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天下》

南怀瑾聪明人的特点(南怀瑾什么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1)

现代社会,整个世界都是电子信号,好多人手里都有两三部手机,在办公室,在家里,在路上,在电梯......处处、时时都是电子屏幕。

国家大事,明星八卦,国际争端,流言蜚语,爱恨情仇,是非恩怨......

我们的两只眼睛,实在是看不过来呀。

为什么许多人年纪轻轻就眼睛不好使了,而且心脑很容易出问题?

就是因为我们用眼太过度了,看的太多,想的太多,精神耗散的太多了......

什么叫信息流?

你去刷手机,连续刷两三个小时,信息都不会重样的,其中每个标题、每张图片,都在热情地召唤你去点开、浏览、转发、评论......

信息如大河流淌,川流不息,无止无尽。

当你刷手机的时候,有没有过心慌、心虚的体验?

那就是身体给你的预警:

再这样继续下去,你就会“魂飞魄散”了!

南怀瑾聪明人的特点(南怀瑾什么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2)

南怀瑾是一个很奇特的人。

他对儒家、佛家、道家都有甚深的涉及,他本可以走上仕途,他也能从事商业,但最终他选择了只是说说话、写写书——度过了此生。

不提各界对他的争议和评价,只就南怀瑾说的话、写的书来看,我认为还是有很多道理、对人们有很多价值的。

比如,南怀瑾对现代快节奏、电子式生活的批评。

在教弟子静坐的时候,他说眼睛应该是半睁半闭,但现代人这个用眼太厉害、太过度了,所以可以闭着眼静坐。

南怀瑾还提起过自己年轻人求师问道的传奇经历,在杭州念书的时候,他曾有机缘拜访到一位据说是剑仙的老道。

老道对他说自己不会剑仙,但指点了南怀瑾如何练眼修心,老道说,「眼神不要那么露,年轻人眼神要收敛。」

然后告诉南怀瑾要怎么看花,他说,一般人看花都是眼神一下子扑上去,这样是耗散精神,是错的。

你的眼神触摸、留存在这朵花上有什么用呢?

对它,对你,一点用都没有。所以,你不要去“看”花,而要让花来“看”你。

我们看花、看草、看山、看水、看天地、看世间万物,包括看手机,都可以这样看,眼睛如照相机,让花、草、山、水、天地、万事万物......都拍到你眼睛之中,而不是你的眼神跑到它们那里去。

这是极高明的练眼、养眼的一个法门。

南怀瑾聪明人的特点(南怀瑾什么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3)

大道至简,道不远人,真正的修行本就是日常生活当中。

老道还告诉南怀瑾如何去修心。

人的心脏只有拳头大小,究竟能装下多少人,多少事,多少感情和是是非非呢?

是以,看世间万物要轻松点看,对人生的境遇也要豁达一点,尽量不要什么都想着记在心里。

心中无事天地宽,这就是人生的好风景。

后来,南怀瑾在《南禅七日》里专门讲到自己的这个机缘,并无私分享给大家——

「......我们的心脏只有拳头那么大,将来你出去会做很多很多的事......你这个心只有这样大,什么事情不要装进来,痛苦也好,烦恼也好,得意、失意……不要向里头装。我们的心脏就拳头那么大,是装不了多少东西的,什么东西,痛苦、烦恼、得意,统统丢出去,都丢出去,都丢,什么不准装进来,统统丢掉,你就前途无量,后福无穷......」

明白了这个道理,什么剑仙之类,都是小道,都可以丢掉。因此,南怀瑾说这个老道的点拨让自己一生受用不尽。

什么叫水过无痕,这就是了。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早就说过这个道理。

随着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竞争的激烈,现代人的焦虑与日俱增,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精力、精神去应付这个世界。

殚精竭虑,胡思乱想,天天耗散精神精力而没有修养和补充,你想想会有什么结果?

现在的中年人,甚至年轻人猝死增多,何尝没有身体和神气被过度透支的缘由?

南怀瑾聪明人的特点(南怀瑾什么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4)

人应该怎么保养自己的性命呢?

庄子说,要「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这句话出自《庄子·天下》中的一段: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其中说的是天地之初,混沌一片,人要天人合一,回复自己的本初面目,就应该让精神和天地相往来,万物、是非一体视之,和光同尘。

人为什么要在黑夜之中睡觉,那就是清空白天的一切,把精神回归到母体一样的混沌之中,让性命得以休养、回复。

反过来说,你的“我”是个体意识,这个自我意识越强,或者说欲望越强烈,对自身性命的戕害就越严重,也就是离天地精神越远。

长此以往,自然也就是神不守舍,魂飞魄散。

你每天打开微信的时候,朋友圈、群、链接,图片、视频、音频、文字......扑面而来,你都看,都想,都点开......

信息包围着你,信息也在占据、消费着你,你必须做出决定,哪个要点开,哪个不要看,以免让自己信息过载。

不客气地说,大多数的信息都是无用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消磨掉你的时间和精力。

南怀瑾聪明人的特点(南怀瑾什么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5)

人生在世不称意,有许多的烦恼都是自找的。

所谓小人闲居为不善,就是说平常人要是一闲下来,眼睛里、耳朵里、脑子里要是没有什么东西占据着,他就会很难受的。

现在人们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一面聊天,一面吃菜,一面还有看手机,让自己保持在线的状态,这何尝不是一种“不善”。

庄子说,「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和之以天倪」

都是在告诉人们要保持「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心中无事的状态。

佛经上说,人身难得如盲龟遇浮木孔——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一块带孔的浮木,一只瞎眼的乌龟,我们做人概率几如这只乌龟巧遇到浮木的概率。

所以,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不要轻易地耗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