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警惕冠心病心电图是健康体检的必查项目,它具有快捷、简便、性价比高的特点,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疾病,但部分朋友的心电图报告上确实这样描述的:ST段压低。

心电图中st段压低但没有症状(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压低)(1)

这是怎么回事呢?问题严重吗?接下来,专科医生将为您解析。心电图可反映多项心脏的病态变化,它可反映心脏的结构改变,也可发现心律失常,还是筛查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

所谓心肌缺血,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冠心病,新近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冠心病患病人数已经高达1100万,未经合理治疗的患者,最终可能会进展为心肌梗死。在疾病的初期,冠心病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此时冠脉狭窄并不重,只有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才发病,主要出现胸骨后、心前区疼痛,此时做心电图,就会出现ST段压低。而该检查的意义则在提示我们:已经出现心肌缺血了。

心电图中st段压低但没有症状(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压低)(2)

当然,ST段压低的幅度不同,参考价值也不一样,一般而言,ST段压低达到0.1mV及以上,那么就可以诊断为心肌缺血,此时应合理治疗,因为再往后发展,可能就会进展为心肌梗死。冠心病的干预原则是改变生活方式 控制基础疾病 合理服药。

今天,我们主要谈谈血脂在冠心病中的干预,因为血脂遗产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从饮食,到血脂异常,均需要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才能将病情控制的可控范围。在饮食方面,冠心病患者应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低脂饮食重在降低甘油三酯,低胆固醇饮食重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者也被称为坏胆固醇。

然而,无论是甘油三酯还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他们往往同时存在,因此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是综合性的,总体而言,需要减少动物油脂、动物肥肉、动物内脏、海鲜等食物的摄入,才能合理控制血脂,而与此同时还应低糖饮食,因为体内的物质转化是相互的,即便减少了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倘若长期摄入高糖食物,也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而肥胖也会引起血脂异常,进一步增加冠脉损害。

在基础疾病的干预方面,冠心病患者不仅需要控制甘油三酯达标,还要降低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是引起冠脉病变的罪魁祸首,而甘油三酯也就间接引起动脉硬化,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因此冠心病患者存在血脂异常时,应早期给予药物干预,降低甘油三酯以贝特类药物为主,降低坏胆固醇以他汀类药物为主,相对来讲,冠心病患者更应注重坏胆固醇的控制,已经发生冠心病的患者,至少应将该指标控制在1.8mmol/L以下,而已经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则应将其控制在更低水平,至少应低于1.4mmol/L,才能进一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心电图中st段压低但没有症状(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压低)(3)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他汀如前所述,有降血脂的作用,同时可稳定斑块,降低破裂风险,抗血小板药物则可预防血栓形成。与此同时,还可联用通心络,它一方面可改善循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另一方面它具有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这一作用类似于他汀。

由于发生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头颈部血管疾病,而通心络不仅可疏通冠脉,还可改善头颈部的血液循环情况,可进一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冠心病患者服用该产品可多方面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