷 收入保险 卫星遥感 基差收购 粮食商行”,希望把本省推动的“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带动起来,通过企业化管理与运营,实现种植效率、农户收入、基层组织凝聚力三提升。同时,积极争取省供销社为民服务中心项目政策支持,构建玉米种植托管服务体系,降低全产业链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

引入基差概念,以现货参考价格制定目标收入是项目的一大突破。项目目标价格为现货参考价格即期货价格 基差(实地测算为 50元/吨)。通过提高保额,提高了农户的参与感,而根据项目地实际现货价格制定目标收入将成为收入保险的探索方向。2020年,由众祥农业负责操作的“基差收购 粮食商行”取得了积极成果。农户通过“基差点价 看涨期权二次点价”,较市场价销售增收100元/吨。粮食商行也收储玉米4000余吨。今年,项目团队将扩大推进基差收购规模。粮食商行模式也将继续探索与期现结合,在提供利息、兑换农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规模。武城县农村商业银行将对项目参保农户提高低息贷款额度。2020年为1000余万元,今年项目整体授信金额约为1.7亿元。

大商所农保计划的项目机制是一个竞争力机制。浙商期货从2015年开始 “保险 期货”探索,深感在项目数量、规模、覆盖范围扩大的过程中,推动形成了项目之间的竞争、借鉴态势,使期货公司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也有能力接纳更多的地方诉求,从而走到了今年武城的“五个 ”综合风险管理模式。竞争中不同的项目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促使“大商所农保计划”整体质量不断提升,距离“发挥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的目标越来越近。

2015年以来,大商所“保险 期货”(农保计划)试点共开展玉米项目227个,涉及现货量907.43万吨,种植面积1581.69万亩,农户数82859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9340户,理赔总额5.06亿元。(农民日报 孙鲁威)

种五百亩玉米能申请多少农业补贴(默默博施济世情)(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