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多人优选国企,不论是毕业生还是社会求职。大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毕业生想要进入国企或者公务员、事业单位。而我个案辅导中,听到太多社会求职的朋友说“我想,还是找国企”。
那么我提醒大家谨慎,因为我发现很多国企类型岗位,容易让其从业者进入一种负面消极的状态。我承认我没有大数据证明,因为也很难有一个研究,所谓某个领域内的人,比某个领域外的人,更不幸还是更幸运。
所以下面是我的直观经验,欢迎讨论或者反驳我,我愿意看看大家的意见。一类朋友,我2-4年前辅导过,进入了国企,那么如今看来,似乎失去了刚毕业的乐观和憧憬,而有浓重的焦虑——看到了权利和财富的魅力后,非常渴望,但是没有路径。这类同学往往是小镇上来的女生,而国企的机制太过于庞大。比如一位女孩,毕业后在一家事业单位媒体,岗位是邀请各地名人做节目。一年后,这位同学自学了品酒、奢侈品鉴赏,她想凭借自己的社交能力,找一个更高工资的工作,尽快实现财富自由。然而,求职状态非常不稳定,走不下去,又放下奢侈品。
一类朋友,深陷强制加班和虚假忙碌,已经有7位相关领域同学,和我分享了“领导规定,他不走我们不能下班”,“我们早上9点上班,不过领导要求我们8:20必须到”,“现在我们都是单休了”、“我晚上9点走,领导开会批评我了”;“大家宁愿打游戏也不敢走”。但是并不是我个案辅导的互联网或快消那种真的非常忙碌而离不开人,而是没那么多事情,或者不停地重复自己。
很多国企最后会陷入“帕金森定律”。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
这个定律是说,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叠高,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而且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价值,“部门之间倾向于给对方制造工作”。每次开会,都是从“优化程序、避免风险”的角度,不断地增加流程中的会议和文件。这种时候,当然会手忙脚乱,因为流程、表格、汇报很多,会议、监督、评估、审核也很多。
一类朋友,不管学历和专业,都成了行政。也许是学机电的、飞行器的、工业设计的,但是如今的主要工作是制作修改PPT、校对报告和表格,以及会务服务。
一类朋友,总有人际关系矛盾。一位金融事业单位的女孩,说保安告诉她,另一位女孩说她眼睛太小,而这种事几乎每天发生。也有粉丝给我留言,感觉在单位内,关于出身、亲属关系的八卦特别兴盛。
最后还有人,每天服用love and peace的心灵鸡汤。上一分钟吐槽领导极品同事事多,而当我询问如何改变时,回答“我现在也看开了,我不管别人,就做好我自己”或者“我现在早就和世界、和自己谅解了,很平静,考考证”……
这种困境,在私企也会遇到,但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之一,你的问题不被认为是问题。
有一次沙龙,我说了一句“我个案辅导的一位国企同学”,旁边的人立刻很惊讶“我天,国企的人还要找职业辅导吗?”。你已经进入这里了,那你还有什么资格悲伤呢?
而我觉得最孤立无援的情况,就是我的问题被人彻底否定,“不,你没有问题”。
不一样之二,你离不开。
因为离不开,那么当下的矛盾,要么你能想办法将其升华,要么,不死不休。至于为什么我说离不开,参照上一条的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会被个体内化,而某些领域看似主流,却又如同孤岛。在孤岛上几年后,人会更恐惧,我能应对外界的竞争、压力吗?
不一样之三,体制内强调服从。
虽然私企也有极品领导,但是私企的领导取决于个体品质,再说必须遵守劳动法,更容易有社会舆论监督(网上吐槽极品HR的,基本上都是私企),而体制内,服从是官僚机制的特点(此处官僚机制是中性词,是一种组织特点,强调集体而非个人)。
这几年,我见到很多年轻人,这这个领域内岗位,被磋磨得如同祥林嫂。
比如下面是一个高赞的回答,介绍这个领域内的生存智慧。
第一段是你何必努力。“单位姓国,不随你的姓,有光无光你也体会不到”,所以躺平就好。那我就奇怪了,这个领域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不是应该贡献社会吗?不要在这个时候反问我太天真,言行一致是人的基本需求,追求价值也是人的基本需求。
第二段是所谓的世俗智慧,努力没用,领导说了算的。你不过是他的棋子。
在看到这段文字后,我看到一个人彻底对丛林法则低下了头,表示驯服并且不在相信努力这件事。
但是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列举了人类共同的7大需求,分别是:1、自由选择,比如很多人的职业选择是被人家设定的,就没有满足自由选择这一条。2、庆祝,分享快乐、悲伤、或者纪念自己的关键时刻,比如伴侣的一方想要庆祝相识纪念日,就是这种需求,以及过生日时会特别孤独,也是这种需求。3、言行一致,其实是自我肯定的意思,就是我们渴望言行一致才能真正自信,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上被迫做自己不认可的言行,会很痛苦,就是这种需求没有满足。4、滋养身体,包括美味的食物、休息这些。5、玩耍,比如游戏、追剧,这些休闲娱乐的。6、情意相通,即被理解。想起一句话:遇到爱不稀奇,遇到理解才稀奇。7、相互依存,即关系中能彼此信任、依赖。
那么所谓稳定领域的岗位,在以上7大需求层面,满足了哪些呢?基本需求就是人性,我相信人性比任何制度都要恒久。
最后,这些年我也遇到在国企或相关部门幸福事业的。那么这类人有哪些特点呢?答案是:职业精神。他们喜欢自己的业务,并且因为有更高的追求而主动地适应环境规则。
比如一位博士,进入研究单位,一方面特别享受写论文,平均一年论文发表15万字左右,一方面非常愿意周末和领导一起打球促进交流。他的事业、平级都进展很好,身体素质好,家庭美满,单位内人际关系和谐。
比如一位社工专业的本科生,在西部某县城单位,不仅是笔杆子,还是各类文艺汇演的常驻明星,更有不错的酒量,不怕下乡不怕出差。那么他内在是自我认同的,且人际关系也很好。
上面这两位同学,喜欢这份工作有事业只求并且很努力。当然这份努力只是当下局面很好,未来能否达成心愿,仍然是未知数。
归根结底,从个人的发展角度看,稳定不是宇宙的尽头。所谓钱多事少离家近,稳定踏实没风险,其实是一种初级的需求而已。好的岗位,应该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并且不断地发展我们的能力。注意,我没说体制内的岗位就不好,在我看来,某个领域的内外都有好岗位和机会,而国企或相似岗位,不过是世界上360行中的一小撮而已。商业领域,绝对不是普遍的没有双休和社保,只是有的人自己找不到而已。不要直接将自己定义为体制外的失败者,认为自己毫无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人总是会低估了自己的力量。通常一个人不会在体制外会饿死街头的。最后,关于商业领域35岁会被淘汰被裁员,也是有的人,为了坚定自己考体制内的决心,而选择性地相信了别人的蛊惑而已。我们需要很多爱,很多傲骨,才会相信努力是有价值的。
,