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称始皇帝开始,到1912年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中国封建王朝延续两千一百三十二年,期间共有四百零八位帝王载于史册。
这些帝王中,不乏明君英主、暴虐昏君,远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近如洪武永乐、康乾同光,他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多少浓墨重彩的笔画。
历代帝王中不仅仅有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甚至还有杰出的武术家!宋太祖赵匡胤就武艺而言,堪称历代帝王中“武艺最高者”,一根“盘龙棍”打遍天下,‘’三十二势长拳‘’威震武林,他用自己的一生,验证了付出必有回报的道理。
天赋异禀、家传渊源
自古帝王出世大概都是天生异象,赵匡胤出生时也不例外,‘’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虽然有美化神化帝王之嫌,但不可否认身为开国之君,特别马上打天下的赵匡胤身体素质一定是棒棒哒。
《宋史》卷一本纪第一中记载,‘’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雀,而室随坏。‘’
赵匡胤少年时代骑烈马,脑袋撞到城门楼子上,连点皮都没蹭破;在屋内抢着去外面抓麻雀,竟然将房子挤塌了!这种身体素质皮厚力大,简直就是猛男的代名词,高手的奠基石。
更别提赵匡胤还有一位堪比“三国夏侯惇”的老爹。他出身军人家庭,祖父以上皆为文官,至其父赵弘殷时,画风突变,弃文从武,竟然也打出诺大的名声。凤翔征讨王景崇之战,赵弘殷被敌箭射中左眼,但是他当时仿佛夏侯惇附体,愈伤愈勇,奋勇攻击,最终把敌军打得大败。
遗传自父亲的强悍体制,再加上老爹英雄事迹的激励和耳提面命,赵匡胤从小就刻苦努力,夏练三九、冬练三伏,用无数的汗水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为将来武极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流浪江湖,行侠仗义
金庸先生曾在《天龙八部》聚贤庄一战中,对太祖长拳有所描述,‘’乔峰一招“冲阵斩将”也正是“太祖长拳”中的招数。这一招姿势潇洒大方已极,劲力更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武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乔峰这一招打出,人人都情不自禁的喝了一声彩。‘’
赵匡胤少年时正值五代末期,天下大乱,贼寇四起,人们出门在外大都得有一点武艺傍身。年少轻狂的赵匡胤也曾慕任侠之风,行侠仗义得罪权贵,被迫流落江湖。
宋太祖赵匡胤闯荡江湖不忘勤练武艺,集百家之长,习阴阳刚柔之理。渐渐得以一对拳头、一条杆棒,在江湖上打出一番名声,留下不少的侠义事迹。
有次,他路过华山,看到一群强盗欺凌弱女子,赵匡胤二话不说就挺身而出,最终凭借精湛武艺将强盗打的落荒而逃,救下苦命女子赵京娘。赵匡胤与京娘结为兄妹并独行千里护送京娘回家,留下了一曲“千里送京娘”的千古美谈。
君不见水浒英雄中,颇多一根哨棒闯江湖、三拳撂倒镇关西的好汉人物,可见,那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算得上宋代武林中最为流行的武功,英雄好汉、妇孺老幼人人皆知。
勇冠三军,战场磨练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熟悉五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近卫班值”代表什么!后唐庄宗“选诸军骁勇者为亲军,分置四指挥,号从马直”。后周太祖郭威当过从马直的卫士。北宋大将李汉琼“体质魁岸,有膂力,晋末补西班卫士,迁内殿直”。
简单来说就是传说中的“大内高手”、“中南海保镖”。赵匡胤一入仕途就凭借一身好武艺力压群雄,成为近卫班值“行首”,大内高手中的顶尖存在。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古人学习武艺就是为了杀敌建功,战场就是最好的练功房。
为了磨练武艺,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赵匡胤主动跟柴荣征战沙场。清流关下,面对十五万南唐军队,他艺高人胆大,单人独骑冲锋陷阵,斩南唐节度使皇甫晖,生擒大将姚凤,简直犹如武圣关云长下凡,一战攻克清流关。十八里滩之战,赵匡胤再次单骑渡河,引军大破南唐军寨,乘胜攻克泗州。
短短数年,赵匡胤将一身武艺在战场上磨练的炉火纯青,整体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他过人的胆识、出色的武艺,无双的战绩,也令周世宗柴荣大为欣赏。最终,因功升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凭借一身惊人武艺,赵匡胤实现了从大内高手到禁军统帅的转变,也为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就一代帝王霸业埋下了伏笔。
武学宗师,影响后世
宋太祖赵匡胤不仅自身练就一身绝世武艺,还注重对武学功法的推广工作。
他打破了门阀世家“自古武艺不外传”的陈规陋习。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宋太祖赵匡胤将自己一身武艺去芜存菁,结合战场格斗经验,编制出名震天下的“三十二势”太祖长拳,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军队士卒训练中。
后来太祖长拳传入民间、武林,因其超强的实战性能,备受各界人士追捧。就连号称‘’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寺也对太祖长拳另眼相看,公开承认太祖长拳为少林武功最大的别枝,称其为“百拳之母”。由此可见太祖长拳在中国武术大家族中非凡的地位。
此外,伴随赵匡胤打遍天下,开山立国的“太祖盘龙棍”,也算得上独创武艺。太祖盘龙棍亦称哨子棍,以其结构独特,简练实用难防,演练威猛霸气闻名。但因其较为复杂深奥,少见于人前,大多记载于各门派密珍之中,普通人大多闻其名而未见其实。
历史界有一种说法,‘’如果周世宗柴荣不早逝,就没宋太祖赵匡胤什么事了‘’。也许,真有那种可能性,但历史没有如果,时势造英雄,英雄逢时势,赵匡胤如果没有从小的刻苦练习、江湖的博采众长和战场的生死磨练,哪里会练就一身惊人的武艺?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一身惊人武艺,就没有“一根盘龙棍打遍天下八十一军州‘’的功勋战绩,更不会有“黄袍加身”的帝王之路。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古来皆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