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辛辛苦苦找了2008年的资料,用一种评估方法客观梳理下联想控股在当时应该值多少钱,可惜修改多次都不让过。索性都删掉吧,我今天只用最通俗的解释方法,来解释司马大师的13亿算法为啥是错误,至于正确的范围应该是多少,应该怎么理解是卖贵了还是卖便宜了,我后面有时间再更新,并且会陆续更新多种评估方法、多种角度的论证。

一、这个评估方法的逻辑是什么

首先说明一点,司马大师想利用净资产价值乘以股权比例得出29%股权评估值的方向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一种普遍计算股权价值的方法之一,至于是不是合适来评估联想这样的公司,最后我会讲。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打开资产负债表,看看你资产都是什么东西,按市场价还有没有升值空间或者减值可能,升值就加数字,减值就扣数字,同样负债也打开一个个看,看完后,用重新估值的资产和负债相减,就是最新的净资产价值,也就是100%股权价值,如果你只卖29%呢,那乘以29%就好了。

比如你有一家公司,自己资本投入1亿,又从银行借了1亿,凑了2亿买了一套房,账面会记2亿总资产(房子)、1亿总负债(银行借款),资产减负债=1亿也就是你公司的价值了。过了一个月,房价涨价了,变成3亿了,那你的净资产价值(或者叫100%股权价值、或者叫股东权益等等)就变成了3亿(房子新价值)-1亿(欠银行的负债)=2亿了。这就是司马大师估值法的逻辑。

净资产高还是低容易重组(被司马大师用错的合并净资产到底是什么概念)(1)

二、为什么说他引用错了数据、算错了数

但是,司马大师引用的净资产数据是错的,应该引用归母净资产,他引用了合并净资产(含少数股东权益)。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什么是归母净资产、合并净资产、少数股东权益。要知道联想控股在当时已经是一家大集团,旗下有N个公司,最知名的就是联想集团,在香港上市,对于这样的集团公司,我们要合理评价他的资产负债情况时,要做合并资产负债表。简而言之,不是简单只看他一家公司本身的资产负债情况,也要把他的那些儿孙公司一家家资产、负债扒拉出来一起算上。比如下图的L控股,除了要看L控股自己家有什么资产和负债,还要把他旗下控制公司A公司的也一起合并进来。那么问题来了,A公司虽然是他所控制的公司,但是并不是100%控股,A公司还有40%的小股东呢,那A公司家里有100台电脑,是合并过来60台呢还是合并过来100台?会计准则设计之时就是要把对被并表的旗下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即100台电脑全部合并)先都合并到L控股的大报表中,那不属于L控股的那部分怎么办?我们40%小股东的东西也记账到L控股去了怎么办?好办,因为股权权益(也就是净资产)才是真正体现股东利益的东西,资产和负债虽然不区分了,但是你们小股东的那部分权益我会在合并报表里给你标注下的,也就是把大合并的净资产区分为归母净资产和少数股东权益,大合并净资产=归母净资产 少数股东权益,只有归母净资产属于L控股,少数股东权益属于40%其他小股东。所以有时候你别看一家控股公司合并净资产很大,也要留神看,少数股东权益可不属于这家公司的,那属于他的大大小小的一堆合作伙伴的。所以,A公司的10亿净资产并不都是L控股的,不能简单用10亿乘以29%,要剔除其他小股东的4亿后,用6亿乘以29%才是准确算法。另外注意的一点,少数股东权益指的可不是员工持股会这个35%哦,所以很多人这里理解错了。注:这里没考虑合并报表的其他很多准则,包括合并抵消等,只是简单示意什么是少数股东权益。

净资产高还是低容易重组(被司马大师用错的合并净资产到底是什么概念)(2)

那既然那个少数股东权益就不属于L控股的,那L控股看起来就不那么值钱嘛,L控股也只是享有合并净资产里的归母净资产部分(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即77.2亿元,经过评估溢价到92.6亿元,最终成交又加了小几亿,按照95亿来认定,即升值了17.8亿元,升值率23%。95*29%=27.55亿元,正好等于挂牌价。这就是司马大师算错数的全部由来,迄今为止联想也仅对这一个事情进行过回应,见下图。司马大师就是利用了合并净资产这个错误数据,用139*29%=40.31亿,比27.55亿多了将近13亿(见下下图,是联想控股发债的跟踪评级报告里数据)。

净资产高还是低容易重组(被司马大师用错的合并净资产到底是什么概念)(3)

净资产高还是低容易重组(被司马大师用错的合并净资产到底是什么概念)(4)

三、应该用什么方法评估联想股权价值

1、上面这个方法不合适

打开资产负债表一个个科目看,有没有可以升值的资产,一般对重资产企业适用,比如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单个项目公司,资产全部都是土地、在建工程、建成房子,每一个资产都有一定的估值,增值加数字,减值减数字,加减完看新的净资产就是公司价值。对于联想这样的公司其实不一定完全适用,因为我打开2008年报表后发现总资产600多亿里面一半资产都不能升值减值,其中(1)300多亿是应收款和现金,一般不会增减值,(2)存货体量很少,才90亿,因为联想根本不压货,存货周转率10,账上只留了够卖1个多月的货,也都是电脑组装件,利润率本来就不高,也没法升值太多;固定资产才40亿,体量也不大,(3)长期股权投资50亿,里面有大大小小的几十家被投资企业,多数都没上市,我也很难看到他们当年的估值,因为也拿不到他们的报表;(4)最难估的是无形资产120多亿,这块包括了销售权商标权技术专利等各种权益,这些权益才是能给联想带来源源不断收入和利润的核心资产,这个真不适合用此类方法估。但是司马大师2021年视频里的话说,联想控股6000亿负债,如果再扣掉这个无形资产就资不抵债了,要我说他真的不懂财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要这么说联想2008年扣掉无形资产就资不抵债了,2009年转让的时候还估值了95亿,那岂不是国有资产增值啦?

2、捷子方法值得探讨

综上,这个方法不太合适。捷子那个方法倒是合适,因为2008年联想控股旗下几个公司也简单,而且大头就是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这俩都已经是上市公司了,我们没必要打开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一个个看,我们直接假设把联想控股持有的联想集团股票全卖掉,按照联想控股持股比例乘以市值,加加减减不就算出来啦?但是捷子前面说了方法但是不自己算,用什么380亿300亿的数字搞夸张,下一步我就用下这个方法算下。

3、PEPS

其实现在主流做投资评估,又是制造业,PEPS也都可以参考,对比下行业上市公司是啥水平。但是联想那几年净利润跳跃有点大,PE不太合适,PS还可以。

4、现有估值佐证

这个更简单,2009年的29%股权按照27亿多卖的,那时候还没上市,2015年上市了,现在估值有多少打开同花顺就能看到,加上过程中的分红,也属于投资收益,很容易就算出来泛海如果一直持有的话,持有到今天是什么样的收益率。用下Excel的IRR公式就好了。如果是个10%以内的收益率,那还不如这些年投房地产呢,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流失了,如果泛海持有的这十几年每年都有个20%以上的升值,那就很夸张了。我大概算了下联想控股现在市值175亿人民币,当年泛海的29%因为上市要稀释到23.39%,现在如果一直持有不考虑过程中还拿了分红的话,值175*23.39%=40.93亿,13年的27.55亿升值到40.93亿,确实不多,但是要考虑联想控股刚上市的时候市值很高的,现在的175亿人民币其实是处于低点了。

先写这么多,如果大家有感兴趣的,可以选一个方法,我后面会做详细数据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