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1)

叶剑英和周恩来

1976年1月5日晚上,医生为周恩来进行了生平最后一次手术,结肠造瘘术。当时周恩来早已病危,根本无法进食,但肠道内还有不少残渣、细菌发酵和肿瘤细胞产生的毒素,致使肠道不能嚅动,结果残渣等无法排泄出去。

时间久了,加上肠道里的气体,让周恩来腹部疼痛难忍。周恩来的医疗小组决定做最后一点努力,在左下腹位置开一个小口子,解决这一问题,将肠道里的残渣排泄出去。手术颇为成功,可1月7日周恩来再次陷入昏迷。

1月7日晚上11点,周恩来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病床旁边医生们还在忙碌,就缓缓地说道: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这是周恩来最后说的话,第二天上午9时57分,周恩来在解放军301医院病逝,享年78岁。对于自己的病情,周恩来看得很淡然,早在1975年9月7日最后一次接见外宾时,他就说:

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今后的工作由小平同志担任,小平同志将接替我主持国务院的工作,我相信他完全能够胜任,完全能够继续贯彻党的方针路线。 可以完全相信小平同志一定能够完全贯彻中国共产党对内对外的方针。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2)

邓小平和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

周恩来和邓小平有着深厚的友谊,邓小平长子邓朴方就说过:“对周总理去世,我父亲的悲痛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父亲是非常冷静的人,他对自己的生死,对其他这些东西,看得非常的开,但是周总理的逝世对他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周恩来逝世时,中央政治局正在召开会议。会议开得很沉闷,有的正襟危坐;有的面露怒色;有的悠然自得……就在此时,汪东兴推门而入,他两眼扫视了一下会场,用低沉的声音说:“周恩来同志于今天上午9时57分逝世了!”

邓小平很震惊,他直接站起来,准备离开去医院。这时有人说:“还没有散会吧?”邓小平猛然转过身,一口气连下三道命令:

第一、立即向主席报告,组成治丧委员会;第二、以中央名义发讣告,通知各驻外使馆降半旗;第三、命令海边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邓小平话音刚落,叶剑英元帅立即起身:我完全赞成,我去通知作战部,让军队立即执行。据叶剑英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当天叶剑英从会场回来后,一度失声痛哭,很长时间里都无法接受周恩来逝世这个事实。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3)

叶剑英

叶剑英比周恩来大1岁,可他对周恩来无比尊敬,周恩来对叶剑英也是如此。从1924年两人结识,到周恩来病逝,两人的深厚友谊整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从两人的职务来看,周恩来一直是叶剑英的上级,还是叶剑英的革命领路人。

1924年9月,周恩来从国外抵达广州,很快便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黄埔军校里的工作。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聘请了很多共产党人担任政治教官,比如大家熟悉的聂荣臻、李富春、恽代英等人。

周恩来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秘密劝说了很多有前途的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叶剑英因受廖仲恺邀请,参与创建黄埔军校,后出任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在跟周恩来交往过程中,他被共产党人的为人处世、革命精神所感染,提出要加入共产党。

起初,中共党内鉴于叶剑英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拒绝了。1926年7月,北伐开始,叶剑英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编第二师代师长,率部进驻吉安城。这段时间里,叶剑英虽没有跟中共直接联系, 但也受到中共秘密地下党组织的影响。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4)

叶剑英和毛主席

开国中将吴富善当时是吉安青工学徒联合会副主席,他跟叶剑英有过多次交往。吴富善晚年回忆这段历史时说:“他那时才三十岁,高高的个头,瘦条条,白白净净的面孔,不大穿军服,经常穿一身中山装。人很帅,也很威风。他的卫队,每人都带着二十响驳壳枪。但他为人和蔼可亲,思想进步,是个左派。我们常在县里开会碰头,见面。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叶剑英非常生气,他对身边人说:“蒋介石在上海屠杀工人,屠杀群众,变成了十足的反革命!”于是,叶剑英通电全国反蒋,后辗转来到武汉。

叶剑英通电发出后,蒋介石立即通缉叶剑英,还将他“永远开除出党”。当叶剑英来到武汉期间,还出席了武汉国民政府召开的会议。叶剑英在会上解释了自己为何脱离国民党,

有人说我是蒋介石的嫡系,蒋待我不错,蒋介石给了一个‘巴掌’(职务),我拿这个‘巴掌’打老蒋,这不合人情,对不住老蒋。其实,不是我对不住他。他在上海杀了那么多人,我怎能还跟着他干呢?

在武汉期间,叶剑英遇到同乡、共产党人李世安,表达了加入共产党的想法。李世安很清楚,叶剑英在国民党内地位很高,如果通过基层方式入党,很可能遭遇困难,于是他秘密找到周恩来。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5)

北伐时期的叶剑英

周恩来和叶剑英原本就熟悉,当即同意,叶剑英就这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家要注意,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叶剑英此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可见他内心坚定地认为中共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叶剑英没有选错,周恩来更没有看错人,两人在革命岁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留下的事迹至今让人传唱不息。就在叶剑英加入共产党的这段时间里,武汉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汪精卫开始部署反共“清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这坚定了叶剑英跟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决心。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当起义军南下后,张发奎决定率部追击已经撤离南昌的贺龙、叶挺所部,叶剑英果断出手,他劝说张发奎:“现在追击叶挺、贺龙部队,将两败俱伤。”叶剑英的劝说起了效果,张发奎改变了追击计划,转而下令“直开广东,不追贺叶”。

叶剑英的这番努力,为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减小了阻力。当年12月11日,叶剑英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发起了广州起义,他被任命为工农红军指挥部副总指挥。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起义军很多将领和留存的武装力量,成为了中共继续进行革命的宝贵火种。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6)

叶剑英和毛主席

广州起义后,叶剑英远赴苏联学习,1930年下半年回国。叶剑英回国后,他先来到上海,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工作了一段时间。周恩来深知叶剑英有更大的抱负,就找他谈话,询问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叶剑英表示希望能到中央苏区工作,周恩来同意了。

1931年4月,叶剑英秘密抵达江西瑞金,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在跟毛泽东的长时间交往中,叶剑英对毛泽东越发佩服,意识到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

当毛泽东因王明“左”倾遭遇到不公正对待时,叶剑英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比如1932年,叶剑英就因支持毛泽东,被撤销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改为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指挥。

尤其是第二次反“围剿”时,他坚持毛泽东的作战策略。毛泽东后来动情地说:“第二次反‘围剿’的时候,我的意见坚持的人不多,剑英算是一个。”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叶剑英被任命为军委一纵队司令员兼任政治委员。

长征开始后,叶剑英参与主持总司令部日常工作,他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部队。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在这个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而叶剑英在会上依旧坚定支持毛泽东。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7)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后,叶剑英前往红三军团,接替在战斗中牺牲的邓萍,担任参谋长一职,全力协助彭德怀、杨尚昆指挥战斗。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胜利会师。中共中央决定向北进军,但张国焘却坚决不同意,依仗自己实力想南下另立中央。

9月9日,叶剑英获取张国焘发给陈昌浩等人的密电,让他们率领“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叶剑英立即将密电告知毛泽东,中央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迅速率领领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脱离了险境。

如果不是叶剑英及时报告这一情况,后果不堪设想。事后,毛泽东多次对他人说:“长征中叶剑英给我送了电报,这非常关键,他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反观周恩来,他除了非常认可毛泽东对叶剑英的一句评价,即“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外,还用了两句话来称赞叶剑英,“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长征结束后,蒋介石不甘心失败,继续命令东北军和西北军对红军进行“围剿”。当时东北已经完全被日本占领,而且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决定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叶剑英在此期间主要负责统一战线工作。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8)

叶剑英和周恩来、博古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叶剑英协助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工作。此后,叶剑英长期在国统区展开统一战线工作,一度被称赞为“中共外交骑士。”1938年11月13日凌晨,为阻止日军进犯长沙,国民党采取焦土政策,后因一系列偶然因素致使人为纵火不受控制,结果长沙城3万多人遇难,90%房屋被烧毁,史称“文夕大火”。

当晚,周恩来、叶剑英在长沙八路军办事处休息。当房屋着火后,叶剑英的警卫先是喊醒了叶剑英。危急关头,叶剑英不顾个人安危,立即跑到二楼大喊周恩来,把周恩来拉出了火海。从此,周恩来跟叶剑英的关系更为密切,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死之交。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在国统区从事统战工作危机四伏,周恩来建议叶剑英先回延安,叶剑英则劝说周恩来先撤走。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自己,周恩来就让毛泽东来劝说。毛泽东则收到周恩来电报后,立即批示:“董(董必武)去渝,叶(叶剑英)回。”

叶剑英从重庆回到延安后,出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为中央军委的决策提供情报、负责通讯联络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叶剑英又回到周恩来身边工作,参加国共和平谈判。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9)

叶剑英和周恩来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叶剑英贡献同样巨大,为新中国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勋。特殊时期,叶剑英和周恩来风雨同舟,周恩来多次保护了叶剑英,这些都让叶剑英铭于心。1972年5月19日,周恩来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被确诊患上了膀胱癌。

叶剑英第一时间将周恩来病情报告毛泽东,请示给周恩来成立专门的医疗小组,毛泽东同意并批示:防止扩散,注意营养和休息。毛泽东起初并不同意给周恩来进行手术,他说:“开刀容易扩散,有危险,是否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用中药来控制病情?”还说:“你们外科医生动不动就开刀,开一个死一个,陈老总不是开刀死了吗?谢富治不也是开刀死了吗?”

然而,周恩来的病情很快恶化,尿血情况越发严重,叶剑英心急如焚。叶剑英听了医疗小组汇报后,认为必须给周恩来动手术,但这需要毛泽东的批准。怎么办?叶剑英利用陪同毛泽东接见外宾的机会,将带来的一瓶周恩来血尿给毛泽东看。

毛泽东很吃惊,批示立即给周恩来进行手术。1974年6月1日,周恩来在邓颖超、叶剑英等人的一再劝说下,终于住进了解放军301医院。周恩来住院后,叶剑英亲自领导医疗小组,一再指示大家全力救治周恩来。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10)

叶剑英和周恩来

为了给周恩来治病,叶剑英想了很多办法,他还到处打听、搜集民间治疗膀胱癌的秘方。周恩来住院后,大小手术十几次,每次周恩来手术,叶剑英总是守在手术室外,直到手术结束才会离开。

周恩来病情迟迟不见好转,叶剑英心急如焚,他抽空去钓鱼,有时候会自言自语地说:“恩来同志在生病住院,这次一定要钓一条大鱼,给他尝尝鲜。”有时候,叶剑英还把钓的鱼亲自送到医院食堂,请厨师做好后端到周恩来病房里。

为了让医务人员有更多精力给周恩来治病,叶剑英还提高了大家的伙食标准、工资待遇。1975年8月,周恩来住院已经一年多了,病情还在恶化。叶剑英听了医疗小组的汇报后,决定给周恩来写一封亲笔信。

这封信充满着叶剑英对周恩来的关怀之情,他写道:“继续革命,国步艰难,千万为党珍重,为国珍重。”据叶剑英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每次叶剑英从301医院看望周恩来回来后,经常呆坐在办公桌前,有时候偷偷掉眼泪,饭也没吃几口。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11)

周恩来遗体告别式现场

叶剑英跟周恩来感情如此之深,当周恩来病逝后,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周恩来病逝当天,邓颖超在医院里当众宣布了周恩来三点遗嘱:

第一、遗体火化后骨灰不保留;第二、自己后事处理不要特殊、不要超过任何人;第三、不要开追悼会、不要搞遗体告别。

对于周恩来的遗嘱,叶剑英、邓小平等人不赞成,尤其是追悼会、遗体告别式都要搞,至于骨灰是否保留,需要请示毛泽东后再做决定。毛泽东批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周恩来葬礼事宜,指示一定要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1月12日下午,邓小平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周恩来悼词和追悼大会有关事宜。邓小平最先发言,他说:“总理的悼词文稿,已经提前发给大家看了,为了节约时间,我就不读了,请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会上,有人对悼词提出异议,妄图贬低周恩来的丰功伟绩,遭到邓小平、叶剑英、汪东兴等人的针锋相对,大家一致同意这份悼词稿。同时,这次会议还有一个议题,谁来给周恩来致悼词,结果又产生了争议,有人不同意由邓小平致悼词。

得知周恩来病逝(得知周恩来病逝)(12)

邓小平致悼词

叶剑英非常生气,直接站起来说:“给总理致悼词,应该是小平同志,这是最好的选择!他是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无论从规格上还是从资历上,小平同志给总理致悼词是最合适的,别人都不合适。

当毛泽东逝世后,叶剑英没有辜负周恩来在病房里对自己的委托,在中南海怀仁堂坐镇指挥,在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纵观叶剑英和周恩来一生,两人都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他们身处最高位时,依旧没有忘记一生为民的崇高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