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的初试成绩已出,国家线也很快会公布,只待复试通知的各位准研究生们拿着爱的号码牌开始联系导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你可知道,网络对面你联系的导师/课题组是哪种style吗?一起来看看小编的总结吧!
01
家大业大豪门组
常见于院士,长江学者,优青,各种计划入选人,一般是各类有进取心的研究生们趋之若鹜的导师。
共同点:不差钱、神龙见首不见尾
进组难度:
这种课题组不太好进,并且基本得硕博连读,更有甚者本科就开始进实验室打杂学习;导师比较挑人,主要考察自制力、科研决心以及自学能力;一般组内研究生名额推免生超过一半,留给双非院校的本科生的坑极少。
读研难度:
课题组已经有较成熟的运行体系和实验模式,进这种课题组等于进大厂,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这种级别的大导基本上不会自己亲自下场带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次数一年下来屈指可数。所以直接带你的小导师或者师兄师姐决定着你研究生生活的惨烈程度。
毕业难度:
如果按学校的毕业要求,那么在豪门课题组是很容易达到的。问题是,导师大概率会在学校/学院毕业要求的基础上加码,从这个标准来看,不好毕业。
但是,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天。硕士正常毕业一般没问题,博士延期个一年半载都不算事。但如果只想混日子,那压力就是全身心全方位的。
02
事业上升鸡血组
一般是入职四年内的助理教授或副教授,刚崭露头角或正蓄势待发。
共同点: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快速上升期
进组难度:
这类导师的学生一般不会很多,因为大多数学校的规定是多招的研究生需要从导师的科研经费里出。相比大牛组,此类导师的项目或经费都相形见绌。
读研难度:
这类导师正处于往上冲副教授/正教授的黄金时期,需要文章!需要基金!需要成果!所以,他们干起活来可比996的创业老板狠多了,招进来干活的学生可以说是他的合伙人,你出力,他们出idea。
好处:手把手教你查文献,看文献,做实验,写论文
坏处:手把手教你查文献,看文献,做实验,写论文
如果你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够强,那在这种组就大有裨益。他们会非常尽心尽力地教你,教好你。要是你学不会学不好,他们比你还着急。
如果你抗压能力不够强,那你肯定受不了,因为这份爱可能会push得让你窒息。
毕业难度:
经受住了导师爱的考验,高压之下必有文章,毕业还是比较容易的。
03
不务正业打工组
这类导师追求技术市场化,有很多副业(横向课题)在手,与企业或者政府单位合作项目。
进组难度:
因为项目需要做调查/研发/调研,最后还要得出报告或者产品,所以需要招收物美价廉的劳(研)动(究)力(生)来进行,所以一般有着庞大的学生群体。
读研难度:
这种课题组里打工的性质比较强,学生的性质相对比较淡化。部分导师甚至堪称小作坊的黑心老板,把研究生压榨得渣都没得剩。
毕业难度:
最坏的情况是:实验你做的,报告你写的,钱是老板的,完了你还没时间精力做自己的课题,延毕风险较大。
想潜心做科研的,最好不要选这类老板。想往就业方向走的,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因为导师跟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可以给你推荐就业单位;你也会提前了解企业的专业技术需求,还有项目经验加持,offer手到擒来!
04
日薄西山没落组
up or out的定律在科研界也同样成立。这类课题组面临着没有成果出来,就申请不到基金项目,没有基金项目就没有钱,没有钱就做不了实验,做不了实验就出不了成果的顶针式恶性循环。
进组难度:
读研难度:
课题组没落的主要表现有:
贵的试剂不让订了,换成便宜的;
进口的不买了,换成国产的;
能用平台的或者能借的,绝不自己买;
学生补贴减少了,
课题组聚餐也少了……
课题组实验条件比较差,可能面临被迫转型(比如以前是做实验的,后来变成做数值模拟了),导师还会催着要成果。
毕业难度:
只要能熬过去基本不影响毕业。
05
家徒四壁贫穷组
这类导师常见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行政职务转教授或兼职教授),主管学生工作。
进组难度:
读研难度:
这类导师科研基础薄弱,基金项目几乎没有,实验器材不完备,甚至连低温冰箱都没有,一般只能把学生派出去联培,或者丢到相熟的老师实验室“让别人帮忙养孩子”。
优点:学生在这种组里,能锻炼出一种强大的交际能力,几乎每个组都有认识的人
缺点:大部分时间都是靠自己,得到各组蹭吃蹭喝,脸皮薄点都混不下去
谨慎选择这类导师/课题组。
毕业难度:
06
撒手不管放羊组
常见于临近退休,在外头开公司以及安于现状的导师。
进组难度:
这类导师对于科研没有“激情”,招生人数也比较少。
读研难度:
通常不搞什么前沿复杂的研究,都是让学生做些基础的东西,保毕业,还管得松。
毕业难度:
毕业论文主要靠工作量,这种课题组比较适合不热衷科研,就是来混个学历的硕士们。
当然,实际情况下,很多导师或课题组并不是上述分类中的单一类型,可能是两种甚至三种类型的综合体,但就像硬币的两个面,都有利有弊,大家在联系导师和考研调剂时务必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最后小编预祝各位准研究生都能遇到一拍即合的导师/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