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医务人员在哪种情况下选择洗手?哪种情况下可选择用手消毒剂揉搓代替洗手?

答: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首选手消毒剂揉搓。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血液或其他污染物时,或当手部暴露于可形成芽孢的致病原下,如艰难梭菌暴发时,用皂液和流动水是首选。

手消毒剂的优势在于:

1)比皂液能更有效杀灭潜在的致病菌。大多数以醇类为基础的消毒剂均含有乙醇、丙醇和异丙醇或两种成份的复方。乙醇在体外实验中对G+和G-细菌[包括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核菌和多种霉菌都有非常好的杀菌作用。30秒内就能够迅速杀灭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同时对包膜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和流感病毒均能发挥杀灭作用。

2)细菌计数明显减少。用普通肥皂和水洗手30秒可以降低皮肤菌落1.8~2.8个log10;乙醇类手消毒剂使用30秒后,人为污染在手上的菌落平均下降3.5个log10,1分钟后降低4~5个log10。使用乙醇类手消毒液后,细菌在皮肤上繁殖很慢,可能是因为乙醇对皮肤上的很多细菌有致命的杀灭作用。

3)所需时间更少。使用手消毒剂全程约为20~30秒,与洗手需要40~60秒相比,显著缩短了时间。另外,洗手需要到有水池的地方,寻找水池所花费的时间会更长。

4)更方便。手消毒剂不需要额外的手卫生设施,盛放的容器摆放自由,可以放在治疗车、病房、走廊甚至是工作衣口袋里等任何需要进行手卫生的地方,能够完全做到触手可及。

5)比肥皂和水更能改善皮肤过敏和干燥状况。

2问:哪些科室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答:手触式水龙头因需用手进行开关,易造成医务人员手部细菌的交叉污染和洗手后再次污染。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所有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医院科室按照感染风险分为普通科室和重点科室,重点科室包括手术室、产房、母婴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消毒供应室、发热门诊或肠道门诊等,重点科室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大,因此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非手触式水龙头有脚碰式、脚踏式、感应式、膝顶式和肘碰式等,优点是无需用手触摸,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其中脚踏式和感应式造价最高,且耗水量大;肘碰式较方便但易用手触摸;脚碰式造价成本较低,耗水量最少。最近有关自动感应式水龙头是医疗机构内军团菌感染源的研究得到了高度关注,调查者发现,在几个装有感应式水龙头的病区更容易被军团菌和其他细菌污染,该研究认为感应式水龙头比传统水龙头污染更严重,且更难消毒。未来的研究需要证实感应式水龙头和龙头稳流器是否是军团菌和其他医院感染的来源。

对于非新建的医疗机构,非手触式水龙头的更新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建议按照感染风险的高低和医院改造计划等来决定非手触式水龙头配置的优先次序,逐步达到所有诊疗区域的全覆盖。

3问:毛巾、干手纸、烘干机,哪种干手方式比较好?

答:目前常用的干手方法有毛巾、一次性擦手纸和感应式手烘干机。一项研究报告比较了4种干手方法:毛巾、水槽边的纸巾、烘干机和自然干燥,4种方法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然而应避免重复使用或共用毛巾以防交叉感染的风险。

1、毛巾:使用毛巾干手是沿袭多年的习惯,当前普遍的做法是多人共用一条毛巾并重复使用。为避免干手过程中再次污染手,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需要准备较多的毛巾并“一用一更换”,使用后清洗消毒,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难以实现。

2、一次性擦手纸:使用方便、快捷、对皮肤无刺激。临床科室与医院管理者往往觉得一次性擦手纸价格较贵而难以接受,但通过对一次性擦手纸和消毒小毛巾进行成本和边际成本分析,使用一次性擦手纸的单次成本反倒低于消毒小毛巾每次清洗消毒的综合成本。

3、烘干机:每次烘手时间至少1分钟,干手时间长,当同时有2人以上干手时需要等待。对于去除细菌的有效性,烘干机比纸巾作用差。烘干机通常安装在洗手池旁,长期处于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出风口处如果不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则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烘干机使用过程中强大的风力也容易导致含微生物的气溶胶播散,因此不推荐使用烘干机。

通过综合分析对比,一次性擦手纸是干手最理想的方法,适合推广使用。

4问: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抗(抑)菌洗手液?

答:抗(抑)菌洗手液配方中除了表面活性剂之外,还添加了消毒剂,能够减少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大家在选择洗手液时可能会倾向于抗(抑)菌洗手液。然而,约有几十种消毒剂可以应用于抗(抑)菌洗手液,其中部分种类的消毒剂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会造成如皮炎、过敏反应、皮肤吸收和毒性作用、消毒剂耐药等不良反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的禁售令中包含了19种抗菌成分,包括被广泛应用的三氯生与三氯卡班。

考虑到抗(抑)菌洗手液中的消毒剂成分对病原微生物清除效果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使用中洗手液污染,以及通常有持久抗菌活性等作用,建议在可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或无菌操作(如采用冲洗法外科手消毒)时使用抗(抑)菌洗手液。而通常情况下,使用普通洗手液和水即可以轻松去除手上的暂居菌落,达到洗手效果。

5问:手消毒剂开瓶后有效期多长时间?

答:GB27950-2020《手消毒剂通用要求》中要求手消毒剂的标签和说明书应标注产品有效期和产品启用后使用的有效期。WST 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要求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GB 27950的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因此,手消毒剂开瓶后的有效期,不再是之前要求的1个月,而是根据产品说明书标明的有效期执行。

但值得探讨的是,如何理解“开瓶”?醇类开瓶倾倒会挥发导致浓度下降,而按压式由于密闭性比较好,启用后是否会挥发,尚不得而知。对于这个难题,除了可以开展相关的研究,以数据为依据来制订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操作规范之外,还可以从管理方面进行改进,比如换用小包装、每两床共用一瓶、将频繁使用地点与非频繁使用地点配置的手消毒剂进行调换等,以尽量避免开启后长时间使用不完的情况发生。

6问:揉搓过程可以不按照顺序吗?

答: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附录A中A.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搓揉步骤为(步骤不分先后)

A.3.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A.3.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A.3.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A.3.4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A.3.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A.3.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手上割了一道口子要注意什么(7问7答手卫生的相关问答)(1)

7问:手消毒液到底放哪儿?

答:为达到医护人员使用手消毒液的最大效果和最佳依从性,在实际工作中放置位置应靠近诊疗护理区域,如治疗车、病床旁、病房走廊、病房门入口、护士站或准备药物的地点,也可采用小包装放在口袋里,以方便随时取用。便携式和放置在病床旁可显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关于手消毒液摆放的最佳位置,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选择离患者约1m范围之内的墙壁悬挂,其次是床尾占42%。

一些国家在距离患者较远的地方放置手消毒剂,如病房或走廊的入口处,看似非常重视手卫生,但这种策略可能会破坏长期的成功,会导致医务人员和患者不恰当和不合逻辑的手卫生行为,这些行为并没有明显的使用手消毒剂的指征,因此不会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手上割了一道口子要注意什么(7问7答手卫生的相关问答)(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