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勋门,赋质纯粹,有端庄静一之德,有温和慈惠之仁”

天顺八年七月,吴氏成为明宪宗的第一位皇后,册文上如是说道。而明宪宗与吴氏的大婚,也颇为隆重,举国上下欢腾一片,仅有一人在背后暗中较劲。

这个人就是明宪宗在位年间宠爱一生的女人——万贞儿。她先以宫女身份逆袭成为当朝贵妃,又凭借狠辣手段,仅用一月,便亲手将当朝皇后拉下后位,个中的狠厉可见一斑。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

图1

但即便如此,明宪宗却仍旧独爱于她,就连自己的亲生骨肉一个个死于她手,也未曾减少半分。

————祸乱后宫————

“言动轻浮,礼度粗率,留心曲调,习为邪荡”

天顺八年八月,吴皇后被废,废后诏书上这般写道。回看一月前,她还是人人艳羡的当朝皇后,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高权利,但仅仅一月光景,她还未来得及看看这大明王朝的盛世模样,转眼就被明宪宗打入冷宫。

究竟是什么让明宪宗如此动怒?事情还要从皇帝皇后大婚那日说起。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2)

图2

明宪宗与吴皇后大婚之日,万贞儿心中十分气愤,因为明宪宗曾答应,一朝称帝,她便是唯一的皇后,而如今等来的却是他与别人的洞房花烛夜,又叫她如何不愤恨?

自古以来,女子善妒从不是好事,而这位万贞儿又拥有天子的无限宠爱,更是骄纵。

吴氏成为皇后已成定局,尽管心中万般不愿,但万贞儿仍需每日同其他嫔妃前去请安。但这位吴皇后却显然低估了她,成为皇后的她也不过十七岁,而万贞儿早已身经百战,老谋深算。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3)

图3

第一天,吴皇后便想要给万贞儿一个下马威,她让万贞儿为其斟茶,之后仍需如侍女般侍立在侧,她也老实照做,但事后却添油加醋的对明宪宗哭诉,感叹自己的苦命。

明宪宗哪里看得出这是阴谋诡计?他只知道自己深爱的女人却被苛待,心中十分恼恨自己的不作为。

事情日积月累,明宪宗心中对万贞儿的愧疚感愈演愈烈,直到一日,吴皇后对万贞儿施以杖刑,万贞儿灵光一现,她知道,机会来了。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4)

图4

那一日,皇后邀众人御花园赏花品茶,只有万贞儿迟迟未到,皇后的脸面本就不好看,而万贞儿到了之后,仍旧端着架子,不肯对自己迟到之事作任何解释。

言语之间,两人寸土不让,吴皇后气急败坏之下,便决定以后宫之主的身份教训一下万贞儿。吴皇后命人将其按住,另几个太监施以杖刑,几板子下去,万贞儿昏了过去。

再醒来时,明宪宗已经坐在床边,心疼地望着她。万贞儿醒来便立刻扑到明宪宗的怀里,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抱着他,小声地啜泣着。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5)

图5

明宪宗心头一紧,回想起和万贞儿过往的种种,回想起自己未成为皇帝时,万贞儿的温柔陪伴,他越想越气愤,立刻命人下召废后,将吴皇后打入了冷宫。

扳回一局的万贞儿,本以为这次便可以稳坐后位,但宫女出身的她,还年长皇帝17岁,又怎么可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呢?

明宪宗本想兑现承诺,让万贞儿做皇后,但众大臣及两宫太后均不同意,只好作罢。随后迎娶了王氏,封为孝贞纯皇后,这位王皇后对万贞儿的手段也早已了解,入宫后也只好对万贞儿处处忍让。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6)

图6

万贞儿在后宫仗着明宪宗的宠爱,横行霸道,而她自己在深宫多年,更是了解皇帝,十分擅长迎合皇帝,以致于皇帝极少出入其他嫔妃的宫中。

直到成化二年(1466年),万贞儿终于高龄生下一子,是为皇长子,此时后宫妃嫔更是无人能敌。

但或许是造化弄人,万贞儿的孩子还未取名,便在十月后夭折,而万贞儿彼时也已三十七岁,再想生下龙嗣则是难如上青天。自此,失去孩子的万贞儿心思变得更加歹毒。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7)

图7

她不愿其他妃嫔有怀孕的机会,便整日想方设法吸引皇帝。每次皇帝驾临,她便打扮得十分俏丽,身着华服以侍陛下。

皇帝也对她的新鲜装扮十分感兴趣,似乎万贞儿存在,六宫粉黛便都失去了颜色。

但即使如此,仍有不少妃嫔或侍女偶然有孕,万贞儿顾暇不及,便命身边太监在四处广布暗线,一旦有人传出怀有身孕的消息,便立刻给她们送去一副“安胎药”,正是因此,明宪宗三年都再无一子。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8)

图8

成化五年,柏贤妃诞下第二位皇子,万贞儿便向明宪宗请求,收养其至昭德宫。而皇帝对于万贞儿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不是不知,而是早年的依赖与情分让他无法割舍万贞儿。

面对万贞儿的请求,他也只当是万贞儿思念孩子了,便应承了此事。成化七年,明宪宗应众大臣要求,册立柏贤妃之子为太子,但仅过两月,太子再次夭折。

而后这样的事情频频发生,《明史·后妃传》里这样记载:“饮药伤坠者无数”,足以看出万贵妃的心狠手辣。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9)

图9

明宪宗也在岁月的磋磨中逐渐老去,偶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的鬓角已生出许多白发,这才感叹道:“老将至矣,无子。”

————天命之子藏于冷宫————

乾清宫内,张敏听到皇帝陛下的哀叹,心中不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圣上已有后,匿不敢现!”

明宪宗一听,立刻正襟危坐,问道张敏太监这是何意?张敏才将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

原来,六年前,明宪宗经过皇室内库时,偶然识得一名宫女,这名宫女姓纪,出自广西土司瑶族,成化初年的大藤峡之战她的家族被明朝所败,被俘入宫,做了宫女,也颇有些文采。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0)

图10

明宪宗被纪氏貌美的外表和内敛的才华所吸引,短短时间就临幸了她。事后皇帝对此事很快淡忘,而纪氏却在一个月后发现自己已有身孕,惊讶不已。

但万贞儿的行事手段,宫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她不敢作声,小心翼翼地请求调岗,去到了偏僻的库房当差。

但万贵妃的耳目众多,她又如何能逃脱?纪氏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很快便被万贞儿发现了。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1)

图11

万贞儿十分生气,立刻命人送去“安胎药”,但送药前去的宫女发现纪氏的肚子已经如此之大,凑近一些都能听到孩子的胎动了,这使她更加下不去手了。

逼着纪氏饮下一些后,便停了手,带着人返回,回去复命道:“纪氏已将安胎药悉数服下”这才让万贞儿放下了心。

很快,十月之期来临,纪氏拼着性命在安乐堂诞下了皇子,孩子的啼哭声再次惊动了万贞儿。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2)

图12

万贞儿派来张敏,嘱他结束孩子性命,却没想到,张敏看着这个鲜活的生命,终究没能“完成任务”,随后还将孩子及纪氏送去了冷宫吴皇后那里,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纪氏带着孩子生活在冷宫,常年阴雨潮湿的环境,让她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但她不得不担忧着孩子,长到六岁,孩子的胎毛都不曾修剪过,出生时头顶还少了一块,那也是万贞儿逼她喝下堕胎药留下的痕迹。

终于,皇帝陛下得知了此事,立刻准备将他们迎回。纪氏见到那个身着黄袍的人向他们走来,眼含热泪,抱着孩子哭泣道:“儿去,吾不得生!”随后又告知孩子,穿着黄袍的那人,便是他的父亲。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3)

图13

孩子拖着长长的头发朝宪宗走去,穿的衣衫褴褛,顿时让宪宗一阵心疼。宪宗抱着孩子左看看右看看,悲喜交加,眼泪忍不住地流出,感叹道:“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孩子!类我!”

随即,纪氏也被迁到永寿宫,宪宗多次来看望她们母子,本是其乐融融之象,这件事情却让万贞儿怒火中烧。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4)

图14

没过多久,纪氏死了,张敏也死了。

《明史·后妃传》里曾提到:“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这个妃是谁已是不明而喻。

得知孙子的生母逝去,周太后坐不住了。周太后是宪宗的生母,她对于万贞儿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十分了解,她再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孙子横死她手。

她对宪宗说:“你还是把孩子交给我照看吧!”此后,孩子便安稳地在周太后的仁寿宫长大。后来,这个皇子还被立为了太子,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5)

图15

但万贞儿并没有就此放弃,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那一年宪宗听信了万贞儿的谗言险些废储,幸得钦天监以天命之言护住太子,这才打消了宪宗易储的念头。

由此看来,宪宗果真专宠万贞儿,对于她所有的胡作非为,照单全收。古往今来,一世钟爱一人本就难得,那万贞儿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一切,恐怕还要从宪宗悲惨的童年说起。

———— 两为太子 ————

正统十二年(1447年),宪宗出生在紫禁城,那时的明朝未见波澜。

正统十四年,宪宗不满两岁,但正逢瓦剌来犯,为保后嗣安定,英宗立其为太子。

是年,英宗正宠信宦官王振,听信谗言御驾亲征,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那年,宪宗三岁。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6)

图16

政治格局的变化将三岁的小太子推上了王位,取而代之的是成为提线木偶。宪宗的王叔朱祁钰将手伸到了朝政事务,成为了监国王爷。

但毕竟宪宗年幼,无行事能力,众大臣与太后商议后决定,拥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国号为“景泰”。

正当朱祁钰准备在王位上“大展宏图”之时,第二年,英宗便被释放归国。朱祁钰也十分无奈,不愿将王位拱手让人,只好设法囚禁了“太上皇”。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7)

图17

景泰三年(1452年),本是皇太子的宪宗也被废为沂王。

一朝从高峰跌落,从众星捧月变为落井下石,宪宗的心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也在精神压力与外界流言的打击中,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在所有人对他弃如敝履的时候,伴随他成长的除了口吃,还有服侍他多年的宫女万贞儿。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8)

图18

万贞儿没有如同他人一般离他而去,也没有因他是个孩子便苛待于他,相反的是,在那些官僚嘲讽他之时,在那些雷雨天阴暗之时,是万贞儿的一双手将他抱在怀中,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哄他入睡。

在小小的宪宗心里,她不但是宫女,也是亲人。但万贞儿却并不是省油的灯,她是宪宗的贴身宫女,此生若不服侍宪宗,他人之身她也无法再靠近,因此,她笃信宪宗一定会翻盘。

事实证明,她赌赢了。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病重,身为太上皇的英宗早已暗中布局,最后成功复位,宪宗也跟随复位皇太子的身份。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19)

图19

那些早年打压过他的人又换了一副嘴脸,让宪宗无所适从,每当此时,只有看到万贞儿,宪宗心中的不安才能稍稍平静。

万贞儿也将这种特殊的感情,有意无意地转变成了畸形的爱恋。宪宗登基后,万贞儿成为了宪宗的第一个女人,从此,她也成为了宪宗心中不可替代的女人。

明宪宗朱见深雄才大略的铁血鹰派(明宪宗晚年感叹膝下无子)(20)

图20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贞儿结束了她权谋的一生,宪宗无比哀伤,仰天长呼道:“万氏长去了,我亦将去矣!”后,辍朝七日,八月后随万氏而去,终年41岁。

结语

自古以来,“红颜祸水”一词根深蒂固,诸如杨贵妃盛唐之下是点缀,战乱之后是祸水,便清晰可见人们对于女人的歧视。

而万贞儿纵然祸乱一生,但也是因为她,才得以让年幼的宪宗心灵有了一丝安慰。而宪宗若是能正视自己的情感,将家国治理好,那即使再来十个万贞儿,他又有何惧呢?

纵观宪宗的一生,成也万贞儿,败也万贞儿,不能说万贞儿无错,但宪宗亦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