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95岁的查理·芒格在洛杉矶的家中接受了《华尔街日报》长达六小时的专访。

查理芒格的13个建议 读查理芒格的专访有感(1)

看完了这次访谈,感悟至深,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们的想法非常简单,弄清楚犯愚的标准并避免。有些人收集邮票。而我收集疯狂和荒谬,然后避开它们。这效果令人惊讶,因为我已经发现了很多有才华的人都犯蠢的例子。”——查理·芒格

我正式开启自己职业投资的生涯,于是不得不去思考,我管理资金,超额收益从哪里来?

从逻辑上来说,我仅从网络的公开信息寻找投资标的,属于闭门造车的投资模式,不太可能有超额收益。因为市场上比我更聪明,更有资源,更有专业知识的人太多太多。因而我不是优等生。

当然,我是职业做投资的,在勤奋和时间方面,我还是超过大多数人的,所以也不算是差等生。

那么,我该如何去获取超额收益?

芒格说道:“对于平庸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获得成功的方式,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避免所有犯愚的标准。成为一个天才很难。我不是想成为天才,我只是想避免愚蠢,包括天才的愚蠢。明白这一道理可以使得一个有中等能力和工作习惯的人能够获得比他的思维能力更多的东西。”

我认为要善于“守拙”,等待天才犯大错的时候,捕捉错误定价的机会,才能获取超额收益。

怎么“守拙”?

寻找市场已经展现出来的风险点,在风险被充分暴露与定价后,选择主动承担风险,等待风险被时间化解。所谓站在时间有利的一方,就是这个意思。

反之,一个公司市场认为再好,但如果市场认为没有风险点、担忧点,则最好不去介入,因为基本没有超额收益了。

但自己该怎么避免同样犯愚蠢呢?

我想,应该是尽量让自己不被得失牵引,做个局外的旁观者。这意味要做到仓位的亏损或盈利不影响自己的得失心。足够的分散,足够的平常心去等待公司基本面的改善,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演变。

“我总觉得机会是转瞬即逝的,即使在无比顺利的人生中。一旦你遇到了,你必须积极地抓住它们。这一课在任何商学院里都不会教授。每个有逻辑思维的人都应该在生命的开始就知道这件事情,但却几乎没有人知道。如果把伯克希尔过去60年内完成30项最大的交易剔除,伯克希尔将会剩下什么?不多。我们不会穷,但我们也不会富裕。也许每两年一次,我们会遇一个重要的机会,不会很多”——查理·芒格

既然上面说到了要等市场的聪明人犯错的时候,那么机会应该是非常少的,且短暂的。

这两年做投资最大的教训,就是市场上到处都是机会走来走去,但我们要学会去拒绝那些平庸的机会。把精力和资金留给那个最佳的机会。这个道理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反复说到了。

券商分析师每天可以发上千份研报,多的时候一个星期十几场路演。里面有几十条投资线索、逻辑,上百个看好的公司。这些研报大部分都数据翔实、逻辑清晰、论证严谨,似乎每一个背后都有不得不买入的理由。但是大部分都不值得去尝试,如果你每个机会都想投机一把,那么只可能得到平庸甚至更差的结果。

因为参与这些平庸的机会,挤占的不仅仅是你的资金,还有你的精力,最终带给我们的机会成本比想象中大。即使没有亏损,但损失的是时间价值,白白浪费转瞬即逝的机会行情。比如今年的养猪股,5G,国产软件。

“我很喜欢一位英国演员塞德里克·哈德威克爵士说道:‘我当了这么久的优秀演员,我已经不再知道我对任何一个问题的真实看法。’我认为他出了真理。这就是我们的政治家和一些商界人士的表现。他们在对自己洗脑。我不这样做。”

每个投资者都喜欢对自己洗脑,尤其是公众人士,包括写公众号、博客文章的人。

查理芒格的这句话也提醒了我,写公开的文章只是为了真实记录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为了博得眼球。如果我为了追求更多的阅读量和迎合大众口味,那么只有一个结局:我的投资成绩会越来越平庸。

本号的目的,就是收集大量的投资机会,并记录本人对这些机会的判断——是否有足够大的赔率可以让我们去下注。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