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全书按时代先后分为7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重点作家和作品。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史记》、《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

1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出处】《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

【大意】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好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欣然忘食。

【背景】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五柳先生传》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2

7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出处】《滕王阁序》(作者:王勃)

【大意】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意志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背景】王勃看望父亲路过滕王阁,都督宴请群僚于阁上,王勃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虽遭挫折,仍思进取的可贵志向。

8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出处】《师说》(作者:韩愈)

【大意】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背景】本文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阶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

9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出处】《曹刿论战》(作者:左丘明)

【大意】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

【背景】《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在长勺之战中的情景。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曹刿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

我是专栏《解析经典范文,透析写作技巧》的作者【第一任职】,该专栏专注于解析公文写作套路与技巧,坚持“理论 实战”,化繁为简, 化虚为实,确保一看就能懂、一学就能会。 如果您正为“害怕写、不会写、写不好”而发愁,欢迎点击上方链接或下方“了解更多”购买,购买成功后,请阅读专栏第二篇文章,文未有具体入群方式,您可以加入我们写作大家庭,与众多”笔杆子“一起学习进步!

18条通用金句素材(为何他人材料金句频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