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咏麟历次演唱会歌单(香港三大乐队加持的谭咏麟专辑)(1)

今天又是谭校长25岁的生日,听一张他的唱片祝福一下。发行于1988年的《拥抱》,在谭咏麟的经典专辑里,可能不是排在第一梯队的。但有时候所谓的排名,也是一种玄学,就比如这张《拥抱》,对于我、对于很多伦迷来讲,肯定会认为这是一张水准相当高的专辑,和校长任何一张唱片相比,都不输下风。不过,《拥抱》这张专辑有一点确实不太成功,就是最后专辑的同名曲,没能做到支撑起这张唱片的经典记忆,以至于很多歌迷若干年后回忆起来,往往会把这张专辑称为《水中花》。《水中花》的确是这张专辑最为出圈的作品,直到今天,它依然是谭校长经典曲库里第一梯队的代表作,也是各种商演里必选的曲目之一。而《拥抱》这首歌曲,在谭咏麟历史上个人专辑的专辑同名曲里,可以说是相对没有存在感的一首,至少我个人对这首歌的印象,也是一般。复盘这张专辑,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这张专辑出现了当时香港三大乐队的元素加持。所谓香港三大乐队,一是Beyond、二是“太极”,三就是“佚名一派”。这张专辑里的《千金一刻》,是黄家驹作曲、黄家强填词的作品。一年之后,又被收录在Beyond《真的见证》专辑里,录音室版本的主唱则是黄贯中。对比两个版本,当年的黄贯中由于没有开嗓,所以摇滚质感并不强,而谭咏麟对于歌曲的演绎,则偏向Pop的稳健和中庸风格。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包括张国荣、张学友等当时的香港主流歌手,对于摇滚风格的演绎,还是会强调控制和驾驭,而不会在作品里有破音、即兴和破格的元素。要说那个时代的主流歌手中,能够把摇滚乐唱出更接近摇滚特质的,可能也就林子祥了。在我印象中,被谭咏麟邀歌的唱作人(乐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歌曲收回重唱,这样的例子可以说非常之少,比如从《第一滴泪》就开始合作的刘以达,甚至就从来没把谭校长的作品又拿去“佚名一派”循环利用。说到刘以达,在这张专辑里同样也参与了两首作品。《领航灯》是他作曲和编曲的作品,而专辑最为经典的《水中花》,也是刘以达编曲的作品,这两首作品的键盘与合成器演奏,同样也是刘以达。不得不说,《水中花》这首歌曲的成功,除了简宁词曲一体的东方韵味,也有刘以达在编曲上的功劳。梦幻的电子加上东方的意境,也将这首作品处理的亦古典亦现代,而结合简宁“如倒映水中的印花,只可看看未能摘去”这种《红楼梦》式的东方哲学和诗学,甚至还可以和“佚名一派”经典作品《石头记》的美学世界打通。当然,这首歌曲里黄安源的二胡演奏,更是点睛之笔。值得一提的是,你现在仔细听《水中花》的编曲,里面同样有点燃气灶的嗒嗒嗒嗒嗒声,是不是和现在Trap的标配音色非常像?而《领航灯》也是专辑里我很喜欢的一首作品,当然它也确实很“佚名一派”。至于“太极”乐队,在这张专辑里主要是指邓建明。Joey在这张专辑里,共参与了《同根生》、《变奏》、《80岁后》三首作品的吉他演奏。《拥抱》整张专辑除了两首歌曲由刘以达制作,四首歌曲由香港乐手参与,还有《拥抱》、《都市猎人》、《千金一刻》和《午夜皇后》四首作品,均由日本音乐人负责Full Band。其中,《午夜皇后》改编自The Yardbirds的经典作品《Heart Full of Soul》,而这首歌曲倒不是单纯的填词翻唱,入江纯的编曲,实际上已经改编了整首作品的气质,让歌曲更符合八十年代日系摇滚的气质,甚至还有点City Pop的味道。而在同年稍后发行的国语专辑《心手相连》里,校长还用这个编曲,演唱了英文原词的版本。另一首《水中花》,则在同样不动编曲的情况下,由台湾地区词人娃娃重新填写了国语版,这也一定上扩大了这首歌曲的传播效应,尤其是后来谭咏麟在央视春晚演唱后,更让歌曲突破了歌迷圈,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场景被传唱。校长在这张专辑里也有《都市猎人》、《变奏》和《同根生》三首作曲作品,《变奏》和《同根生》与同期那些日本经典流行作品相比,同样不落下风,校长在旋律的谱写上真是非常悦耳。而《都市猎人》的某些细节,则总会让我想起《知心当玩偶》。这张专辑有我一首可能不那么出圈的心水歌,那就是改编自森进一作品《冬のリヴィエラ》的《80岁后》,填词人则是当年还很年轻的林佚名。当然,《80岁后》也是一首需要一定阅历,才能感触更深的作品,虽然不一定非得到80岁的年纪,但人生越往后走,才越能体会“古老光景又亮起”的穿越感。值得一提的是,专辑的同名曲《拥抱》,虽然由日本音乐人綱仓一也作曲,但却并非翻唱日本歌手的作品,而是谭咏麟自己翻唱自己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的原作是《はなさないで》,这也是1988年7月,谭咏麟在日本发行的EP专辑中的一首歌曲。另一首《Jealousy》,则就是1987年作品《千年埋藏》的英文版。再祝校长生日快乐,虽然校长的性格,看起来怎么都不像处女座。而现在的校长也越来越接近《80岁后》的年龄,时光真是好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