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当它如溪流一般潺潺流人心扉,辽远清静的感觉自然而来,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了无障物。

一声“阿呵咿嗬”响起,蒙古长调即刻就能把你带进绿色茫茫的草原,带进奔腾的马群,带到辽远无际的天边……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1)

骑上了轻快的走马

拽上扯手,慢点走

你要去的地方很远啊

千万别灰心

越过好多的山川

走路要掌握快慢节奏

跟知心的朋友们就要见面了

和睦一心

永远都幸福

—— 《走马》 蒙古长调民歌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2)

最接近心灵的声音

你或许不懂蒙语,却无法不为蒙古长调的歌声所动容,沉醉。曲折通透直抵人心的拖腔,给人一种伫立草原且不断延伸的时空感。

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悠长的歌曲”,是相对于短调民歌而言的,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是蒙古民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长调词少腔多,内容上常带叙事性,绝大多数都是描写草原、蓝天、白云、骏马、骆驼、牛羊、江河、湖泊等,以对草原景色的由衷赞美和感叹来表达对草原生活的热爱,还有一些感怀父母养育之恩,讲述对季节的变化、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等生活哲理或讴歌纯真美好爱情的,整体上庄重,大气,不媚俗轻浮。

即性发挥是蒙古长调的魅力和活力。虽然歌词少,但在腔调上,演唱者往往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临场发挥,唱起来很随意。常常每一行歌词的第一个声母是相同的,有着传统蒙古语诗歌的特色,依据音律的不断变幻给人以美轮美奂的感觉。

长调演唱可以是清唱,也可以用马头琴或四胡伴奏。在马头琴低回婉转的旋律配合下,更能完美地表现出草原的古老、雄浑与神奇。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3)

草原儿女的心灵唱响

在一个无需登高就可以望尽天涯的草原,在一个阔大得几乎没有真实感的空间,一个人的灵魂不可能不喷发声流,不可能不用这种呼号来寻找遥不可及的耳膜。

——韩少功散文《蒙古长调》

“长调歌后”宝音德力格尔曾经讲过她亲历的一件事:七岁多的时候,有一回在野外,她和父亲被几头野狼围住。情急之下失明的父亲拉起了马头琴,她唱起了《辽阔的草原》,终于奇迹出现了,狼群停下脚步聆听,而后慢慢离去……

蒙古人相信,长调不仅是伟大的,也是神奇的,它不仅能动人肺腑,而且能打动动物的心灵。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4)

孤独的白驼羔

饥饿的时候悲嚎了

想念红褐色的母驼

禁不住地嚎叫

有母亲的白驼羔跟着妈妈欢跑哩

失去母亲的白驼羔围着桩子哀嚎

—— 《孤独的白驼羔》

这是一首流传在蒙古草原上的古老民歌,除了曲调优美之外,更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拒绝给自己孩子喂奶的骆驼妈妈重新接纳小驼羔。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5)

长调多流行于牧区,一般用蒙古语演唱,演唱形式上,主要是独唱,也有齐唱。

独唱中还有一种被称作“呼麦”(又称“浩林·潮尔”)的独特双声唱法,即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并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从而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6)

齐唱中也有一种独特的复音演唱方式“潮林哆”,即由两部分人演唱,几个人唱持续低音,一个人唱高音。低声部以其广博的气势表现沉寂的大地、宇宙的运转、时光的流逝等,在低声部的补托下,高声部采用各种华彩唱腔呈现出跳跃的高音,表现一种遥远飘渺的空间感,两个声部合奏共鸣共同创造出一种浩瀚深邃的意境。

宜于叙事更长于抒情

古老的宴歌《六十个美》,仅在一首淳朴的单乐段歌曲中就唱出了六十个美的事物: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候鸟鸿雁、阳光云霭、明月繁星、山的景色、海的风光、怒放的鲜花、清澈的流水、弹拨的琴弦、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天下的太平……

对于创造了《江格尔》这样伟大史诗的英雄的民族,如果将粗犷豪放视为其外在性格,那么善良多忧则是其内在性格。蒙古族散文家鲍吉尔·原野阐发的聆听长调的三重境界说得好:首先听出的是悠远,其次,听出的是苍凉悲抑,而在第三重境界,就会听出蒙古人那绸子一般柔软的心肠。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7)

一首长调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事物或主题,很少有长篇巨制。歌词词少腔多,多两行一段,各行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往往四句话的唱词就能唱好几分钟。

长调最具风格特色的演唱技巧是被称之为“诺古拉”的颤音。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是长调的华彩部分,唱法多样,既有如丝般柔美的折音,又有如颠起的马步一般爽脆的折音。

唱“诺古拉”最重要的是气息,发声时,要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如水波一样起伏的抖动,一般抖两三次。它的这些特殊的发音技巧和微妙变化,现代曲谱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因而诺古拉是没法教的,它需要歌者自己去体会,是自然唱出的,即使同一首长调,每个人唱出来的感觉也不一样,而在草原人眼里,你只要骑上骏马轻轻颠簸,合着马蹄的节奏,随着气息的波动,便会自然而然唱出这种独特的颤音来。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8)

情与爱是蒙古长调永远的主题,迎着日出日落,如泣如诉,构成雄浑壮观的天堂草原与靓丽文化的传承。

最好听蒙古长调(长歌一曲向天边)(9)

长歌一曲向天边,世世代代逐水而居的草原儿女,一敞开嗓子就能够为我们描摹出的让我们感同身受的画面。

那嗓音里有草的清香、马的嘶鸣、高远辽阔,卷卷舒舒的白云,洁白的蒙古包,草映斜阳,那是辽阔草原上的天籁之音,那是离自然和心灵最近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