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5日的前身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包括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中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此节日的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小游戏(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

恰逢今天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小编谈一谈关于高校的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原点,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归宿。

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对于0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时代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日益多元的价值取向、鲜明张扬的个性特点、丰富繁荣的网络文化,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困难和挫折常出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与此同时,他们面临各种挑战如人际、学业、生活、恋爱、性等各方面的心理烦恼。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稳定,再受到外界因素冲击影响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以及受到近年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有不少人求职困难四处碰壁,也不愿从事高劳动低薪资的工作,造成心理受挫或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不愿去从事太辛劳的工作,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常以参加国考等各项考试为拖延借口,对亲友假装为全职考生,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不升学进修。对于家庭生活的依赖和对于社会生活的不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尼特族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升学、不就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终日无所事事,精神颓废。

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存在一定比例的抑郁、焦虑等问题,18.5%大学生有抑郁倾向,其中4.2%有高风险倾向,8.4%存在焦虑倾向;世卫组织报告也显示中国高校13.2%的大学生有过自杀意念,4.6%的大学生有自杀行为,整体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技能,但仍有待提高。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小游戏(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

从学校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影响到学生正常生活。如果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对学生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从个人和家庭方面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求助就业,甚至出现自杀或自残等现象,对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毁灭性打击;从学校和社会来看,心理健康问题会造成负向情绪蔓延,影响整个学校的校园氛围,使学校品牌、信誉受损,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者可能会危害社会:如杀人、放火等,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

因此,近年来,党与政府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在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高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2011年6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

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全国高等院校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2020年,国家卫健委要求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重点关注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

2020年,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开展“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具体的建设标准。

从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非常关注,并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工作任务、实施途径、基本原则与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师资配比、工作机制、心理咨询中心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及相应的建设标准,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结合高校实情,搭建一个科学系统、实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提前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师资提升、减少危机事件发生;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心理能量、激发精神动力、健全人格发展、提高心理适应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营造好的学风校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学生会成为一个自信、乐观、充满韧性的当代青年,大大提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好良好基础,成为一个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组织管理、能力建设、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效果评估、场地硬件投入、风险预防、干预矫正等多个维度,不仅仅是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不是简单的心理咨询就能解决,需要宏观系统的流程配套,就像一辆汽车,有了零部件,还需要一个完善的机动系统,才能让它发挥真正的价值。而这些需要在专业的、有经验的工程师指导下,才能确保顺利运转。

作为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在政策指引,时代呼唤,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们正投入大量师资专注于高校心理健康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开发,开辟高校心理健康建设服务板块,愿为高校提升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