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1)

机油认证协会必须知道的秘密

美国石油协会美国石油协会

API作业分?标志和证明标记,提供?汽,柴油?引擎机油的品质改善?别,API标志系由国际?厂,引擎制造商润?有500家以上的公司自愿?与API在市场中?定期进行替换检测的活动,以确保API标志的可信?,API的作业分?字首“ S”仅被推荐使用汽油发动机,另外字首「C」则适用于柴油引擎。

除了字首为购油的优先考量外,后方的英文字更是等级大质的认定。像是四行程机油引擎。SA→SB→SC→SD→SE→SF→SG→SH→SJ→SM→ SN,这些等级实际上都是应因因着环保及润滑诉求,内含的添加剂不同而制成的,像是1950年代由SA〜SD等级目前在市面上都已消失的踪迹,像是SN则就是2010年10月月1日正式启用的新标准也是目前API认证中最高等级油品。

柴油部分也是由CA→CB→CC→CD→CE→CG→CI几个等级,CA及CB也是目前市面上已经停产类别,另外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柴油车则是推荐含硫量的CI级,来降低引擎内部的积碳延长DPF的使用时间。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2)

★汽油发动机等级标准:

SA〜SD于1950〜60年代计划,目前市面已看不见踪影。

SE于1972年制定,具有耐高温,抗磨,抗腐蚀及防锈等优点,目前市面已看不见踪影。

SF在1989年计划,拥有防油泥,防积碳及抗磨耗等优点。

SG则具有耐磨耗,耐高温,抗氧化,清洁性及防油泥浆等优点,于1980年实施。

SH于1992年改编为在1994年才得以实施,规范内容与SG相同,主要还是因为SG时送测项目有几项尚未符合,直到SH时才得以改进和得到认证。

SJ1996年制定计划,1997年才开始实施。

SL制定于2001年7月,提供更出色的清洁性及抗磨损性,并符合ILSAC CF3的规格,提供更省油的特性。

SM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等级,并据称于2004年的第四季,针对润滑,抗氧化,减少积碳及更省油的性能,并符合最新的ILSAC CF4(国际润滑油标准暨认证委员会)之规格。

SN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启用的API SN标准,替代API SM成为最高的润滑油等级。美国石油协会(API)润滑油委员会还正式批准了EC资源节约等级汽车的柴油规格。 -5规格正式发布时间一致,属于目前API认证的最高等级。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3)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ACEA是位于欧洲的协会,针对汽柴油发动机的品质替换作业分类,“ A”开头表示汽油发动机性能的规范,目前分为A1,A2,A3,A4和A5五种等级,另外“ B”表示为轻负荷柴油发动机,等级部分目前已经有B1至B5五种规范。最后“ E”开头则是重负荷柴油发动机所用油而设定的,目前分为E2,E3,E4,E5,E6及E7六大等级。相较于API的分类标准,ACE的认定标准则是较细腻。另外为因应工业界使用的方便,每一个序列另加两个数字来分开该该等级分类执行的年份(如A3等级-98年分)。

★汽油发动机等级标准

A1油品用于汽油引擎要求低摩擦引擎。

A2通用于于大部份的汽车引擎的正常换油期间,对某些高效能引擎可能不太适合。

A3长效型油品,使用高效能汽油发动机,适合低黏度长年使用要求以及严苛的使用状况的发动机。

A4汽油直喷引擎使用。

A5长效型油品,用于高效能引擎延长换油里程并要求低摩擦。

★轻型柴油发动机等级标准:

B1油品用于轻型柴油发动机尤其是要求低摩擦。

B2通用于大部份轻型柴油发动机正常换油里程,对某些高效能发动机可能不适用。

B3长效型油品用于高效能轻型柴油发动机,低黏度长年使用要求以及严苛的使用状况的发动机。

B4长效型油品用于直接喷油轻柴油发动机,同时也适用于B3的状况。

B5长效型油品用于轻型柴油发动机,延长换油里程,要求低摩擦运转。

★重柴油发动机等级标准:

E2通用于自然进气及涡轮增压的重型柴油发动机,中度载运及正常换油里程。

E3油品提供有效的活塞清洁,缸壁抛光,磨损,油烟及油的控制。适用于高评价的柴油发动机,符合Euro1,Euro2废气排放要求标准且在严苛条件下操作者。

E4,E5长效型油品,比起E3可提供更进一步的活塞清洁,磨损,积碳及油品稳定的控制。建议使用高评价柴油机,符合Euro1,Euro2及Euro 3废气排放要求标准。

E6,E7建议在符合欧1,欧2,欧3以及欧4废气排放要求并且同时非常严苛条件下运行的高性能柴油发动机上用。此类型的机油适用于EGR发动机,加装或未加装柴油DPF引擎,以及配备选择性触媒还原脱硝系统(SCR Nox Reduction System)的引擎。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4)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5)

International Lubricant Standardization and Approval Committee 国际润滑油标准暨认证

除了API以外,还有一个ILSAC国际润滑油标准暨认证委员会,这是由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及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在20世纪90年代初共同发起。并于1990年10月颁布了对于小汽车引擎机油的测试规格GF-1,目前制订了汽油机油的GF-1至GF-5规格。

从规格要求上来说,大致的对应关系是GF-1、GF-2和GF-3满足API SH和SJ的所有要求,但是GF认证的产品还要通过ILSAC规定的EC节能要求。简单地说,GF规格就是API规格 节能,也就是说GF-4规格=API SM级别 EC节能认证。

而现在使用的GF-5规格= API SN级别 EC节能认证。 ILSAC相较于API规格更强调机油的「省油」性能,通过ILSAC测验的机油,将被授予GF-(1~5)等级的认证。 ILSAC油品委员会范围较针对北美洲及日本地区。而且也仅有汽车制造商所推荐的低黏度等级如SAE 5W-20、5W-30、10W-30的油品才能通过GF-5等级节省燃油的标准。

API品质等级则是由美国石油学会掌管与核准的,其下的润滑油委员会负有制定与核准各种等级标准的单独责任。除前面提到的等级外,还包括常用的黏度如10W-40、20W-50在内。虽然API历史悠久家大业大,但是针对新时代节能目标,有了ILSAC,对于日系车可说是更佳的认证标准,众所周知,日系车环保省油的平均水准较高,所以借着ILSAC的GF系列认证,不仅可以达成保护引擎的功效,也能兼顾节能省油表现,其中的GF-5就是最高保护与节能规格。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6)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7)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SAE就是一般车主询问度最高的黏度规范机构,其年度表示的「W」英文字其实就是Winter冬季的意思,代表着低温黏度值,用来判断低温启动时的难易度及流动效率,例如常见的0W、10W、15W、20W等,另外后方数值则是用来判定高温环境下的油膜韧度,像是SAE20、30、30、50或是60都是,从低温到高温的黏度范围越大当然也代表适用温度越广,不过随着制油技术越来越精进及引擎加工技术的跃进,番号的认定也值得使用者重新思维。

基础等级高低,影响日后性能表现!!

API 将基础油分类为五大等级,相对的基础油等级越高,其制作成本当然越贵,机油的品质表现等级也呈现相对的表现。

Group Ⅰ:传统溶剂精炼出来的基础油。

Group Ⅱ:传统溶剂精炼出来的基础油,再经过氢化裂解制程所链出来的基础油。

Group Ⅲ:腊油异构化制程所链出来的基础油。

Group Ⅳ:PAO基础油。

Group Ⅴ:指PAO外其他类之合成油,例如ESTERS酯类基础油,属最高等级之基础油 。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8)

目前市面上最高等级的机油不外乎就是Group Ⅳ及Group Ⅴ,就让我们看看主打PAO及ESTERS酯类油品的优点吧。 PAO的特性就是高黏度指数,一般均大于135可以确保油品高温的强韧油膜和低温的快速流动润滑,优异的低温流动性确保低温启动时良好的流动性,低温时润滑不会稠化或形成固态,氧化和高温稳定性极为良好,确保高温时设备顺畅运转,不会因油品劣化而导致当机。

高温挥发性低,蒸发损失低微不因高温而使油耗上升,品质不受水气影响而造成组成分解改变,最重要的是一般的油封材料相容性良好,不会破坏油封,造成漏油。

酯类油的高温特性良好,黏度指数较高。加长酯分子的主链,使得黏度增大,双酯中常用的癸二酸酯,壬二酸酯的黏度指数均在150以上。另外双酯中带支链醇的,通常具有较低的凝点,常用癸二酸酯和壬二酸酯的凝点均为-60摄氏度以下。同一类型的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低温黏度增加。因此可以利用较低的番号达到越级以上的高温黏度表现,例如常见的0W-30或是0W-40也都多半会采用ESTERS来强化整体表现。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9)

全合成油

另外由于酯分子的酯基具有极性,酯分子易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界油膜,因而酯类油的润滑性一般优于同粘度的矿油。酯类油具有的优点简单说就是拥有低温流动性良好、冷车引擎保护性极佳、生成的酸性物质量最少、低摩擦性能、抗磨性能佳、齿轮及轴承磨耗最少、高温下不易形成胶质漆与结碳、劣化时不易形成积垢或油泥等优点,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制造成本高直接反应在售价上了吧!

另外来看看其他常见的油品,如全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100%的合成机油,通常包装上都能看见100% Synthetic、Fully Synthetic或是德文VOLL SYNTHESE之类的标示,全合成油许应该称为润滑脂,这是因为原油在几经化学改变及添加多种特殊物质时,已可展现抗老化、抗磨损、抗泡剂、清净、流动率快等多项功能。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10)

合成油

合成油则是介于全合成及矿物油之间,包装通常上面会印有Synthetic ﹑Semi-Synthetic、Synthetic Based、Synthetic technology或者是德文SYNTHESE 的标示,或是日文的部分合成油,合成油通常是由矿物油以及部份的合成油,照各厂商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当然其中也会添加特别的物质来提升油质。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11)

酯油

最后则是矿物油,产品有的可能只是印上Mineral Oil或是multi-grade的英文字,而矿物油之所以被称之为矿物油,乃在于此类机油是直接由地底下挖出的原油,然后再加以提炼而成,这就是矿物油的由来,事实上矿物油由于其中的分子结构存在着部份的支链,而这些存在的支链往往在润滑过程中却容易发生断裂,因此在激烈的操驾情况下,较为容易产生裂解变质。

你不知道的机油那些事(或许你知道这些就够了)(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