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栽培地与栽培设施的选择

一、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

铁皮石斛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变化铁皮石斛种子的发芽率,进而影响铁皮石斛的产量和质量。有部分学者对种龄与萌芽的关系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发现,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萌芽操作时,选用了2- 6 月种龄的种子进行分别培养,其中种龄较大的种子在培养操作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无论是萌芽时间还是萌芽率都表现为种龄越大萌芽所用时间越短,萌芽率越高。由此可见,在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优先选择种龄较大的种子进行培养。另外,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NAA、IAA、IBA 激素对试管苗培养的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幼苗的根系生长率,可以根据实际培养情况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激素,进而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

二、铁皮石斛的栽培管理技术

1、炼苗与出瓶

炼苗指的是将培育之后的试管苗移植到炼苗房,让其在炼苗房内栽植3周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内,实现试管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的整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幼苗的叶子呈现浓绿色且根系生长到一定长度之后便可出瓶栽植。

专业铁皮石斛种植技术指导(铁皮石斛组织培养)(1)

5、栽培管理

光照。郑勇平等认为,光照强度控制在3 万lx 以内最适宜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长;温湿度。铁皮石斛组培苗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地方生长,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夏季温度高时,大棚内须通风散热,同时进行喷雾降温保湿;冬季气温低时,可通过加温控制其在10℃左右即可。移栽后1 周内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1 周后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

三、铁皮石斛的采收

铁皮石斛种植2~3 年即可采收,收获适期为“立冬”后至“清明”前,此时石斛已停止生长,茎枝坚实、饱满、干燥。为了可持续利用有限的铁皮石斛资源,一般应采取“去三留二”,即采收3年及3 年以上的铁皮石斛茎干,留下3年生以下的铁皮石斛以供生长繁殖。采收后,应注意及时喷施保护性杀菌剂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就铁皮石斛培养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还是将缩短生长周期和扩大繁殖作为关键内容,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铁皮石斛生产的产量和效率,但是质量上无法得到保证,这种快速培养方式很难保证铁皮石斛的药用价值。鉴于以上问题,建议在今后的栽培技术研究中更加注重对质量的控制,加强对铁皮石斛生物特性的研究,以便于为其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