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我几乎从小到大都没有穿过裙子我从来不会痴迷要做公主和穿漂亮裙子如果有亲戚要送给我很花的女装,我会比较排斥地拒绝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性别认同与性别差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性别认同与性别差别(性别认同与衣着)

性别认同与性别差别

在我印象中,我几乎从小到大都没有穿过裙子。我从来不会痴迷要做公主和穿漂亮裙子。如果有亲戚要送给我很花的女装,我会比较排斥地拒绝掉。

小时候偶尔会隐约地感觉到,自己会对自己身为女性身份有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似乎和不喜欢女性的柔弱有关,如果要探究这种感觉的来源,我记得有一次打电话给邱静,她问我:“小时候和父亲的关系如何?父亲是否表达和欣赏过你是个可爱的女孩?”我说和父亲关系还不错,但是欣赏就没有。

这相互之间是否有关联我也不确定。而我在小学阶段喜欢的叛逆,或许是因为崇尚男性有反抗的力量。

虽然我不是女汉子,身上的特质还是女性的阴柔偏多,但是衣着打扮上却非常排斥过于女性化,同时还会排斥某些过于外显做作的女性行为,比如发嗲、公主病,或者是无理取闹过于感性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都觉察到自己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有障碍,但这不妨碍我去成为一个好母亲,慈爱地与孩子有很多亲密的情感互动。

工作后,尝试偶尔在非工作场合穿过漂亮裙子,但是裙子总是被我认为不方便,不能活动自如,不够舒适。

前几年每次回老家,我妈总会吐槽我穿的衣服不好看,说要买两件好看的衣服打扮自己,她是个很在乎自己衣着的人,也许她认为要打扮得女性化一些才是好看,我总是会被她刺激到,然后自我怀疑一段时间。不过刺激归刺激,后面原先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最近两年我就开始反驳她了,比如运动服舒服,照顾孩子方便,好洗不起皱,每年都丢掉一大堆不喜欢的衣服,留下的都是舒适感强的衣服,没必要折腾等……

前段时间我知道要去另一个城市会见到我妈还有我姑姑她们,于是提前在购物平台上买了好几套女性化些的衣服裙子,到货后试穿了一下,又感受到了来自自我的排斥,当穿回自己的运动套装时有一种熟悉的自我又回来了的舒适感,是的,衣着也是自我的某种代表,当所穿衣服特性与自我不相协调时,有一种别扭的感觉。于是我把它们全部退货了。做好了心理准备地穿着我的运动套装去那座城市,我妈又吐槽我的衣着。

后来在一次微信聊天里又提到要买两套好看的衣服。前不久我发了一段问卷给她,她发回给我之后又马上撤回,我想她是否怕问卷里的某些回答会戳伤“我幼小的心灵”,所以想小心遣词造句重写?本来想发一条微信告诉她,真实地写就好了。还没发过去她就发回给我,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受不了我身上什么习惯?”,她写:“不注重衣着打扮,有点土”。我被逗笑,不需要我提醒都能不留情面的真实,哈哈哈哈……唉……

所以前段时间我又有些自我怀疑,好像衣着真的挺土,感到自惭形秽……

但是我最近观察身边的人,又觉得还好,很多女性也都穿着中性化的衣服,自我安慰我的运动套装其实也还不错啦……

也许在我妈的传统认知中,服装有男装、女装之分,服装的性别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共识,男性的着装被要求体现阳刚之气,而女性的着装被要求体现阴柔之美,穿着能区分人的性别的外显服装才是正确的。

在衣着元素越来越多元的今天,中性与无性别也可以是一种选择。它们都是对性别状态的模糊,和仍然具有性别的中性不同,无性别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性别意识模糊,不会界线分明地把自己划入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社会中,常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

这是一种阴阳和谐。雌雄同体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

我认为服装不需要被条条框框限制,它可以符合任何人在任何时刻对自身性别的想象,这种想象可以是流动的、不固定的。 “我”不会被服装呈现出某一种性别,甚至 “我”自身的性别也不再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通过穿着无性别的服装可以重新建构一个自我认同的性别,在解构与建构中实现一种对主流的抵抗和对自我的认同与呈现。

你是你,你可以是任何性别,也可以不是任何性别。

不用成为“性别”希望你成为的人,不用为了不成为某“性别”而勉强自己走向另一面。

以后我也许会为了呈现古典舞的美而穿有明显性别倾向的服装,但那也是我在不同心灵阶段的自由选择。

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性别”永远不是你必须要做出的选择,“你”比“性别”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