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管理体制弊端日显,河南推行市管县领导体制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

据《许昌市志》记载,1949年,许昌专区辖许昌市、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临颍县、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县、叶县、襄城县、禹县、郏县等15个县、市。之后,许昌专区的版图有过多次微调。1970年,许昌专区改为许昌地区,辖许昌县、禹县、长葛县、鄢陵县、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襄城县、叶县、宝丰县、鲁山县、郏县12个县和许昌市、漯河市。1986年2月,许昌地区进行区划调整,奠定了今日许昌版图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许昌区划调整过程

1949年2月 中共许昌地委和许昌行政区建立。

1953年1月 因淮阳专区撤销,商水县、扶沟县、西华县及周口市划入许昌专区。

1958年12月 平顶山市划归许昌专区。

1965年5月 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从许昌专区划出,划入周口专区。

1970年 许昌专区改为许昌地区,辖许昌县、长葛县、禹县、鄢陵县、临颍县、郾城县、襄城县、舞阳县、叶县、宝丰县、鲁山县、郏县12个县和许昌市、漯河市。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出,归许昌地区,1982年又划归平顶山市。1983年12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县、宝丰县、叶县划归平顶山市。

1986年2月 经国务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许昌市、漯河市升格为地级市,原许昌地区所属的禹县、长葛县、许昌县、鄢陵县划归许昌市管辖;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划归漯河市管辖,郏县、襄城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区划调整后的许昌市辖4县1区,即禹县(1992年由县改市,更名为禹州市)、长葛县(1994年由县改市)、许昌县(2017年由县改区,更名为建安区)、鄢陵县、魏都区(原许昌市)。

1997年8月 经国务院批准襄城县重新划归许昌市管辖。

1986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而对于许昌人民来说,这一年中发生的最大的事情,是撤地设市。

198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许昌市、漯河市升格为地级市;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划归漯河市管辖,郏县、襄城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区划调整后的许昌市辖4县1区,即禹县(1992年由县改市,更名为禹州市)、长葛县(1994年由县改市)、许昌县(2017年由县改区,更名为建安区)、鄢陵县、魏都区(原许昌市),总面积4052.5平方公里,总人口308.14万。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2)

1986年许昌地区的区划调整,白喜臣是亲历者。他是当时我市区划调整领导组成员之一,也是现在唯一长住许昌的领导组成员,区划调整前任“小市”市长。许昌老人们常说的“小市”,就是当年许昌地区下辖的许昌市,现在的魏都区。

在这种全国性大背景下,1982年,中共中央第51号文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带县领导体制”的通知,首先在江苏试点,1983年在全国试行。1983年,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学习外省先进经验,河南省开始对部分地市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其中,有8个市实行了市带县的领导体制。

1985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城市政治经济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科技中心的作用,并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将方案报请国务院批准。

1986年6月1日,中共许昌地委、许昌地区行署完成了历史使命,新许昌市委、市政府开始正式办公

区划调整的消息在许昌正式公布,是在1986年2月中旬。

1986年2月18日,我出席了地委会议,许昌地委书记王光鹏宣读省委文件,公布市带县后许昌市新领导班子名单,要求地市政府机构照常运转,但干部、财政冻结。

1986年2月21日,许昌地区召开县(市)长、县(市)委书记会议,市带县公开,李长铎宣读国务院国函(86)57号文:撤销许昌地区,许昌市、漯河市升格为地级市,禹县、长葛县、鄢陵县、许昌县划归许昌市管辖,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县划归漯河市管辖,襄城县、郏县划归平项山市管辖。

不久后,许昌行政区划调整进入实质阶段。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3)

中共许昌地委对原地直193个企事业单位(企业单位84个、事业单位109个)的人、财、物进行了清理登记,经与许昌、漯河、平顶山三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协商,除省水利厅所属颍汝河管理局拟以后接收外,分别把在省辖漯河市境内的12个单位、省辖平顶山市境内的4个单位、省辖许昌市境内的174个单位,以及应交省水利厅的3个单位进行了整体移交。

关于干部调配,中共许昌地委采取自愿报名、单拉推荐、双方协商、报省委工作组批准的程序和分批移交的方法,共移交给漯河市干部职工413名,移交给平顶山市干部职工95名,其余干部全部移交给许昌市。

从1986年2月到4月,许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历时两个月。新许昌市委设立6个工作部门,市政府设立30个工作部门。在这两个月中,许昌领导体制一直是双轨制,新老领导班子同时存在、同时工作。

截至1986年4月底,许昌市与平顶山市、漯河市之间各种手续已基本交接完毕。接下来,许昌市区的区划调整被提上议事日程。

1986年6月1日,中共许昌地委、许昌地区行署接到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共许昌地委、许昌地区行署停止办公的批复》(1986年5月30日),鉴于许昌地区区划调整工作已全面结束,新的体制已经确立,中共许昌地委、许昌地区行政公署从1986年6月1日起停止办公,新许昌市委、市政府开始正式办公。

这标志着中共许昌地委、许昌地区行署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许昌的发展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4)

1997年8月,襄城县重新划归许昌市管辖

实行市带县领导体制,目的是让行政区划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许昌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发展证实,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当然,这种“拆分”也给许昌带来了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

原许昌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许昌市志》主编孙炳南认为,1986年许昌行政区划调整,一是打乱了许昌原有的烟草经济区,使许昌产烟区一分为三,把多年培育的产烟基地县划给了漯河市和平顶山市。由于许昌产烟区缩小,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许昌市投资兴建的大型现代化烟叶复烤厂和储备库,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设备效益。二是切断了许昌市原有的供水体系。1985年许昌市投资2750万元在襄城县麦岭乡兴建南水源供水工程,1986年2月区划调整,3月麦岭乡、丁营乡部分群众思想不通,南水源供水工程被迫停工。为解决许昌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许昌市政府重新集资在许昌县周庄开辟新的水源。

早在区划调整决定未正式公布前,就水源、烟草经济区等问题,中共许昌地委就曾多次向省委、省政府反映。当时,考虑到许昌的实际情况,省里特将南水源供水工程所在地,也就是襄城县东部四4乡,即麦岭乡、丁营乡、姜庄乡、范湖乡,划归许昌市管辖。但就在许昌地区区划调整正式公布后第3天,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部分干部群众出现了过激行动。一星期后,省委、省政府同意4乡仍由襄城县代管。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襄城县重新划归许昌市管辖。至此,1986年许昌行政区划调整画上圆满的句号。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5)

区划调整后,许昌市有300多万人,城市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城市框架逐步拉大。

接下来,市区几条主干道相继“变身”——劳动路原许昌市文化宫以北,那条窄窄的石子路,变成了贯穿南北的主干道;八一路原许昌师专前那条土沟成为历史;文峰路的前身备战路成为老107国道的一部分,后来成为市区重要的南北大道;延安路升级为中间有绿化带的主干路,到现在看依然宽阔,30年前种下的两排塔松,依然挺拔矗立,十分茂盛。

区划调整后,第一个大项目很快上马。1986年8月,市政府开会决定建设一家棉纺厂,也就是现在的许昌市豫中纺织厂,5万锭规模,分两期进行,一期2.5万锭。这在当时算很大规模了,投资也很大,很快就建起来了。

“1986年,在许昌的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白喜臣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许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未来,相信许昌将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继续创造更大辉煌。


许昌设立建安区

2017年省政府发布《关于调整许昌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简称通知),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撤销许昌县,设立许昌市建安区,许昌从此告别原来单区市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此次区划调整前,许昌只有魏都区。调整后,许昌市辖区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00平方公里扩大到1090平方公里,市辖区人口由原来的40万扩大到120万人。此次被撤销的许昌县,地处河南省中部,环抱许昌市区,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是全国最大的发制品加工出口基地、汽车传动轴生产基地、腐竹生产集散地。许昌县曾是许国国都、汉魏帝都,华夏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全国知名的“三国文化”之乡。

  此次行政区划的命名,为何取名建安?据记者了解,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一月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月。这个时期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掌握。建安元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为“许昌县”,这就是许昌的由来。建安是东汉历史上最精彩的时期,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文化迅速发展,形成了建安文学。

2月5日上午,许昌市召开许昌市建安区成立大会,宣布撤销许昌县,整建制设立建安区。省民政厅、许昌市领导以及数百名干部群众出席大会,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许昌县这片热土,先后经历了18次行政区划和名称更迭。唐尧时许由牧耕于此,开启了“许”名的先河;东汉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聚天下英才,大展宏图,成就了一番伟业,打造了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激昂豪迈的建安风骨,抒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6)


许昌区划调整时机已经成熟

许昌,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从公元前1000年武王封太岳姜文叔于许,都邑张潘古城开始,到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刘协都许,称许都,作为一座城市,许昌登上历史的顶峰。从此以后,许昌成为与洛阳、开封、安阳、南阳等历史名城并驾齐驱的中原的名城。解放后,许昌地位进一步巩固,新成立的许昌专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叶县、襄城、禹县、郏县、宝丰、鲁山、临汝15个县市。

历史的辉煌烟消云散。而今,许昌管辖范围由原来15个县,变为5县一区。放眼河南18地市,许昌发展令人担忧,平顶山、漯河从许昌划走成为和许昌并驾齐驱的省辖市。河南18地市中,郑州、洛阳管辖6个区,开封5个区,连从许昌分出去新兴城市平顶山、漯河,都分别管辖4个区和3个区,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许昌,目前只有可怜的一个区不足100平方公里的管辖范围。目前,在河南18地市中,和许昌同样境遇只有驻马店、濮阳、周口。

虽然近些年,许昌区划调整的呼声越来越高,以至于去年微信上冒出一个完全虚假的《关于许昌区划调整的方案》,这篇文章迅速被广泛转发,点击率过百万。虽然是谣言,但足以看出五百万许昌人对于许昌区划调整的渴望。

区划调整其实并非如网友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地方上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调整思路逐级呈报,然后由上一级部门根据地区发展现状和国家整体发展布局进行综合考量,做出最终决策。那么许昌区划调整的难点在哪里呢?

对此有如下民间说法。其一许昌离郑州太近,就是因为太近,好的资源基本被郑州所吸引,许昌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方面先天不足,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不足越落后,越落后越不足。其二是省里对许昌发展重视度不够,好似几代领导都是以发展大郑州为重点,顶多提提郑汴洛一体化发展,而对于许昌关注不够,提及不多。其三是许昌缺水。《许昌市水利志》记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年均缺水量超过1亿立方米,全市人均用水量仅为全省人均用水量的一半,占全国人均用水量的1/10。许昌市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8毫米,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经常出现“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被列为全国严重缺水的40座城市之一。缺水,说明城市缺乏扩张的最基本条件。如果区划调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那么许昌靠什么承载由此而带来巨大城市发展负担。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7)

如上三个民间说法,笔者认为最客观的还是第三个,可以想象,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确实不易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毕竟水是一个城市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虽然,近些年,在许昌人民的哪里下,许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民营经济发展上走出一条新路,取得了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稳居河南第四的发展奇迹。但许昌区划始终没有丝毫进展。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正式通水,每年分给许昌2.26亿立方米水,等于一年送来两个大型水库。长年缺水的千年古都从此拥有了相对充足可靠的水源。而有了南水北调的优质水源,北汝河一年可置换出1200万立方米的水,加上引黄入鄢扩大农业灌溉和补源工程。一副水城的盛景在许昌新任决策者心中逐渐成型。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8)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的许昌,护城河改造工程已经完工,曾经几近干涸的护城河迎来源源活水,城河两岸楼台亭阁,叶绿花香。十几艘水上公交划着碧波穿梭于十里城河。一年多时间,许昌似乎变成一座秀美的江南水城。缺水的许昌变成一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

缺水的问题迎刃而解,等于解决了制约许昌区划调整的最大障碍,那么未来许昌将会迎来怎样的发展愿景。虽然许昌目前已经拥有四个区的框架,如下图: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9)

从图表可以看出,实际上许昌目前已经拥有四个市辖区的管理框架,区域人口125.5万,区域面积728.5万平方千米。这个框架基本将许昌县从中心掏空,许昌县临近魏都区的乡镇已经全部纳入市区发展规划,许昌县实际管辖范围仅仅剩下外围几个乡镇。许昌县临近主城区的乡镇基本已经纳入市区发展规划,但但实际上国家承认的只有魏都区一个。这给许昌发展带来很多难以解决问题。比如,有些外来人口在许昌县临近主城区市民,他们身份证依然属于许昌县或魏都区,但却需服从东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新区的具体管辖,他们在主城区周边购买了房子,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却无法享受市区待遇。这些无疑是区划不清带给许昌发展现实问题。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0)

权责不明区域不清、管理交叉混乱,区划调整滞后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许昌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城市的发展的活力,许昌需要在解决了水的问题之后,在区划调整上有新的突破。

区划调整应立足实际,就目前来看,许昌区划最有可能的就是将许昌县整体区划。许昌县面积1002平方千米,人口82万。如果将许昌县区划,许昌市区将由目前88平方千米变成1100平方千米,城区人口也将达到132万以上。如此,许昌将赢得得更大发展空间,许昌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城市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在许昌县区划基础上,许昌应争取将长葛市区划,长葛是河南最具发展活力的县级市之一,将长葛纳入许昌区划,可巩固许昌中原经济区重要城市地位,而且还可近距离接近航空港区,借助航空港区东风,可最大限度拓展许昌发展空间。

至于禹州、襄城区划,笔者认为,目前仅仅只能设想以下,禹州也是历史名城,经济实力在省内一流,且禹州已经纳入省管范畴,区划几乎没有可能,襄城距离平顶山比较近,和平顶山有天然感情,因为水和许昌接近,纳入许昌区划可能性不大。

鄢陵作为许昌重点打造的花木休闲区,应当将鄢陵作为区划中期目标,毕竟大许昌发展也需要有自己天然氧吧。

尽快实现区划调整是500万许昌人当前最大的梦想,有梦想就会有未来,或许梦想真的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襄城县划归许昌的前世今生

襄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狩猎农耕,襄城周朝春秋时名“氾”,

郑地。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1)

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因避其第叔带之难出奔郑,居于氾,公元前540年,襄城属楚,楚灵王在氾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2019年2月21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正式发文,确认襄城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5]

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楚、韩、魏之间,隶属迭更。

秦统一六国,设襄城县,并在城颍设颍阳县,属三川郡。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项羽攻襄城,城破,将守军全坑杀之。

西汉初改属颍川郡。王莽新政时,改襄城为“相城”,属左队。东汉恢复襄城原名。

三国时,襄城属魏。西晋仍置襄城郡。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襄城郡,还并颍川。北魏又置襄城郡。太和十一年(487年),析襄城之首山,高阳山以南至滍水设高阳县,隶属汉广郡。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广州治所迁襄城。北周改襄城郡为汝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汝州,襄城仍属颍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汝州于襄城,领汝坟、期城县。贞观元年(627年)废汝州及汝坟、期城二县,汝坟原襄境归襄城县,属许州。开元四年(716年)属仙州(治今叶县)。开元十六年(738年)废仙州,还属许州,是年,又改属汝州(治今临汝)。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再属许州。天宝七年(748年)属临汝郡。乾元初改属汝州。大历四年(769年),又以叶、襄置仙州,次年州废,仍隶汝州。

五代时,后梁,襄城属许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汝州。

北宋仍属汝州,隶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属京西路。元丰六年(1083年)属京西北路。

金初属汝州,隶汴京路。太和七年(1207年),改属许州昌武军,隶南京路。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属许州,隶汴梁路。

明属许州,隶开封府。明末,李自成三进襄城,俘杀三边总督汪乔年。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许州为直隶州,十二年又升为许州府,乾隆六年(1741年),仍复许州为直隶州,县均属之。

民国3年(1914年),襄城县属河南开封道。民国14年(1925年),直属河南省政府。

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区(治许昌)。

1944年4月末,5月初,日本侵略军犯襄,在颖桥,三冀和黄柳等地受到抗日军民的奋力阻击。

1947年12月12日,襄城县解放,次年1月,隶属豫陕鄂边区,旋划归豫西第五行政区。

1949年7月,隶属河南省许昌行政区。

1986年2月18日,划为平顶山市辖县。

1997年8月,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从历史上看,春秋时名“氾”(fán)的这座城,因周襄王避难于此,得名“襄城”。秦统一六国后,设襄城县,属颖川郡。自唐贞观元年(627年)改属许州,后基本历代相沿。1949年7月,隶属许昌行政区,1986年2月改属平顶山市,襄城县属许昌管辖的历史有一千多年,只在1986年-1997年的10年时间划归平顶山,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建国初的许昌,可是要比现在的许昌市大很多了。那时候叫许昌专区,下辖了19个县(市),范围极大,境内河流、水库应有尽有,即使天旱了也可自由调水,小日子相当快活。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2)

许昌“水缸”大陈闸

然而伴随着行政区划的一次次调整,许昌这个“大哥”也不怎么“大”了:1964年,平顶山划出去了,顺便带走了白龟山水库;1982年,舞钢给了平顶山,石漫滩水库也做了陪嫁;1983年,鲁山、宝丰、叶县都归入平顶山麾下,境内的昭平台水库、孤石滩水库和北汝河鲁山县段也纷纷与老东家许昌挥手告别。

有朋友问,怎么哪儿哪儿都归了平顶山?因为那时平顶山管县较少,省里为支持平顶山尽快形成能源、煤炭、化工基地,要给它资源,就报请国务院批准大许昌撤区改市。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3)

1986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河南省调整扩大市管县领导体制的批复》和省委五号文件规定,许昌地委分别将襄县、郏县移交给平顶山市,将舞阳、郾城、临颍和原漯河市移交给省辖漯河市,将禹县、长葛、鄢陵、许昌县和原许昌市移交给省辖许昌市。

原来那个威风凛凛的“大许昌”(许昌专区),一转眼,就剩下那么点地盘(许昌市)。不知道由专区改为省辖市的许昌有多么憋屈。现在来要个过去跟随自己的“小弟”襄县,于情于理似乎都找不到毛病。

襄城县划归平顶山市后,大陈闸和化行闸归平顶山管辖,从北汝河大陈闸往许昌市区送水量骤减。直至1993年,两地达成协议,平顶山每年向许昌有偿供水900万立方米,加上榆林和周庄两处水源地供水,许昌市1995年的实际日供水能力为6.4万立方米,形势十分严峻。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4)

另一方面,许昌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形成,长葛、鄢陵等下游地段水污染严重,出现氟中毒现象,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据《许昌市水利志》记载,上世纪80、90年代,许昌市年均缺水量超过1亿立方米,全市人均用水量占全省人均用水量的一半,占全国人均用水量的十分之一,许昌市被列为全国严重缺水的40座城市之一。

而襄城县拥有北汝河、颍河两条较大河流。单举北汝河一例,其在襄城县内过境河长46.9公里,一般河宽250米,流域面积241平方公里。这对缺水严重的许昌市而言,是多么丰沛的水源!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5)

所以许昌市委、市政府不断向省里提出建议,请求襄城县“回归”许昌,同时与平顶山市协调,从北汝河向市区调水。而平顶山自然不舍,因为它看中的,是襄城县另一宝贵的自然资源——煤。

数据显示,襄城县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20.5亿吨,保有储量也达14.1亿吨,约占平顶山煤田总储量的17.2%。而且平襄两地距离甚近,经济结构趋同,“烟叶王国”襄城县还能为其归属地贡献可观的烟草税收,怎么能一要就给?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6)

于是两地争夺互不相让,一争就是十年。

1997年,经过许昌人民的不懈努力,国务院终于同意并批复河南省行政区划调整申请,把襄城县重新划归许昌管辖。至此,许昌与兄弟平顶山市“夺县争水”的漫漫长路画下句号。

2017年2月15日,《河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襄城县:中原“硅都”正崛起》,刷新了许多人对传统农业大县的经济认知。汝河以南的“襄城县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与平顶山市经济结构高度契合,园内企业享受着煤焦化循环经济链条带来的种种便利,发展的硅烷气产业创造了诸多“国内第一”。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7)

很多时候,我的襄城小伙伴儿仍会面露遗憾:去平顶山多方便啊,十来公里路,城际公交七分钟一班,是去许昌的三十多公里路、十几分钟一班车比得了的吗?而我们最爱的烙馍卷豆腐,在平顶山随处可见,在许昌不好找啊。

不过自2007年末许昌灵井人头盖骨化石被发现以来,把自己归到“许昌人”似乎有了莫名高大上的认同感。而京广线上的许昌东站,也越来越被更多的襄县人习惯。

襄城县未来火车站规划(许昌调整襄城县躺枪)(18)

有一个形容,说许昌市地图就像头雄狮:市区是心脏,禹州是头,长葛是脊梁,许昌是腹部,襄城是前腿,鄢陵是后腿。如此,每一部分都很重要,每一个县(市)都不可或缺。

其实说到底,无论归属何地,襄城县都是她自己,独一无二。襄城县有着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一直在给其归属地输血。襄县人也有着自己的步调与坚持,不疾不徐,持续发力。

如今的襄城县一手盈握两千余年的历史馈赠,一手紧抓当代经济的机遇前行,不论外面如何喧闹争抢,她知道,做好自己最重要。


来源网络信息整理

1.爱襄城县老家,看“老家襄城县”。

2.首山、紫云山、诚信、开放、包容、创新!

3.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襄城县”今日头条号立场。

4.文中图片由“老家襄城县””提供,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5.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襄城县”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6.欢迎广大人士,积极参与到老家襄城县的发展进步中,投稿或转载请发邮件至306011039@qq.com,联系电话15239396153

7.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襄城县,更好宣传襄城县,为家乡发展助力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