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1)

患者:我总是腹部不舒服、口苦、腹胀,有的时候还腹痛,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之后。有的时候,发生在空腹。

医生:您这种情况,应该做个胃镜,检查一下。

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胆汁反流性胃炎。

患者:医生,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怎么回事呢?胆汁反流性胃炎,会引起上面的症状吗?

医生:是的,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上常有腹部不适、腹胀、口苦、腹痛等情况。有的时候是持续性的,常常是间断发生。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2)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由于胃镜技术的普遍开展,胆汁反流性胃炎非常常见,这种疾病的发现率也越来越高,研究发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11.3%。由于胆汁反流到胃腔内,反复刺激胃黏膜、食管粘膜,导致胃粘膜损伤,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或胃粘膜病变、胃黏膜肠化、上皮内瘤变、Barrett食管,甚至癌变等,所以近些年来,引起了专家们高度的关注。

过去由于内镜的检查不是很普遍, 加之没有无痛胃镜,很多人以为是胃镜操作导致的呕吐反应,刺激引起的偶尔的胆汁反流。后来无痛胃镜的发现,更多的胆汁反流性胃炎被发现,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也提高了,研究也多了。

什么原因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呢?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3)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4)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5)

我们知道,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参与消化过程。胆汁由肝脏产生,一部分存储在胆囊内,进行浓缩,一部分直接通过胆管-十二指肠乳头排出到十二指肠腔内,帮助消化脂肪类食物。正常的消化管道的顺序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

幽门是胃的出口,过了幽门就是十二指肠。正常情况下,胃-幽门-十二指肠有自己的运动特征,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完成消化功能。如果它们之间的运动功能失调了,比如太慢了,太快了,太乱了,都会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逆向反流,从十二指肠通过幽门反向流入胃腔、或食管腔内。逆行流入胃腔、食管腔的十二指肠液体,主要是胆汁样液体,就会损伤胃黏膜、食管粘膜。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6)

什么情况下容易导致运动功能紊乱,胆汁反流呢?

  1. 胃、十二指肠手术后、胆囊切除术后

有些手术之后,会导致这种反流。

比如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切除术后,由于手术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结构,会导致胃十二指肠协调功能失调。功能失调会引起胆汁反流,进入胃腔内,引起随后的损伤反应。

2、胃肠激素和神经肽分泌紊乱

胃肠道粘膜会分泌很多激素,比如胃泌素、胃蛋白酶元、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等,这些激素正常情况下,协调胃肠运动。如果这些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影响胃十二指肠的规律运动,导致运动节律紊乱,也会导致胆汁反流。

3、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胆汁反流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常寄生在胃黏膜。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共存,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影响十二指肠及胃窦的节律收缩,导致胃蠕动减弱,从而引起或加重胆汁反流入胃,并和其他因素一道协同加重胃黏膜损伤。

4、胆道系统疾病

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引起胆汁反流,此类患者约占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50%,其机制可能是胆囊收缩素(CCK)和胃动素(MTL)分泌及调节功能均紊乱,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反流的胆汁对胃黏膜有什么作用呢?

十二指肠液中主要是胆汁,其中含有胆盐、胰酶等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胃里面,会损伤胃黏膜,溶解胃黏膜的磷脂层和胆固醇,损伤胃黏膜物理屏障,同时还会导致胃内H 和胃蛋白酶跨过黏液屏障逆向弥散,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研究发现,胆汁反流的程度与胃黏膜炎症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7)

如何诊断胆汁反流呢?

1、Bilitec 2000仪胆汁反流监测

这是一种仪器检查方法,使用光度计探头探测胃内胆红素特征性的吸收峰,从而诊断胆汁反流。检测值与胆汁反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特异性高,但敏感性稍差,有些胆汁反流不能被发现。

2、放射性肝核素显像

这种检查方式是将放射性物质Tcm标记的亚氨基二乙酸静脉注射,然后使用单光发射计算机

断层成像技术检测,有胆汁反流的患者可以看到放射性核素逆向从十二指肠反流到胃内。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十二指肠胃反流指数。反流指数与胃内胆汁酸浓度相关,存在胆汁反流的患者该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8)

3、胃镜

这是最常见、最直观、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可以看到胃腔内反流的黄绿色胆汁样液体,也可以看到受损伤的胃黏膜表现,比如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红斑、出血、甚至溃疡等。红斑往往表现为条索状或条状、纵行分布分布的红斑。一般来说,胃窦、手术吻合口周围比较重。根据胃腔内黄色液体的清亮度、粘稠度,可以分级胆汁反流的程度,如:

0级:黏液湖清亮、透明

I级:黏液湖清亮,淡黄色

Ⅱ级:黏液湖黄色清亮

llI级:黏液湖呈淡黄色或深绿色。

0~I级为生理性反流,不会引起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病理性改变。

Ⅱ~Ⅲ级为病理性反流,会引起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病理改变。

由于胃镜检查是随机的,胆汁反流是间断的,不是持续的,所以有的时候判断需要根据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4、磁共振成像诊断胆汁反流

钆塞酸二钠注射液增强磁共振和胃镜检查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使用造影剂60 min后进行胃镜检查,并记录胃内造影剂剂量,评估十二指肠胃胆汁反流。其结果显示钆塞酸二钠注射液增强磁共振在胃内胆汁分泌的造影剂与内镜检查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存在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9)

如何治疗胆汁汁反流性胃炎?

1、一般治疗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时间、合理均衡膳食、调节心身状态、适当运动锻炼,忌刺激

食物,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基础治疗。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络合胆汁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胃肠动力药物、利胆类药物等。

3、络合胆汁的药物:

(1)消胆胺

消胆胺能结合胆酸,减少胃黏膜的损伤。其与胆汁的结合为不可逆,这会影响胆汁酸的肠一肝循环,影响部分营养物质的吸收。

(2)铝碳酸镁

有中和胃酸、结合胆汁酸的作用。保证胃内pH维持在3~5,减轻H 与胆汁协同损伤作用,还能通过某些机制促进氧自由基的清除,增加前列腺素E的合成,进而减轻胃内黏膜炎症、促进溃疡愈合。铝碳酸镁的独特晶状结构为层状网络结构,使其可以在酸性环境中结合胃内胆汁酸,当结合物进入肠腔的碱性环境时又与胆汁酸分离,而不会影响肠一肝循环。

4、PPI :在因胆汁反流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或合并H.pylori感染而需要根除时,常需使用PPI。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

目前还有新一代的抑酸药物,如富马酸沃诺拉赞。

5、促胃肠动力药物:

临床上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使用胃肠动力药较为普遍,其临床效果较好。促胃肠动力药物按照其作用靶点及机制可以分为:阿片肽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受体阻断剂、胃动素受体激动剂、5一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

(1)阿片肽受体激动剂:曲美布汀主要通过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促进胃肠动力。该药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腹泻、心动过速、头痛、眩晕等,一般反应均较轻微。

(2)多巴胺受体阻断剂:甲氧氯普胺主要用于胃动力不足及各种消化不良,其易通过血一脑屏障引起椎体外系反应,故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极少使用。多潘立酮为选择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极少能通过血脑屏障,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用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谨慎使用。

(3)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红霉素是较早使用的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其主要通过与胃肠道平滑肌的胃动素受体结合,促进胃肠动力。因其是一种抗生素,长期使用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调,临床较少当作胃肠动力药物使用。

(4) 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枸橼酸莫沙必利是一种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刺激胃肠道平滑肌运动,促进胃排空。其不良反应较少,此药常与PPI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一起合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5)盐酸伊托必利:其促进胃肠动力作用与盐酸莫沙必利相当。常与铝碳酸镁等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6、利胆类药物:

熊去氧胆酸能竞争性地抑制内源性毒性胆酸在回肠的吸收。主要作用于肠一肝循环,改变胆汁的成分,能减少胆汁反流及反流胆汁对胃黏膜的损伤,常与铝碳酸镁咀嚼片及枸橼酸莫沙必利等药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且效果较只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及莫沙必利更好。

7、中医药治疗

中药方剂如四磨汤、胆胃舒颗粒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复发。针灸、推拿、艾灸、穴位注射、穴位理疗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中医药及针灸治疗丰富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手段,也具有其独特优势,可以酌情使用。

8、手术治疗

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治疗方法。

如果严重胆汁反流的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时,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其主要手术方式为Roux-e11.Y胃大部切除术,此术式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胆汁反流入胃内,但创伤较大,不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胆汁反流性胃炎到底怎么才好(胆汁反流性胃炎知多少)(10)

总之,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因病机复杂,多因素致病,长期胆汁反流,会引起胃炎、溃疡、甚至食管癌、胃癌等。

早期明确诊断,给予相应治疗,会缓解症状,改善炎症,避免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